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3.1
    0.8
    1.9
    Nuggets won series 4-1終場
    4月 29日@金塊
    L
    106 - 108
  2. 2021年1月20日 · 去年3月,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和一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空虛、憤怒、無助。 去年11月,《報導者》連續推出兩集博弈產業報導幕後,廖醫師主動和我們聯繫,希望聽眾除了理解博弈產業的背後,也理解賭癮是如何發生、以及他在診間的發現。 而Summer,則是在30歲以前,一度沉溺於賭博中的個案之一。 運彩、線上博弈、借貸無所不碰的他,輸掉2000萬後,在去年10月接觸到博弈門診,開始試著轉變。 他後來開立 Podcast《不切實記》 ,持續講述他的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3. 2019年7月16日 · 菲律賓的大眾交通工具吉普尼。 (攝影/蘇威銘) 混合著對工作的不滿,2013年「廣大興事件」發生後,我將台菲衝突的怨氣一股腦發洩在計程車司機身上。 我生氣地對著司機大罵「那是謀殺! 」一旁同事聽了大吃一驚,要我趕緊閉嘴。 去菲律賓才一年多,我還不知道那是個槍枝氾濫的國度,也不知道博弈相關行業的人薪水好,最容易被敲詐搶劫。 畢竟我不賭、工作也不經手任何賭場核心業務,身分頂多就是最外圍的小嘍嘍。 後來我的中國老闆不僅砸大錢開設實體賭場,還取得公發的「博弈牌照」,朝線上進軍。 我身為公司前幾個加入的元老,隨線上需求增加,聘了大量中國人,我開始替老闆處理各種電子文件、打點員工工作簽證,規劃執照申請流程等。 簡單來說,為了讓這間線上博弈公司盡快步上軌道。

  4. 2016年10月12日 · 近年來在台灣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中,犯案者反常的精神狀態常成為議論焦點,他們是否裝病脫罪的疑慮,並未隨著悲劇結束、人犯羈押就消失。 今年殺害內湖女童小燈泡的王景玉,以及去年犯下北投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的龔重安,近日分別進入一審與二審階段,《報導者》從法庭現場的觀察與記錄,探討現階段圍繞在司法與精神/心理鑑定的議題。 在重重法警戒護下,王景玉坐在被告席一角,藍色T恤下的胸骨、肩胛突出,形容枯槁,長達3小時的庭審過程,除了最後以模糊、遲滯的語調向被害者家屬道歉,並稱想出去賺錢,請求法官輕判,大半時間都兩眼空洞地呆坐。

    • 「讓身體在嘴巴前面」
    • 在彼此辯論中,讓學生思考
    • 「這堂課不是洗腦,而是讓我們思考」
    • 「國小階段,反而對議題的理解最純然」

    為什麼選擇手段最激烈的擬真體驗?劉政暉回憶,擬真體驗教育的發想始於一位阿美族耆老的話:「請讓你的身體在嘴巴前面。」先行動,有感受後,再表達。劉政暉認為,台灣人不太願意談那段歷史,教育體制亦然。「我就說,那我們來試試看,如果大家想挑戰,就會跟上。」於是,劉政暉打頭陣,跨科串聯校內老師,在2017年開始共同籌備「白色恐怖擬真體驗」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 對劉政暉來說,無論是讀書會還是擬真體驗,都是實踐「讓身體在嘴巴前面」最好的方法,因為只有當老師願意行動,學生才會跟著一起學習。 扮演「學生」的均一實驗中學高一學生姜羽庭在活動結束後如此分享。這是一個16歲的青年,重返白色恐怖時代後得到的省悟。 翻開最新版的高中歷史課本,檢視台灣戒嚴至解嚴前那段國民黨威權統治史,雖然每家出版社著墨程度不一,但相關圖...

