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7日 · 火星被視為地球未來移民的首選星球,IKEA 派駐 6 名研究員打造一間火星生活艙,透過在火星上的設計經驗,進一步改善地球上的居住體驗。

    • 熱愛閱讀在小說裡發現宇宙
    • 戰場淨賺 2.5 億美元
    • 生活是為了追尋更永恆的存在
    • 運輸、能源產業都將被他顛覆

    馬斯克出生於南非。和許多科技領袖一樣,他自學程式,12 歲時就把自己開發的遊戲軟體以 500 美元賣出。不過,馬斯克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對閱讀的熱愛。「我一度把學校圖書館和社區圖書館的藏書都讀完了,還曾試圖說服館員幫我訂書。」 馬斯克曾說,《魔戒》、《基地》系列和《怒月》都是他喜歡的書,而其中,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的《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更是他的最愛。這部科幻小說中提到,在幾百萬年前,超智慧生物老鼠建造了一部超級電腦,想知道「生命、宇宙以及萬事萬物」的終極答案究竟是什麼。經過長時間的計算,超級電腦得出的答案是「42」。但超級電腦卻說,它只能算出答案,原因必須由另一部更高智慧的電腦解釋,而這部...

    馬斯克的第一個戰場在網路金融。在他 28 歲時,參與了創辦線上支付公司 X.com,後來與另一間公司合併,並更名為 PayPal。而在 2002 年的時候,eBay 以 15 億美元收購 PayPal,馬斯克從這筆收購案中淨賺了 2.5 億美元,讓他瞬間成為億萬富翁。不過,荷包滿滿的他,決定冒險投入下一個豪賭,而這也是他畢生追逐的夢:太空。 他曾經自嘲:「我常被人們笑說:『你聽過一個人從太空事業得到小小財富的笑話嗎?而且他是從一筆大財富開始的!』而我會告訴這些人,我曾經在尋找一個方法,能夠把一筆大財富很快速地燒光。」 的確,相對於 PayPal,馬斯克在 31 歲成立的 SpaceX,在當時看來根本就是一個瘋狂又不切實際的主意。太空產業之所以難以跨入,主要是因為火箭升空之後,這些造價高昂的玩...

    馬斯克對世界的探索並不止於發射火箭,他還想去更遠的地方。其實,早在創立 SpaceX 前,他就對火星移民的構想很感興趣。他曾誇張地說,如果可以選擇死亡地點,死在火星上也很不錯。 2016 年 9 月,馬斯克在墨西哥舉行的一場航太研討會上發表了自己的火星殖民計畫。在眾人驚異和興奮的目光注視下,他說,首先要打造一艘可以乘載 100 人的太空船,運用可回收火箭推進器,先把這艘太空船送到預定軌道,再返回地球補充前往火星的燃料。馬斯克表示,第一次火星任務是 2018 年,到了 2024 年,他要運送人類上火星。他還強調,預計一趟火星之旅需要 80 到 150 天,可是這趟旅程的風險非常高,無法保證可以活下來。 「我認為這對未來非常重要,我們最終可以翱翔於星際之間。」對於火星殖民計畫,馬斯克這麼說,「我...

    除了太空,運輸和能源也是馬斯克醉心的領域。當年,他到史丹佛攻讀博士學位時,原本就是想研發出超級電容器,以供給電動汽車。而特斯拉,就是他改變汽車產業的工具。雖然剛起步時獲利表現不佳,但是近年來已經逐漸站穩腳步。 而無人車,也是特斯拉的目標。「就像馬現在無法被當成交通工具,未來手動駕駛車也會被視為不切實際的次級品。」他預言,在 15 到 20 年之後,所有汽車都是全自動,六年以後,無人車的安全性會比人類駕駛高出十倍。而他對自家公司充滿信心,認為特斯拉的無人車開發速度將會領先其他競爭對手。 被特斯拉收購的 SolarCity,則負責為馬斯克的帝國拼上能源這一塊版圖。加上 SolarCity,特斯拉成為全球唯一的垂直一體化能源公司。 2008 年,他和表兄弟林登.賴夫(Lyndon Rive)和彼得...

  2. 2013年11月18日 · 2013-11-18.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設計防呆機制預防犯錯,細節再多也零失誤.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失敗案例分析. 公分英吋分不清楚,2億美元探測器付之一炬. 1998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了火星氣候軌道探測器Mars Climate Orbiter),結果到了火星上空,便音訊全無。 在多次聯絡未果之下,NASA只得宣布計畫失敗,長期的研究投資連同造價近2億美元的探測器,一同消失在無垠宇宙中。 事後調查發現,這個失敗導因於一個低級錯誤:兩個研究團隊使用的度量單位不同,一個用英制,一個用公制,導致探測器的控制程式出現混亂:原本應該從距地面140公里高度穿過火星大氣層,最後卻低於60公里,導致探測器經不起劇烈的大氣摩擦而焚燬。

  3. 2020年8月4日 · 奧贊.瓦羅爾(Ozan Varol),曾於 2003 年參與 NASA 主持的火星漫遊者計畫,協助將探測車送上火星,調查水的蹤跡。 他將火箭科學家的思維寫成《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 》(暫譯,英文書名為《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4. 2024年4月27日 · Netflix 氣日本動畫《葬送的芙莉蓮》(葬送のフリーレン)自 2023 年 9 月開播後,近日迎來第二季大結局,也意味著將近半年有《葬送的芙莉蓮》陪伴的日子就要結束了,令讓人非常不捨。 雖然目前尚未有《葬送的芙莉蓮》第三季動畫的消息,但小編整理了《葬送的芙莉蓮》的 10 大金句,一起 ...

    • Bella 儂儂
  5. 2023年11月23日 · 早在 2002 年,他剛成立太空發射公司 SpaceX,願景是載送 100 萬移居火星。 這聽起來有可能嗎?2020 年 5 月,SpaceX 做到了第一步,成功把太空人送到國際太空站。今年 10 月,馬斯克公開表示,大約再過 3~4 年,他們就有能力在「無船員」狀態下登陸

  6. 2024年1月9日 · 由於公司內部有許多機械和控制背景人才,2011 年,廣明光電成立內部 Robot 實驗室,研究開發協作機器人,直到 2016 年達明正式成立。 研發團隊從 10 發展到現在 150 ,創立初期就在思考,到底要做出什麼樣的機器人? 延伸閱讀: 解雇 243 個機器人! 世界第一家機器人酒店,三年來學到了什麼教訓? 看見市場痛點,研發具內建視覺的機器手臂. 協作式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1996 年出現,主要設計與近距離互動和工作。 「當時台灣還沒有自己的機器人,都是國外廠商。 」黃識忠表示,彼時的機器人必須由軟體工程師操作電腦,讓手臂了解位置在哪裡,才能下指令動作,等於手臂歸手臂、電腦歸電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