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2014年3月21日晚間,立法院議場內的群眾正在入口處模擬應對警方攻堅的防守措施。 (攝影/楊子磊) 引發占領的契機不只《服貿協議》,也與當時民間抗爭蜂起的社會氛圍相關。 自2008年起,台灣陸續發生多場環境、勞工、土地運動,群眾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滿持續累積,最終匯聚成占領立法院的聲浪。 而318運動的24天內,由於參與組織多元,除了議場內「決策小組」提出的訴求外,公民團體各有主張,其中最普遍受支持的目標即是針對程序正義的「反黑箱」。 2013年6月21日,兩岸政府簽訂《服貿協議》,該協議以自由貿易為核心,將擴大開放兩岸互相投資多項服務業,包含金融、運輸、通訊等領域。

  2. 歐蜜・偉浪和泰雅爾族民族議會正在推動的土地信託,正是研究原保地30年的學者顏愛靜、官大偉以及原住民律師林長振等人一致倡議的原保地流失解決方案。

  3. 2023年6月26日 · 《報導者》在第一時間整理出性騷擾重要的關鍵十問,理解性騷到性侵的光譜與救濟方式。 我們也檢視這波運動爆發的政黨源頭,三大政黨是否建立了規範與流程? 關於在過去20年陸續上路的《性別教育平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等性平三法,我們爬梳最新數據發現,性騷加害人平均罰鍰僅新台幣1.8萬元;而一年約有20萬人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但走申訴的人數只有兩成? 為何法律如此「難用」,癥結點在法還是在人? 「大局為重」、「息事寧人」的文化不只在社會,也發生在校園。

  4. 2019年2月20日 · 一路上他還撿拾了數十件史前器物的殘片,從修整、打磨與使用過的痕跡,辨識出斧鋤、箭簇、陶環等等,與埔里大馬璘遺址出土遺物類似,以相對年代判斷,距今約為1,600到3,000年。

    • 陶大偉1
    • 陶大偉2
    • 陶大偉3
    • 陶大偉4
    • 陶大偉5
  5. 2023年7月10日 · 今年6月初開始在台灣Facebook社群中,無數的性侵犯與性騷擾事件從政黨、職場、校園、娛樂、藝文領域的黑暗角落被陸續揭露,進到主流大眾的視野,猶如一場大規模的集體創傷,人們彷彿一夕之間發覺表面光鮮亮麗、道貌岸然的背後,對他人身體界線的試探與侵犯,長期被整個社會默許與忽視。 2017年起,這波譴責性侵犯、性騷擾行為的全球性別運動從美國興起以來,許多關心此議題者問道「為什麼台灣沒有#MeToo? 」在如今 台灣終於迎來遲到的#MeToo ,並持續延燒的此刻,我們嘗試回到這場運動之前人們的經驗,並探究周遭為何沉默、又有什麼微小的力量在2023年前就慢慢累積? 而這場運動又該走向何方? 「就像是永久被壓下來的一個咒語,我們早就沒有寄望這件事會有結果。

    • 陶大偉1
    • 陶大偉2
    • 陶大偉3
    • 陶大偉4
    • 陶大偉5
  6. 長期研究原保地流失問題的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官大偉向《報導者》指出,設定抵押權是常見的手法,非原住民買主如果對於使用原住民人頭有疑慮,就會設定人頭無力負擔的高額抵押權,以避免遭到人頭擅自將土地買賣。

  7.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2018)年5月7日初審通過《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新增第107-1條,將限縮保險契約效力的對象由原本全部的「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改成僅限「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者」,對身心障礙者的保障,躍進了一小步。 新的修法更接近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的平等精神,卻仍遭有心人士以「憂心道德風險過高而致身心障礙者遭到殺害來領取保險金」惡意曲解。 身心障礙者總被業者逕自認定拒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