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24日 · 由林君陽執導金鐘編劇呂蒔媛執筆大慕影藝製作這部10集的電視劇從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為起點延伸出加害者家庭受害者家庭各自在巨大的黑暗創傷中蹣跚前進追尋稀微希望之光的故事第一集賈靜雯溫昇豪飾演的受害者家屬和陳妤飾演的加害者家屬在電視新聞台狹路相逢把立場對立的兩方拋入慣於製造立場的新聞場域中。 《我們與惡的距離》像是一把鋒銳的手術刀,在所謂正義的表面劃出一道又一道的縫隙來,每個人心中竄流不息的小奸小惡如膿血汩汩流出。 我們與惡,若即若離。 即時媒體氾濫、鄉民正義當道,當我們轉開電視收看劣質新聞、或在臉書留言辱罵的那一刻,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法庭上是否總是鐵證如山? 死刑判決是否沒有瑕疵? 槍響的那一刻,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2. 2019年4月26日 · 2019/4/26. 文/張廷碩(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三總北投分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醫療. 科學. 精神疾病. 心理. 在 《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許多人開始思考自己對於重大犯罪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想法,也有不少精神科醫師們分別從疾病衛生教育、 藥物作用及副作用 、 犯罪與精神疾病的關係 、精神醫療資源的匱乏和不均來討論。 然而,適當的專業評估和治療固然非常重要,但精神醫學也該反思其角色跟位置。 簡單來說,精神醫學為當代撐開了與「惡」的距離,但仍有其限制。 誰是「我們」? 「我們」是透過「他者」來建構的. 精神疾病的標準,即使逐漸標準化和科學化,但仍充滿爭議跟模糊。

  3. 公視與HBO合製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創造高收視率,透過劇中罹患精神疾病的角色應思聰、陳昌的遭遇,讓精神疾病患者在生活上、社會上與司法上的困境,獲得相當程度的關注。 可惜,更熱門的台灣主要政黨總統初選議題,讓這些難得被凸顯出來的精神障礙者困境與以及如何因應的問題,未能進一步獲得社會與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更全面、到位的重視與討論。 以下將針對本人過去接觸或承辦過的相關案件(基於律師保密倫理,主角均以化名,案情也經簡化及整併),分析台灣精神與心智障礙者在司法的困境及法律保障的不足。 事實上,這些患者司法人權上的困境根結,包括家庭因素與社會因素。 困境1:愈弱勢的,愈容易撞入官司裡. 中度心智障礙與躁鬱症的「阿國」,與開計程車為業的父親相依為命。

  4. 2019年4月18日 · 公共電視2019年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掀起台劇新高潮除了編製演員和收視亮眼更獲大眾共鳴的是以各種形式的精神疾病與犯罪樣貌的情節揭開長年來台灣社會各種悲劇事件背後的隱傷與辯證以悲劇之名的各種正義之聲本身是否是另一種無形的偏頗刀刃善與惡受害與加害正常與生病的二分法思考正是以標籤簡化理解而加劇社會對立的盲點精神疾病長年來被汙名化甚至危險化的處遇是最典型的寫照。 《報導者》與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的精神科醫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律師合作,推出系列評論,剖析精神疾病醫療與犯罪、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創傷、司法人權及媒體倫理等各個面向的現況與挑戰。 監製|楊惠君. 作者|蔡長哲、徐淑婷、吳文正、滕西華、詹順貴. 封面攝影|許𦱀倩.

    • 傳播外溢效應的殺傷力
    • 網路霸凌引發的自殺連鎖
    • 失效的媒體煞車?
    • 阻斷悲劇擴散的「帕帕基諾效應」
    • 台灣社會能做的事

    當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在人潮洶湧的正中午,造成7死10傷,震驚日本。新聞媒體與社會在事發後,對事件加害人及其家人,鋪天蓋地、形同獵巫的瘋狂追蹤報導,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出現加害人母親是「虎媽」才會養出無差別殺人犯的推論與質疑,最終使得加害人母親承受不了壓力崩潰住院。之後父母離婚、父親與弟弟辭職隱居、不斷搬家、家人朋友一一離去。 悲劇的頂點發生在事件的6年後(2014年),加害人已經伏法,然而,他的弟弟從此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剩「殺人犯的弟弟」這個社會標記的身分,即使努力想要重新生活,仍然無法擺脫烙印與社會的異樣眼光。他最終選擇自殺,在28歲這年,讓自己成了秋葉原事件的第8名死者。加害人家人們承載不了媒體與社會的公審,成了另一個在這事件中,被毀掉的家庭之一。 「加害人的家人,是不能和一般人一樣...

