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5月29日 · Kano 是由導演馬志翔執導,電影內容重述著:在一所位在嘉義不同種族的高中裡,有一支由日本人、漢人和臺灣原住民組成的嘉農棒球隊,他們為了前進日本甲子園,受著斯巴達式的嚴格訓練。 這部電影會造成大轟動,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燃起了台灣人的棒球魂,也就是台灣一直都很注重的國家運動。 3. Life of Pi (2012) 眾所皆知,少年 Pi 是李安導演的作品,又是在 台灣所拍攝 的,這部片也備受多項獎項肯定,像是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像獎等等,李安的此部作品,甚至帶動了全國性來到台灣進行電影拍攝的熱潮。

  2. 2016年5月10日 · 國外知名網 Brightside 列出 100 部影響全世界的電影片單, 100 部全憑印象,以電影類型區分 ,年份從一甲子前到現在都有;可能有眾所皆知的電影經典,也可能連《教父》等巨作都沒有上榜,如果你也是電影愛好者,你一定要認識這些電影;如果你正要愛上電影,相信我,看完下列的片單,你絕對不會後悔的! 劇情片. 1、戀戀情深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1993) 2、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3、女人香 (Scent of a Woman, 1992) 4、七生有幸 (Seven Pounds, 2008) 5、甘地 (Gandhi, 1982) 6、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1994)

    • 《翡翠之城》(City of Jade)
    • 《生為藍調》(Born to Be Blue)
    • 《假會徵信社》(The Nice Guys)
    • 《寂寞公路》( The End of The Tour )
    • 《哭聲》(The Wailing)
    • 《天才柏金斯》(Genius)
    • 《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
    • 《驚爆焦點》(Spotlight)
    • 《因為愛你》(Carol)
    • 《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挖玉石的人》透過挖玉石的一再重複,正午拿著鋤頭、清晨帶著機器跋涉到據點挖掘,日日夜夜,每週每月,就是不斷的盼望挖到青玉賺大錢,直直擊打著告訴安逸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這群緬甸礦工的生活現實 ; 《翡翠之城》作為它的姊妹作,更清楚的帶我們看見了他們的心理狀態:為賺錢而離鄉,在日夜反覆的挖礦中找不到解脫,靠著吸食鴉片得到空虛的歡愉,得到短暫脫離不堪現實的機會,卻又為這樣的喘息掏空了金錢,只能留在原地不斷地挖玉石,不斷的想像、緊抓著手裡的鋤頭向下敲,玉石已然在空洞沈重的生活裡昇華成超脫的象徵。《翡翠之城》是今年最有力量跟思考空間的電影之一,在另一個國度的真實寫照下,窺視人類矛盾的心理現實。

    儘管有著跟《曼哈頓戀習曲》驚人相似的結局,《生為藍調》最後的走向卻道出比《曼哈頓戀習曲》更普適的脆弱人性,而伊森霍克的表現自然比亞當李維細緻張狂的多。《生為藍調》採取的回憶/現實交錯敘事,戲中角色/現實女友一人分飾兩角的並置對照,使得這位爵士樂手引人唏噓的一生起落,帶給觀眾除惆悵的餘韻外更有解構的趣味與美感。

    故事情節與人物搭配和《吻兩下打兩槍》如出一徹,導演兼編劇沙恩布萊克再度展現他在對白情節上機智的黑色幽默,整部電影將通俗犯罪喜劇的各種元素玩弄得熟稔自如到幾近藝術傑作的地步。儘管收尾時跟《吻兩下打兩槍》的急促草草結束也異曲同工的有劇情線混亂的問題,仍無損《假會徵信社》充分的娛樂、爆笑以及刺激。雷恩葛斯林不計形象的演出與羅素克洛難得的冷面笑料,和飾演女兒的安格瑞萊絲的可愛逗人,三位演員之間的化學作用更是這部片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大看點。

