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5.7
    3.7
    0.6
    Celtics won series 4-1終場
    5月 1日@塞爾蒂克
    L
    84 - 118
  2. 2022年9月20日 · 書評. 煢影/師華之長技以制華──讀拜登智囊杜如松的《長期博弈》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9月18日在《60分鐘》(60 Minutes)節目表示若中國攻擊台灣,美軍將會協防,再度引發討論。 圖為9月15日拜登在國會西班牙裔核心小組聯歡晚會上發表講話。 (攝影/Nathan Posner/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美中大國博奕是全球矚目的焦點,杜如松(Rush Doshi)的 《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 2021年7月甫出版(註)便引發高度關注,不只因為作者是美國年輕世代「中國通」的新興之秀,更因其身兼拜登(Joe Biden)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一職,外界格外冀望藉該書一窺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

    • 4月17日,氣氛仍然和平的北京
    • 廣場上,曾無所畏懼的我們
    • 最後一張照片
    • 一趟未完成的任務

    身為中國官方首次核准的第一批台灣記者團成員,對這趟採訪是既興奮又忐忑。出發前,同年4月7日才剛經歷了鄭南榕為爭取言論自由不惜自焚的震撼,緊接著被任職的自立報系,指派前往北京採訪,掛念著自焚事件的後續,也還沒從失去好友的傷痛中平復,感覺不應在這時離開台灣,卻又不想放棄這難得的機會,心情很是掙扎。 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此行主要有三項新聞任務,一是亞青盃體操賽、二是亞銀年會、三是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訪中。1989年亞銀年會是由當時的財政部長郭婉容領軍,彼時蘇聯尚未解體,戈巴契夫訪中可是件國際大事。出發前即獲知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耀邦過世,北京學生們自發性地在天安門廣場舉辦悼念活動,飛機一落地出關,等不及到飯店放下行李,馬上轉往天安門廣場,想在第一時間拍攝些畫面傳回台灣。那時廣場上的氣氛仍和平,學生們在...

    除了那三件主要新聞任務,剩下時間我都到天安門報到。第一次感受到緊張氣氛是4月19日,數千名學生聚集在中共高層居所的中南海新華門前,為確保領導人的安全,中共出動武警驅散了這些高呼口號的學生,這是北京學運首次出現暴力驅離的動作。不過,我並不害怕,帶著在台灣街頭征戰的經驗,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台灣1987年解嚴後,各式民主運動綻放,街頭請願、抗議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我恭逢其盛,歷經了520事件等街頭運動的洗禮,帶著在台灣的實戰經驗,看著北京剛萌芽的民主運動,心情是無所畏懼的。 但扛著專業相機在廣場上畢竟醒目,常有人跑來問我「你打哪來?」不想引起太多注意,我多是回答「我是南方來的記者」,偶有人回「你是外省人!」頓時不知如何回答。某次遇上廈門大學的學生,主動問「會說閩南話嗎?」兩人就在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前...

    5月中,學生們絕食愈演愈烈,廣場上抗議人數愈來愈多,各式耳語傳言不斷,不時聽說解放軍已經兵臨城外,隨時準備以武力驅散鎮壓。風聲鶴唳之際,記者們的安危也令人擔憂,尤其是像我這樣拿著相機的攝影記者,目標更是明顯。台北報社不只一次希望我能撤離,尤其在中共當局宣布戒嚴後,天安門上的管制區不斷擴大,現場不時發生小暴動,人們流露著害怕及不信任的眼神。報社明白表示,不會再提供金錢,以切斷奧援逼我回台北,我不只一次抗議,強烈表達想留在新聞現場的意願,但在身上只剩一百多美金和一張回程機票下,不得不妥協。 5月23日,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肖像遭3名工人損毀,我拍下最後一張照片傳回台北,帶著任務未完的遺憾,於隔天搭機離開北京,從新加坡轉機回台灣,距離我第一天踏上天安門廣場,總共40日。 回台沒多久,六四事件爆發,...

