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5.4
    2.3
    0.5
    終場
    4月 19日@鵜鶘
    L
    98 - 105
  2. 2022年4月8日 ·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美國職棒MLB球評陳子軒執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3. 2020年8月16日 · 光是今年上半年,全台就有約8千名性侵加害者接受各階段的身心治療,此一針對「加害者」的心理治療,在監獄與社區以團體形式實行超過20年,全面性可謂世所僅見。 然而每年政府投入上億預算與無數專業人力,其實際成效為何? 《報導者》訪查發現,此一治療模式多年來缺乏實證基礎的檢驗,第一線專業者在「政策先行」的現實中,仍在不確定中嘗試尋找解答。 台中市郊巷弄裡一幢平凡的透天厝裡,近10位剛結束「社區治療」的男子陸續下樓。 他們年紀相異,彼此之間唯一的共通點是都曾觸犯妨害性自主罪,在司法處遇之外,還必須每月來此一次,在兩個小時的時間中,台灣家庭暴力暨性犯罪處遇協會理事長邱惟真與這些所謂的「加害者」討論從生活近況,到性教育乃至法律等議題。

  4. 2022年8月27日 · 聊起活動中第 個刺青,Sasha表 是 個女 在 臂上刺下了 “Russian warship, go fuck yourself(俄羅斯軍艦,去你媽的)”, 這也是2 24 的「蛇島戰役」(Snake Island campaign)中,駐守的羅曼.赫 博夫(Roman Hrybov)對俄羅斯軍艦招降的回應。

  5.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6. 2019年10月22日 · 921地震中部倒塌的大樓。 (攝影/Reuters/達志影像) 【精選書摘】 本文為 《地震:火環帶上的台灣》 部分章節書摘,經春山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板塊交界處,《地震》一書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與春山合作出版,以921地震為核心,構築出一部因山崩地裂所寫下的台灣當代自然環境與社會史,更盤點全球與台灣重要地震與海嘯事件如何牽引國際科學合作與社會重構,多視角重新理解地震。 本文節錄自第四章,本文作者深入分析台灣921建築損壞、導致傷亡災情的主因,並盤點這些年來的耐震法規變化和建築補強成果,試圖對平均一生至少經歷兩次大地震的台灣人,提出與震共存的法則。 盤點921地震「建築殺人」3原因.

  7. 2022年9月17日 · 距離公園步道10分鐘的路程,是Sasha念的烏克蘭國家財政⼤學(University of the State Fiscal Service of Ukraine),在疫情之前,有超過10,000名學⽣在這裡就讀。 她指著⼀棟建築,告訴我這裡曾經是⼈們的避難所,也是⼈道救援的中⼼。 靠近⾺路那⼀側的⼤樓屋頂嚴重毀損,在漆⿊的牆⾯旁的是Universitetska街。 這條街在當時是俄軍和烏軍的界線,也是戰況最激烈的區域之⼀。 伊爾平市區。 烏克蘭國家財政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tate Fiscal Service of Ukraine)校園。 在戰爭開始⼀個⽉前,Sasha在早上6點敲響哥哥的房⾨,告訴他⺟親離世的消息。

  8. 2023年7月10日 · 今年6月初開始在台灣Facebook社群中,無數的性侵犯與性騷擾事件從政黨、職場、校園、娛樂、藝文領域的黑暗角落被陸續揭露,進到主流大眾的視野,猶如一場大規模的集體創傷,人們彷彿一夕之間發覺表面光鮮亮麗、道貌岸然的背後,對他人身體界線的試探與侵犯,長期被整個社會默許與忽視。 2017年起,這波譴責性侵犯、性騷擾行為的全球性別運動從美國興起以來,許多關心此議題者問道「為什麼台灣沒有#MeToo? 」在如今 台灣終於迎來遲到的#MeToo ,並持續延燒的此刻,我們嘗試回到這場運動之前人們的經驗,並探究周遭為何沉默、又有什麼微小的力量在2023年前就慢慢累積? 而這場運動又該走向何方? 「就像是永久被壓下來的一個咒語,我們早就沒有寄望這件事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