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4.1
    1.1
    2.2
    Nuggets won series 4-1終場
    4月 29日@金塊
    L
    106 - 108
  2. 2024年3月11日 · 它們為何需要被重新提起? 太陽花10年後──10個值得被記住的關鍵字. (攝影/楊子磊;設計/江世民) 發生在2014年的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屆滿10年,這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震撼全台,其影響橫跨政治局勢、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太陽花世代紛紛進入台灣社會各領域,成為台灣重要新生力量。 10年過去,台灣已完成3場總統和立委大選,彼時的大學生也邁入而立之年。 而當318運動逐漸成為下一世代眼中的歷史名詞,甚至僅是高中教科書的一小章節,它還有哪些訴求與內涵值得被反覆提起?

  3. 2022年1月13日 · 這是 《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 ,講者是社會學家蔡友月和人類學家李舒中,不過這兩個稱謂之於他們都太簡單了。 蔡友月曾拍攝以醫療糾紛為主題的紀錄片、前往哈佛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參與全球精神疾病與健康的計畫一年,關心台灣精神疾病議題的人應該都聽過 《達悟族的精神失序》 ,而她至今仍舊持續回訪蘭嶼,從文化療癒的角度繼續這個研究。 李舒中念的是心理系,做過臨床心理師,之後轉向人類學,精神科病房成了他的田野地。 兩人的角色都跟這本書密切貼合,而基於學科訓練和長期關注方向,他們對於「人」如何面對疾病、文化以及現代醫療體制的拉扯,拉出了不同視野的觀察空間,也和參與講座的讀者(其中很多是精神科醫師)激盪出精彩的對話。 這場講座的講題原本訂的是「什麼是精神疾病?

  4. 而在專業支持之外,一般人如何能成為這些情緒受苦者的「撐傘者」、陪伴他們一同面對苦難?. 《精神衛生法》第41條. 針對有自殺意圖者,通報是防止悲劇發生的手段,卻也讓陪伴者陷入倫理的兩難。. 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揚文認為,先讓 ...

  5. 2024年3月14日 · 10年之後,《報導者》整理了太陽花學運迄今仍然深具意義的10個關鍵字,無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這10個關鍵字都值得被牢牢記住,藉此持續反思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而當318運動的青年參政熱潮逐漸消退後,「後318世代」似已失去了參與社運的動能,學生自治 ...

  6. 2020年4月22日 · 口罩國家隊爆發以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用的重大違失事件,衛福部食藥署9月3日說明,接獲新北市藥師公會通報,發現來自加利科技八里廠的實名制口罩有簡體字樣標籤,實際現場查核發現,加利科技在今年8月輸入約337萬8千多片非醫用口罩,在廠內分裝改標以醫療用名義混裝銷售。 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組長遲蘭慧指出,接獲新北市藥師公會通報後,透過政風處,會同台北市調查處及新北市衛生局昨夜至工廠查核,現場查獲標示「平面型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已印有該公司Carry mask鋼印)的大陸進口產品及相關進口報單,以及已經分裝改標的實名制醫用口罩成品,因此依《藥事法》勒令停工,並停止出貨。

  7. 口罩 ,不僅是台灣此次對抗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 的關鍵武器,更意外打開「Taiwan」的國際能見度,口罩國家隊亦成國人團結抗疫最大的共榮與共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月31日起徵用一般醫用口罩與外科手術口罩,當時台灣口罩日產能是188萬片;3個月來,92條國家隊的生產線與口罩廠舊產能合計日產已達1,600萬片、足足提升8.5倍,朝向總統蔡英文所稱日產2,000萬片的目標邁進。 2月1日成軍的口罩國家隊,3個月來日夜趕工過程驚險,直到3月2日產量僅僅只有820萬片、落後行政院設定的目標,當時卡關的關鍵是什麼? 而92條口罩國家隊生產線,疫情過後會否成為「蚊子機」?

  8. 我們該如何反思台灣的防疫? 本文將以公共衛生基本原理,審視台灣公衛體系及其傳染病防治,並分析趨於個人主義的防疫策略,恐無助將朝向醫療化、商品化及市場化傾斜的公衛體系拉回正軌。 台灣早期公衛政策:「預防優於醫療」的社區防疫擊敗多種傳染病. 公共衛生是門經由社會集體、有組織的力量,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與藝術,其體系包括預防與醫療兩大部門。 它有兩大基本原理: 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強調「公共性」、「集體性」、「組織性」。 人類健康及生命深受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因此公共衛生問題有明顯的「公共性」,必須經由社會集體、有組織的力量來推動,才能有效促進全人口──而不是個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