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5日 ·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5日電第60屆金馬獎今天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最佳紀錄片由王兵以青春)」獲獎最佳紀錄短片由窮山惡水電影小組以備忘錄獲得最佳紀錄片入圍名單包括許鞍華」、蔡明亮何處」、林正盛撼山河 撼向世界」、趙德胤診所」、王兵青春)」。 最佳紀錄短片入圍名單包括窮山惡水電影小組「備忘錄」、朱云逸「另一面鏡子裡的夢中之夢」、張弘榤「鯨之聲」、劉人鳳「乙方及其後」、袁楠茜「吹夢無蹤」。 (編輯:唐聲揚)1121125. #金馬獎. #許鞍華. #蔡明亮. #金馬60. #王兵. 王兵. 國際顧問推舉 許家維摘荷蘭EYE藝術與電影獎. 許鞍華「詩」登大銀幕 魔鬼剋星重返抓鬼起源地 許鞍華因文學與電影結緣 花50年構思紀錄片「詩」

  2. 2014年10月15日 · 台視我愛紅娘走紅之後中視也推出青春版交友節目來電五十」,由包偉銘和曹西平主持讓年輕男女在戶外聯誼玩遊戲最後排排站告白 ...

  3. 2018年10月29日 · 1988年時張哲生16歲透過他的青春歲月視角領略每位中生代皆經歷過的崢嶸歲月從他年少的生活日常察見當時風行話題… 「懷舊達人」張哲生的臉書粉絲頁,追蹤人數逾20萬人. 人心刻在日常,思想變在生活. 1988年到整個90年代,剛好是張哲生高中到大學的學生生涯。 當時念師大附中的他說,高中生對電視上正熱播的卡通「金剛戰神」、「超時空遊俠」、「霹靂貓」興趣沒那麼大了。 「那些卡通是給小朋友看的,我喜歡自編報紙,做一些當時覺得超好玩,但現在回想起來有點白痴的事。 」那是個任何人事物都無法被網路存檔瀏覽搜尋留存,一切稍縱即逝、得把握機會自尋樂子的純真年代。 張哲生喜歡將校園生活的點滴畫成四格漫畫,畫完以後再傳給大家看。 「每個人看完往後傳下一個,都看完了,再回傳給我。

    • 青春紀錄 電視1
    • 青春紀錄 電視2
    • 青春紀錄 電視3
    • 青春紀錄 電視4
  4. 2023年7月3日 · 2023台北電影獎入圍作品青春並不溫柔今天舉辦世界首映劇情刻畫學生運動抗爭者青春幻滅的三角愛情故事

    • 運動紀錄片寶殿:Espn《30 For 30》
    • 1994年:獨具意義、劃時代的兩部紀錄片
    • 貴在真實 取材拍攝手法多元
    • 對台灣運動紀錄片寄予厚望

    說起運動紀錄片,不能不先望向美國。許多人對於運動紀錄片的感動、啟發和概念,很可能都來自於這個運動文化已然深深刻在社會文化肌理的國度。 我們無法不提起運動頻道ESPN發動的《30 for 30》系列。這個運動紀錄片系列的發想來自2007年,由於ESPN創台於1979年,在2009年即將屆滿30週年,於是有一群人希望結合30名不同導演,以30支每支一小時的運動紀錄片,來慶祝開始30週年,於是有了30 for 30這個名字。 這個系列於2009年10月在該台首映,因為愈來愈受歡迎,一發不可收拾,到現在還在陸續推出,已經推出了三個30片的系列,也就是累積90支以上的紀錄片,後來還開發出10分鐘左右的短片系列,以及以聲音為主的podcast系列,儼然已成為一座龐大的運動紀錄片資料庫。 即使是台灣運動迷...

    1994年可能是運動紀錄片史上極富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裡出現兩部名留青史的運動紀錄片:Ken Burns製作的大部頭棒球紀錄片,名字就叫作《Baseball(棒球)》,另一部則是籃球紀錄片《Hoop Dreams(籃球夢)》。 《棒球》是Burns繼美國南北戰爭紀錄片《Civil War》之後製作的另一部雄心壯志之作,在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支援之下,全部共有九集,仿棒球九局的方式,每一「局」聚焦在某個特別的時期,娓娓道來棒球運動在美國的發展。全片利用大量的歷史照片和影片、訪談,搭配旁白,各集音樂則搭配當年的音樂曲風。 這部紀錄片探討和種族、營運、勞資關係,以及棒球和社會大眾的關係等面向,九集的總長度達到18.5小時,最終共吸引了4500萬人次的收視,成為PBS史上最多人觀看的節目。 值得一...

    製作上,運動紀錄片有許多各異的形式和手法。有些導演會選擇無旁白,只有偶爾出現的字卡,完全讓影片本身說話。也有些是在未獲得主角授權/同意的方式下,只能利用影片、照片、訪談和音樂的結合,由拍攝者自己訴說故事;特別是在歷史性題材上(例如主角亡故),後者的方式經常被使用。取材上,也分為個人、團隊或事件等等領域,跟拍團隊的難度,自然比跟拍個人更難。 運動紀錄片有兩個最為可貴之處,第一在於它的真實,即使導演依然可以利用剪輯加入自己的觀點或過濾某些元素(例如被主角要求不呈現),但畫面畢竟無法偽造;紀錄片呈現出的故事,和我們只能在球場上看到的大不相同。它的真實還來自於無法預測,因為紀錄片紀錄當下,沒有腳本,自然更無法預測結局和走向。 第二,在於運動紀錄片中呈現的多元觀點,至少在我看過的大多數片中。所謂多元觀...

    運動紀錄片的迷人魅力,從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可以看得出來,自2010年至今就有三部片拿下此獎,分別是2011年記述高中美式足球隊的《Undefeated》、2016年描寫傳奇美式足球明星/殺妻疑犯O.J. Simpson的《O.J.: Made in America》,以及2017年揭發俄羅斯國家支持自由車選手使用禁藥的《Icarus》。 然而運動紀錄片以往在台灣從未成為一種類型(genre),因為拍紀錄片的人原本就不多,所以也沒有人想到要作。另一個原因恐怕是因為,運動在台灣社會與文化中的位階從來都不高,知名運動員也不多,要講起拍攝紀錄片,人們的優先選擇很可能會是政治人物,而非運動員或是歌手。如果整個電影產業不振,這些原本就不受矚目的類型,自然更無人投入。 這個現象直到近年來才有所改變,從這一次...

  5. 2018年11月24日 · 2018/11/24. 文:江佩凌/攝影:徐肇昌. 「在他之前,美國大聯盟是少數人的生冷名詞;在他之後,投一休四是很多人的生活動詞;對很多人來說,王建民的故事是過去式:已經逝去的美好,和不會再回來的輝煌。 我卻覺得他的故事是進行式:因為王建民,讓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段和他有關的故事。 加拿大籍台裔導演陳惟揚(Frank W. Chen)從2014年起跟拍王建民,費時約4年,飛了17座美國城市、4座台灣城市,這些話是他完成拍攝紀錄片《後勁:王建民》(Late Life: The Chien-ming Wang Story)後所寫下的句子。 《後勁》王建民劇照(牽猴子提供) 陳惟揚(Frank W. Chen)

  6. 2020年7月17日 · 1973年落成至今、每晚燈火通明,是老台北人的青春 ... 憤恨,牽引著觀眾神經,在螢幕上、在電視 裡、在所有人的心中,轟然引爆!參加選秀的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