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4日 · 一、強調個人獨特的成長。 Greenstein「(關於政治社會化)的一個較廣義的概念,即其包括生命歷程各階段中的所有政治學習,不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計畫的或非計畫的,都囊括在內。 二、從社會體系的角度來看,Langton把政治社會化定義為「社會將他的政治文化從上一代傳遞到下一代的過程」。 政治社會化是強調世代間政治價值的傳遞,在其中,國家的教育機制也可扮演重要的角色。 政治學習效果的四種模型: 三、終生持續模型. 指政治社會化的效果相當持久,且限制個體日後改變的機會。 此模型強調個人一旦學習,獲得特定政治態度之後,此政治態度將終生持續不變,並影響到個人對其他事物的觀點。 四、終生開放模型. 此模型認為,個人的政治態度是一輩子都可能會改變的。

  2. 2017年9月14日 · 學習百科. 公職考試. 高普初、地特. 一般行政. 作者:唐恩. 由於「行政學」是一門借用學科,所以一百多年來,它的理論、原則、方法,多半來自企業管理學、心理學、人類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的啟迪及應用,其中以受到企業管理學的影響最深。 大致上,行政學理論可以分成三個時期,說明如下: (一)傳統理論時期 (1900年~1930年): 1.此一時期強調「效率」觀念,開始於泰勒的科學管理運動,主要是由三個學派所構成,分別是「管理技術學派」、「行政管理學派」與「科層體制學派」。 2.傳統理論將機關組織視為一個靜態的大機器,然後尋找各種最佳原則,使組織能有效的運作,達到高度效率的要求,且不太重視人性的因素。 (二)修正理論時期 (1930年~1960年):

  3. 2017年9月14日 · (1) 在傳統的行政文獻中,公共行政的活動只限於組織內部的管理,它不僅忽略了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不重視成員潛能的擴充。 (2) 而新興的公共行政則可視為「變化萬端的行政」,其能於不同的情境、系絡中變換出各種類型、形式與角色;而且行政領域的多變意涵即在於,當其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各式形態的變化將於焉展開。 【三民輔考-行政學完全攻略】 ※諮詢課程,歡迎來電或. 網路諮詢. 百科問與答. 我要留言. 百科討論區. 暫無討論. 新公共行政學派-與傳統公共行政的比較二十年後的一九八八年,同一性質的會議又再度召開,回顧與檢討多年來公共行政學的發展,並比較兩次會議中有關公共行政的理論與研究重點,稱之為「第二次明諾布魯克會議」。 從這兩次的明諾布魯克會議中,可以發現新公共行政和傳統公共行政.

  4. 2017年9月14日 · 1. 不稀罕效應. (1) 所謂「不稀罕效應」(BOHICA)是一種「反革新情結」,意指當機關組織在推動行政革新時,組織成員對革新計畫抱持抵制的態度,認為只要忍耐即可不受影響。 (2) 換言之,亦即把組織的革新計劃視作「舊酒新瓶」的管理技倆,只要員工刻意忽視,久而久之革新計劃最後必定無疾而終。 2. 彼得定律(Peter’s Principle) (1) 所謂彼得定律(Peter Principle)是指「在層級節制的體系中,每一成員傾向被擢升至其無法勝任的職位上」。 (2) 換言之,一個人的知職能力在升至工作職場某一職位時,會達到極限,需要進修訓練,始能勝任更高的職位。 (3) 故彼得定律是在描述組織員工之知識能力與「職務升遷」之關係。 【三民輔考-行政學完全攻略】 ※諮詢課程,歡迎來電或

  5. 2017年9月14日 · 1. 公共選擇理論:強調市場是好的,官僚是壞的。 2. 代理人理論:說明理性自利的代理人與委託人之間的關係。 3. 交易成本理論:說明交易雙方為求公平性的結果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交易成本。 【三民輔考-行政學完全攻略】 ※諮詢課程,歡迎來電或. 網路諮詢. 百科問與答. 我要留言. 百科討論區. 暫無討論. 新公共管理學派-理論基礎新公共管理運動的主要哲學基礎,係來自新古典經濟學,包括三大理論基礎,分別為公共選擇理論、代理人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 1-公共選擇理論:強調市場是好的,官僚是壞的。 2-代理人理論:說明理性自利的代理人與委託人之間的關係。 3-交易成本理論.

  6. 2017年9月14日 · 1.傳統的特別權力關係完全排除人民的基本權保障,固然有助於提升行政效率及促進行政目的之達成,但其實對人民權利保障侵害甚鉅,一不小心即易使國家規避憲法價值,悖離初衷,因而形成法治國家之漏洞,實在危險。 因此,基本上學說以及實務皆已揚棄了完全的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主張僅部分特別權力關係理論方符人權保障之最高意旨。 2.而這些對於傳統特別權力關係產生反動的理論,以下一一介紹之: (1)折衷理論. 此理論最早由德國學者Carl Hermann Ule所提出,認為特別權力關係應被區分為基礎關係以及經營關係,基礎關係應比照一般法律關係,給予人民救濟之機會,並適用一般法律原理原則;而經營關係則不許人民爭訟,要求人民完全的服從於組織隸屬之下。

  7. 2017年9月14日 · 作者:唐恩. 顧塞爾指出,現代行政人員除了是一個技術專家之外,亦是一個價值處理者,而且會面臨著如何平衡五大相互競爭之多元行政價值之當代挑戰。 其以「五M」來形容這五項並非經常相容的行政價值: (一)手段 (Means): 執行法律及服從命令是行政人員之職責所在,但因其為高層權威之被動性工具,故其仍要表現出效率、效能、及時與忠誠之行為。 (二)倫理 (Morality): 行政措施要維護正義、平等、誠實、個人權益等高層倫理性價值,而不能僅依據民主而行。 (三)民眾 (Multitude): 行政人員必須立即回應民眾的需求。 (四)市場 (Market): 公共行政要以市場經濟觀念來主導公共規模。 (五)任務 (Mission):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