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3.3
    1.7
    1.0
    終場
    4月 14日@熱火
    L
    103 - 118
  2. 2019年6月23日 · 台灣曾是世界級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全世界共有8個穿山甲物種,分布在台灣的名為「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牠是全世界唯一一種有鱗片覆蓋的哺乳類動物,成體的頭到軀幹長約50公分,尾長約35公分,和一隻貓的體型差不多。 長得小頭銳面,活像隻放大版、有鱗片的老鼠。 奇特的外型,加上夜行、穴居的特性,讓穿山甲始終罩著一層神祕面紗,但也開啟了牠悲慘的命運。 華人認為穿山甲肉有活瘀通血脈功能、鱗片可協助通乳,人類的慾望使得穿山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走私數量最多的哺乳類動物。 不過在1950年代左右,穿山甲最為人所知的商業用途並非鱗片和肉,而是身上美麗的外皮,台灣就是當時世界知名的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3. 2019年3月10日 · 達賴喇嘛. Tibet. 對西藏(Tibet,又稱圖博)人來說,1959年3月10日是民族歷史的轉捩點。 就在這一天,拉薩發生大規模抗議中共統治的群眾示威,隨後演變成全藏境內的武裝抗暴運動。 法王達賴喇嘛在事件發生後流亡印度,之後多達10萬的藏人也相繼逃往印度、尼泊爾、不丹等鄰國。 這些原本居住在喜馬拉雅山上雪域的子民,從此成為無家可歸的難民。 60年過去了,留在西藏的600萬藏人和流亡海外的10餘萬藏人經歷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中共對西藏的控制較以往各時期更為嚴厲,有計畫地摧毀藏地固有的宗教及文化,更將許多藏人逮捕入獄。 而在海外流亡的這些藏人雖然在自由的環境下生活,努力將西藏宗教與文化完整保存下來,但是卻回不了家。 達蘭薩拉現況.

  4. 2019年10月22日 · 不可否認,人為因素是921地震中大量建築倒塌的原因之一,不過不一定所有受損的建築都是故意偷工減料,也可能與早期耐震規範尚不完備有關。在探討耐震規範沿革前,必須先有一個觀念:不管遭遇多大地震,都完全不會受損的建築並不存在,就算技術上有可能做到,經濟上也不允許,因此耐震 ...

    • 「極化」的主要推力,來自菁英還是大眾?
    • 還有哪些因素可能促燃極端主義?
    • 極化的後果:削弱人民對政府和民主的信任
    • 政治競爭不能淪為黨派仇恨

    不同政黨的國會議員在意識形態上愈來愈壁壘分明,這點已經廣泛獲得共識,但特定議題的大眾極化證據則是頗受爭議。明顯可見的是,選民愈來愈依據意識形態自我分群:現在已經愈來愈少有自由派的共和黨人以及保守派的民主黨人,而且共和黨擁護者與民主黨擁護者在各種議題上的立場也愈來愈分歧。投票行為與黨派立場的一致性已然提升,如同我們先前所見。 目前專家整體上的意見認為,在這項菁英與大眾的互動當中,主要的推動力乃是由上而下。菁英向選民傳達極化的訊息,以便藉著黨派訴求獲取支持。由於政黨領袖傳達的這些訊息,選民因此經常改變自己對於議題的觀點。隨著領導者對於特定議題「傳達」愈來愈分歧的觀點,這樣的分歧也有可能會迅速散播於他們的追隨者之間。近期就有這麼一項案例:兩黨對於美俄關係長期以來的共識,在2016年之後迅速轉變為大...

    有些學者特別強調評論家與政治活躍分子是政黨極化的主要推動力,在民選官員與平民百姓當中都促成了更嚴重的極端主義。共和黨與民主黨活躍分子的意識形態分歧在1960年代之後大幅擴大,而且如同我們看過的,現在仍然積極參與地方公民活動的人士愈來愈是來自意識形態的兩極。對於鼓勵極端主義,以及把衝突的層面擴展到基於身分認同的議題群組,倡議者與社會運動似乎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選擇受到媒體的報導,也受到尋求勝選的政治領袖大聲傳達。這些因素的結合很可能促成選民自我分群為不同的黨派陣營。 比較本章和前一章的倒U形曲線圖表,可以看出經濟不平等與政治極化在過去125年來呈現出亦步亦趨的發展。不過,正如世世代代的社會科學研究者耳熟能詳的那句話,相關性無法證明因果關係。開創這方面研究的麥卡蒂(Nolan McCarty)...