    媒體報導、網路社群帶來的另一個外溢效應,是讓網路霸凌有如傳染病一般擴散,引來另一種效應──自殺。 在媒體報導後因網路霸凌而自殺的人多不勝數,今年(2019)日劇《三年A班》也同樣因這個主題引起話題。《三年A班》描述一名備受矚目的學校游泳明星,在網路上被一段刻意誣陷她的假影片攻擊。影片經媒體未經查證報導後,網路擴散效應與霸凌如浪潮般撲來,在欠缺支持與信任下,該學生因承受不了壓力,自殺身亡。事件後,老師想出一個激進辦法,讓學生與社會省思報導、傳播假消息與網路霸凌的嚴重性。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聯想起去年我國駐日大阪代表處長輕生的事件? 如同「秋葉原事件」加害人弟弟,因承受不了媒體、社會公審而自殺一般,報導及網路負面言論過度傳播,致使人自殺,其實也是另一種「殺人」!

    令人恐懼的事件、負面新聞過度傳播,會引發犯罪模仿效應,或使人承受不了壓力走向輕生之路;而對自殺事件的過度報導,又可能引發另一波連鎖效應。包含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內的許多研究都證實,媒體過度報導自殺新聞時,會引發更多的模仿自殺,特別是名人! 為此,WHO除於1999年發表全面的自殺防治策略外,2017年更進一步修訂「自殺預防:對媒體從業人員的指引」(Preventing Suicide: A Resource for Media Professional),其公布的《六不六要》,即是針對媒體報導的外溢效應,訂下的報導倫理準則: 六不: 六要: 但納入《六不六要》卻不遵從,是達不到效果的;這些原則對網路傳播的影響微乎其微,更無力改善其所帶來無法承受之效應與創傷。 近期(2018年7月)《加拿...

    公審與公器的界線,究竟在哪裡?不斷出現的悲劇,又帶給我們何種學習?是否只是讓媒體有更多揭露事件相關人的「追蹤報導」、提供社會有更多的「公審」題材呢?絕非如此。 眾多研究指出,媒體報導是有機會發揮正面的「保護效果」,稱之為「帕帕基諾效應」(Papageno effect)。 帕帕基諾是莫札特歌劇《魔笛》中的一位主角,在遍尋不著心愛之人時,想要以上吊自殺來博取天神的同情,讓天神把愛人還給他;正要上吊時,三位仙童及時趕到,告訴他一個可以找到愛人的方法,救了要自殺的帕帕基諾。這就是「帕帕基諾效應」,意指媒體若能在報導自殺新聞或是負面社會新聞案件時,加入一些正向訊息、可以得到協助及求助諮詢的管道,就可能成為一種「保護因子」,降低閱聽眾自殺的風險。 網路社群媒體也是這樣的,如果在一片紛亂的負面言語中,有...

    疾病是不會只找特定人的,根據衛福部2015年的統計,台灣一年就診精神科人數逾250萬人,遍及各行各業!絕大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媒體過度報導或影射,被迫在社會中孤獨地生活著。若他們因為社會的不友善氛圍,不敢出面求助、就醫,導致疾病無法獲得控制,便可能種下危險的因子,個人和社會皆受其害。誠如《與惡》宣傳所言:「我們每個人都很不一樣,不需要因為這個不一樣,而去害怕彼此。」 一旦社會支持轉向正面,這些病人的疾病和生命也可能跟著逆轉。 美國傑出的精神科醫師丹尼爾.費雪(Daniel B. Fisher)博士,20幾歲時就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之後仍完成了學業和哈佛大學的住院醫師訓練,成為一名精神科醫師,甚至獲聘為白宮心理健康委員會顧問;另一位牛津馬歇爾學者、耶魯大學法學博士艾琳.薩克斯(Elyn R...

  5. 2020年4月30日 · 大幕影藝的上一部作品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立下台劇新時代口碑。 這次,同一批製作團隊加上編劇暨導演鄭芬芬,大膽改編工地作家 林立青《做工的人》 ──號稱第一本藍領工人的生命紀實故事──再次挑戰寫實戲劇。 製作過程力求真實,進駐台南市一處正在興建的29層大樓實景拍攝。 他們是否能帶給觀眾原汁原味的工地場景與生活? 而這部定調為笑中帶淚的「悲喜劇」,能否再激發大眾反思社會議題? 或者,《做工的人》將跳脫既定框架,以全然不同的風格傳遞深刻情感? 「開廟也是一門生意,也是可以賺錢的⋯⋯」 鐵工阿祈坐在香火鼎盛的廟宇前,腦中浮現靈感,口沫橫飛地想唆使好哥兒們阿昌、阿全加入他的發財計畫。 「腦袋裝屎啦! 」 昌嫂狠狠瞪了他們一眼;她太了解這些傢伙的鬼腦筋,常常被搞得又好氣又好笑。

  6. 台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 深入刻畫「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掙扎,也讓這個醫學名詞變得耳熟能詳。 事實上,台灣將它從「精神分裂」改名「思覺失調症」才短短5年,你知道當初是誰決定這個新名字的嗎?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1896年,德國精神醫師 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 發現有一群精神病患,常出現幻聽、幻覺、思考混亂的特質,因為患者大半在青春期開始發病,並隨年齡增長控制力逐漸退化,於是將它命名為「早發性失智」(Dementia praecox)。 在歷史上,包括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英國女作家 吳爾芙(Virginia Woolf)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約翰.奈許(John Nash) 等,都患有此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