    簡單而深刻,《寂寞公路》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也沒有震撼動魄的衝突,卻在平淡中精彩的對話裡道出生而為人最本質的困境。是對文化、對社會、對每個人心靈都會感受到的寂寞與日常的逃避的一次辨答思索。智慧的洞悉生活又不失親切自然,《寂寞公路》這部由大衛李普斯基採訪因自殺英年早逝的天才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回憶改編的電影,是2016最具內涵意義的作品。

    2016無疑是韓國電影出盡風頭的一年,朴贊郁的《下女的誘惑》、羅宏鎮的《哭聲》和延尚昊的《屍速列車》在故事與質感上都繳出令人驚豔的呈現,《屍速列車》更有不俗的票房。相較於《屍速列車》用封閉的車廂製造出整部電影壓迫緊張的基調,情節的快速推展更不容許觀眾片刻的喘息,彷彿跟著裡面的主角群一路狂奔到底:觀影中被迫徹底的投入接受感官心理刺激,電影結束後始可放鬆心情將故事拋在腦後 ; 《哭聲》採取截然不同的作法,自開場漸次鋪陳詭譎懸疑的氛圍,怵目的命案怪事接二連三的觸發,然後警探鍾九、法師一光、日本陌生人和無名女人四者間的拉扯鬥法,各懷鬼胎的合作與角力,最後是不斷機關推演導向的震撼終局–觀眾無法在結束後得到完滿的解脫,畫面情節太過驚駭岐異至散場仍繚繞於心,留下的餘韻讓人幾乎是不由選擇的必須去解讀猜想:到...

    與《寂寞公路》同樣是描繪兩位文學家的交集,《天才柏金斯》講述的是才氣縱橫的小說家湯瑪斯·伍爾夫和他的編輯麥克斯威爾·柏金斯頗負盛名的一段友誼。裘德洛狂放不羈的才子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柯林佛斯飾演編輯則散發出沈穩的氣場 ; 柯林佛斯擅於表現纖細靈魂的內裡情感,《摯愛無盡》如此,《天才柏金斯》亦然。整部電影雖然不盡完美,卻絕美的記錄下作家與編輯彼此文采與靈魂相互輝映的動人時刻。

    來自已經帶給我們美好的《曾經,愛是唯一》與《曼哈頓戀習曲》的音樂電影導演約翰卡尼,《搖滾青春戀習曲》講的不再只是愛情,還有無力無奈的現實、校園霸凌、家庭情感和夢想的追尋。約翰卡尼之前的作品是雋永的愛情小品,但《搖滾青春戀習曲》的格局不止於此,它讓觀眾看到主角康納在音樂、愛情與人生價值成長的同時,也照見了他的家庭、學校乃至都柏林甚至愛爾蘭前途無明的景況。這部電影之所以深刻動人,在於它把整個社會壓抑鬱悶的氛圍,以及音樂作為這種幻滅唯一的解藥和出口,用寫實的愛情串成了一個甜美酸楚並織的故事。

    絕對當之無愧當年度的奧斯卡獎最佳影片,《驚爆焦點》是劇情電影中的翹楚。緊湊的節奏、拿捏得宜的劇情線收放,吸引觀眾幾乎是不得不聚精會神的跟著波士頓環球報焦點小組一同揭露醜聞、挖掘真相。除了推展劇情之巧妙精準足見其在劇本安排、導演調度和電影剪輯方面的用心優異,本片另一大亮點便是眾好萊塢一線演員如馬克盧法洛、瑞秋麥亞當斯和麥可基頓等人的出色發揮。 劇情片常見的通病是角色淪為推動劇情的工具,觀眾往往無法看到角色的深度和他/她每個選擇的依據,在這部分《驚爆焦點》就做得十分到位,每一位焦點小組的成員都與他們追查的事件本身緊密連結,造就角色深度,也強化了觀眾對他們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均衡立體的角色、群星精湛的演繹,《驚爆焦點》的優秀無庸置疑。