    第一次開設「人權行動方案」課程,林怡君坦承自己會擔心學生無法吸收文本;黃惠貞則表示,備課最大的問題即永遠在跟時間賽跑,除了準備閱讀資料耗時耗力,討論執行細節也需要時間,每週的課程幾乎都是課前一天才大致底定。對兩位老師來說,最困難的是要怎麼給學生合適的引導,比起直接給予答案,她們更在乎學生的思辨過程。因此,趁著空檔,黃惠貞和林怡君便會抓緊時間檢討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或需要修正。 課程後半段,林怡君在喧鬧的教室中呼喊,請各組統整意見、找到共識,黃惠貞則說明,共識並非投票表決,而是找出每個人都接受的觀點。最後各組一一上台發表結論、提出疑問。 提到政治,身為體制內教師,在課程中談敏感議題,確實曾受挑戰,但面對外界質疑,黃惠貞早已做好準備。「課綱裡確實有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於理有據。再來,歷史老師就是講實...

    黃惠貞進一步解釋,「人權行動方案」的內容之所以聚焦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某種程度也算是跟過去的自己和解。橫跨台灣威權與民主時期,回憶那段動盪的年代,黃惠貞感觸良多。而1987年台灣解嚴與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這兩件史事,更讓黃惠貞開始反思國家權力的本質。 黃惠貞仍記得當年西洋史教授在課堂上說的這番話,有如醍醐灌頂。從此,她視人權教育為此生志業,認為台灣社會有必要回顧那段黯淡的歷史。可惜的是,當代社會鮮少反思,更遑論泛政治化的轉型正義導致學生容易從眾,立場飄浮不定,甚至覺得怎麼做都無所謂。 「所以我們很堅持這門課必須讓學生討論,透過文本和對話,他們可以理解這些問題,」黃惠貞心有戚戚焉地說,若不理解問題,同樣的歷史爭論在未來還是會繼續發生。但她也深知,老師能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偉大,比起孩子們長期...

    「教小學生人權、轉型正義,他們聽得懂嗎?」這是翁麗淑最常遭受的質疑,深耕人權教育近10年的她得出一套心得:「很多議題要談,絕不能只談他聽得懂的,國小階段不會去想升學、政治,所以對議題的理解是最純然的,你會發現不用談太深他自己就會去連結。」 讓翁麗淑驚訝的是,學生們對細節的記憶甚深,並能夠自己找到連結,「像我之前從《無法送達的遺書》這本書裡挑兩封遺書,讓學生找出受難者、關係人和批公文者是誰。統整的時候學生就問:『老師,公文上寫此人死刑可也,那個批公文的人就是硬幣上的那個人嗎?為什麼我們還在用這個硬幣?』」她接著說,「所以不要輕忽小孩,他們的能力其實超乎你想像。」 談起轉型正義的教育推廣,翁麗淑本來幾乎處於單打獨鬥,兩年前,同為高年級導師的劉芳君誤打誤撞加入實踐行列,與她並肩奮戰。劉芳君擅長將視...

  5. 2016年7月24日 · 走在景美人權園區,穿過一間間無法伸張正義的軍事法庭,甫滿56歲的賀衛方收起笑容,對隨行的記者說:「每天都在發生對你們是歷史,對我們是現實的事。. 賀衛方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過去二、三十年間是中國法律界演講次數最多的學者,微博粉絲數超過 ...

  6. 2023年8月30日 · 我國在文化資產政策上亦受到國際影響近年開始論述該如何保存這一類曾應是歷史傷痛的發生地2016年政黨輪替之後立法院在2017年立法通過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入法。 不過,「不義遺址」在「不義」的認定是狹隘的,現階段局限在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目前這些地景、遺構在保存上,也因文資相關法令的缺陷,又缺乏「專法」執行,僅是宣示性質。 因此本文提出保存「不義遺址」在現行法規上的缺陷;舉出現狀問題,不義遺址目前不是「文化資產」中新的類型;即使是審定的不義遺址其場址的場所精神還是被地方政府公然破壞;及地方政府無心保存、阻撓具潛力的不義地景取得文化資產身分;最後描述以剛取得古蹟身分的 安康接待室 保存史荊棘路,再由以上述之案例做出結論,省思為何需要保存不義遺址。

  7. 1896年,德國精神醫師 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 發現有一群精神病患,常出現幻聽、幻覺、思考混亂的特質,因為患者大半在青春期開始發病,並隨年齡增長控制力逐漸退化,於是將它命名為「早發性失智」(Dementia praecox)。. 在歷史上包括畫家梵谷Vincent V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