    在我的記者生涯裡,採訪天安門學運是一趟沒有完成的任務。回台灣後,我在出差核銷單裡夾著辭呈,以離職抗議報社強制要我回來的決定。那些記錄北京學運的影像,跟心裡的遺憾,30年來被隱藏於角落裡,一直到張照堂老師看見了它。 在一次為攝影博物館所做的口述訪談裡,張老師看到了我在1989年所洗的照片,也聽我說了當時的經過,他告訴我:「不是非得待到6月4日才算完成任務,不要覺得遺憾,重要是參與過,過程也很重要。」轉眼間,天安門學運已經30週年,這些塵封了30年的影像重見天日,看著那些如今已不復見的北京樣貌、廣場上奮鬥的臉孔,想起學生們浪漫的情懷,「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是當時的一句標語,希望我留下的影像,能表達學生們對民主自由渴望的千萬分之一。 (閱讀英文版,請點:Meet the Taiwanese R...

  3. 2023年7月17日 · 李柏翰/江湖在走、國籍要有──擾動國際法主客體界線的無國籍者. 2020年時,難民沿著埃夫羅斯河(Evros river)徒步穿越土耳其與希臘邊境。. (攝影/REUTERS/Umit Bektas). 2018年,宏都拉斯移民在穿越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邊境後被警方攔下時,高舉國民身分證 ...

  4. 評論. 包修平/火箭與鐵穹之下,如何理解當前的「以巴衝突」? 2021年5月14日晚間,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左)準備攔截哈瑪斯組織自加薩走廊北方發射的火箭。 (攝影/AFPb/Anas Baba) 上週的國際大事莫過於以巴衝突再起,位於加薩走廊的 哈馬斯(Hamas) 投擲數百枚火箭至以色列境內。 以色列則透過「鐵穹防禦系統」(Iron Dome defence system)攔截大部分的火箭,同時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進行大規模的轟炸作為反擊。 根據外電報導 ,雙方衝突的導火線起於以色列境內,位於東耶路撒冷的謝赫賈拉(Shiekh Jarrah)社區。 這個地區自 1967年 後,被以色列規為猶太屯墾者所擁有,使得居住在此的巴勒斯坦人持續被驅逐。

  5. 2024年3月14日 · 當年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了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10年之後,《報導者》整理了太陽花學運迄今仍然深具意義的10個關鍵字,無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這10個關鍵字都值得被牢牢記住,藉此持續反思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而當318運動的青年參政熱潮逐漸消退後,「後318世代」似已失去了參與社運的動能,學生自治組織、異議性社團運作都陷入了相對低潮。 儘管如此,當前年輕人仍然關心與個人權益較為相關的公共議題,只是對他們更有影響力的已是影音內容、YT網紅,而不是學運領袖。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318運動的參與者,有人走入政壇至今仍受到社會矚目,有人卻在過去10年深陷於這場運動衍生的官司之中。

  6. 2023年8月22日 · 波蘭記者波瑞曼Aleksander Bregman)1965年到金門時有去參觀馬山觀測站,今日馬山觀測站已不具軍事色彩,而是成了觀光景點。 此為從馬山觀測站看出去的風景。 (攝影/林蔚昀) 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終結後冷戰,開啟新冷戰。 近年來,有許多冷戰研究,從名嘴到鄉民,大家也開口閉口新冷戰⋯⋯但是,我們真的了解冷戰嗎? 冷戰看似把世界隔絕成美蘇兩個壁壘分明的陣營,但正如波蘭記者格里高什.雅舒斯基(Grzegorz Jaszuński, 1910-2001)所說,全世界沒有任何時候,像冷戰時那樣緊密連結,是個全球共同體。 1971年後,大家以為台灣很封閉,因為被退出聯合國,是個被隔絕在國際之外的邊緣人,但是,其實那時候台灣一點都不邊緣,反而舉足輕重。

  7. 2019年7月11日 · 科學. Chinese-English stories. 穿山甲是世界上被盜獵最多的哺乳類動物,但幸運逃過盜獵者魔爪,被送到救傷中心的穿山甲,卻因生性緊張、食性特別,容易胃潰瘍出血而死亡。 如何人工保育與哺育穿山甲,成為具挑戰性的任務。 但台灣這20年來,卻創下全球人工哺育穿山甲最久的經驗,香港、日本、德國團隊都來取經。 這個成功經驗是怎麼累積的? 風光的背後,台灣穿山甲保育仍有何挑戰? 每天下午3點半,是台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最期待的時光。 時間一到,只見三隻平常緩步慢行的穿山甲,短短的四肢瞬間俐落地爬上樹枝,望著透明的壓克力食器,向照養員宣告:該放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