    民主需要各個政黨在政治市場上尋求選民支持而從事公平且活躍的競爭。實際上,有一項深富影響力的民主理論,主張政黨競爭就是民主的定義。美國民主在20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限制,正是種族平等在大體上都被排除於政黨競爭的訴求之外。反過來說,美國民主在1920至1960年代期間最重要的收穫,就是種族平等成為政黨競爭的中心議題。所以,政黨歧異本身對於民主而言其實是健康的情形。 另一方面,過去半個世紀那種激烈而且普遍的政治極化明顯損害了美國的民主。美國政治的當代觀察者都察覺到這種極化對於公共生活的傷害性衝擊。人稱「大調停者」,在參議院服務的時間從1967到1984的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霍華.貝克(Howard Baker)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指稱體認到「另外那個人可能是對的」具有極高的政治價值。在那個極化程度較低...

    之所以要對極化感到擔憂,最重要的原因是極端的極化在長期之下有可能會導致民主崩潰。政治學家李維茲基(Steven Levitsky)與齊布拉特(Daniel Ziblatt)依據他們的暢銷著作《民主國家如何死亡》(How Democracies Die),以極具說服力的方式表達了這種擔憂: 所以,我們在本章當中對於極化得到了什麼瞭解?我們發現在20世紀揭幕之際,美國政治遭到深刻甚至猛烈的政治競爭所撕裂,但在後續的60年間,美國人卻逐漸學會跨越政黨界線,互相合作解決大家共同面對的問題。當然,我們對於許多公共議題仍然持續懷有強烈的歧見,這是任何一個多元民主國家的自然現象。不過,在1960年代中期,我們的歧見卻開始變得愈來愈惡毒,一開始是受到種族正義方面遭到長久壓抑的衝突所刺激,但接著卻迅速擴散到一...

  5. 2019年9月19日 · 這場地震震央位於南投集集,震源深度僅8公里,屬極淺層地震,破壞力驚人,不僅全台有感,地震規模7.3、中台灣最大震度更達最高7級。 「集集地震」(下稱「921地震」)不僅是20世紀全球最嚴重的地震之一,亦是地震研究上相當重要的世紀大震。 顯著有感餘震破紀錄,1個月內163次. 921地震後餘震發生、分布圖。 (資料來源/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整理/柯皓翔;設計/黃禹禛) 921主震過後半小時內,凌晨1時57分、2時3分、2時16分,分別又發生規模6.4、6.7、6.8強震,使得921災情雪上加霜。 中央氣象局資料 顯示,地震發生後1個月內,顯著有感地震達163次。 截至10月底,顯著有感餘震更多達205次,其中181個地震之規模在4以上,規模6以上者也高達10個。

  6. 2022年12月18日 · 百聽不厭,因為黃春明是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人。 聽到天皇玉音放送《終戰詔書》那一天. 說起77年前的童年往事,黃春明對每張人物面孔、場景細節的描述,恍若昨日。 (攝影/余志偉) 那是1945年8月14日。 「村子裡聽說天皇要廣播了,天皇廣播叫『玉音放送』,當時收音機是真空管、只有有錢人家才有的。 大伙聚在有收機音的人家前,圍在一起聽。 」這是77年前的事,那年黃春明11歲,如今說起每張人物面孔、場景細節,恍若昨日。 老青少一起聽著天皇放送,卻有三種不同的情緒。 黃春明阿公那代的老人覺得終於要回歸「祖國」歡欣鼓舞:「若是按呢,真正萬幸呀! 」父親那輩完全受日治教育,甚至做過日本兵的年輕一代,一聽「天皇」就隨即「立正」站好,當昭和天皇念出「無條件投降」時,眼淚撲簌就落下來。

  7. 2022年6月3日 · 關震海/六四作為一種民主儀式,拔根移植的方向和可能性. 2021年12月23日晚間,工程人員將香港大學校園內的「國殤之柱」拆走。. 此雕塑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打造,全球共有5座。. 其中為紀念六四事件而於1997年完成的一座,自1998年12月起展示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