    最純粹洶湧的愛情。《因為愛你》中的愛是如此濃烈,擺脫性別的標籤,也讓觀眾自然的沈醉。Carol 的老練而脆弱,Therese 的徬徨而溫柔,彷彿天造地設般承接了彼此的缺口,優美的攝影於是透過窗裡窗外朦朧的畫面捕捉兩人互放的光亮。凱特布蘭琪和魯妮瑪拉掌握細節的演技營造出的張力撐起整部電影的氣場,加以充滿美感的鏡頭與緊抓觀眾心緒的配樂, 《因為愛你》的整體表現足以擠身影史經典。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像《樂來越愛你》一樣,把我們帶往浪漫最高處的同時迎來最深沈的惆悵,那些為了夢想而放棄的愛情,那些只存在想像中的假如/那麼,懷舊、懷念那些錯過總是美麗的吧,我們才會如此的被深深打中,因為夢想是那樣的熠熠生輝又令人心痛,而愛情甚至更殘酷地在蹉跎的光陰裡閃爍。《樂來越愛你》的男女主角是懷舊的,當中的歌舞與場景亦然,許多地方都是對過去經典的致敬,是融合舊有元素與導演巧思的一次復興 ; 夢想與愛情的拉扯、妥協是內容,歌舞是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於是歌舞被賦予懷舊的基調,然而形式也成為內容,所以我們在電影尾聲缺憾、壯麗、浪漫最終復歸唏噓低吟的音樂和畫面裡,如癡如醉。 (本文經合作夥伴 Fliper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2016最愛十部電...

  3. 2014年7月18日 · 電影主要描述,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一個黑人男孩被他的賞金獵人團對派往北方去尋找一名通緝犯的故事,他的經歷與通緝犯一路的所見所聞,而那些經歷讓小男孩的內心世界,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4. 2018年2月11日 · 片中劇中林議員一家因為涉入土地買賣慘遭殺手滅門,僅剩一人存活,讓人聯想到20年前震驚一時的「劉邦友血案」,造成八死一重傷的慘案,事發至今已經二十年未破,劇中看似戲劇化的殺人案件,卻真真實實地在歷史上演,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利益

  5.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製作的《星際效應》不僅帶給我們絕佳的電影感受,於劇情方面更顯示諾蘭兄弟的卓越筆觸,然而觀賞完《星際效應》最為熱烈討論的不是諾蘭本身,而是他選用的太空題材。 若我們將《星際效應》的英文原名 interstellar 直譯,便可稱作:星際。 因科學家基普‧索恩的一項實驗激發了電影劇本的靈感,因此在《星際效應》看到的科學乃相當前衛的理論,不僅難以實作,更可能只是假設。 然而《絕地救援》的火星題材,大約可以追溯至人類開始進行大量的太空任務時期,由美國與蘇聯互相較勁,不斷地想超越對方,當我們登陸月球後,受好奇驅使,展開了登陸火星的浩大歷程與願望。 由於火星離地球非常遠,若要讓整組太空人登入火星,其實風險非常高,花費也非常昂貴。

  6. 2015年11月26日 · 這部由兩位資深演員梅莉史翠普、湯米李瓊斯演出的性福特訓班,就是敘述一對銀婚夫妻的婚姻問題。 Kay 和 Arnold 兩人分房已久,兩人在平常也幾乎不互動,更別說互相觸碰對方, 即便她曾經試圖想要改變,Arnold 也用各種理由拒絕,直到有一天,Kay 真的受不了了,所以她去找了一位知名的婚姻治療師 Dr. Feld,並預約一個週末的密集婚姻諮詢,試圖找回婚姻最初的感覺。 Dr. Feld 利用了許多練習讓他們兩個去操作,例如睡前擁抱練習、觸碰練習,有時成功,有時失敗,有趣的是,當他們每回回到診療室,就可以從他們坐下的距離去評斷他們現下關係的疏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