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8日 · 報橘. 超級英雄魔鬼神怪盡在台語片,「台式思維是本土電影高票房保證. 游擊文化 2021-01-08.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台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 》,由 游擊 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游擊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BO》編輯檯好書推薦:《 台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 》】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60年前,台灣人是怎麼拍電影、行銷本土片? 曾經,台灣也有個好萊塢,讓我們從史料回顧台語片的輝煌歷史! > 到博客來找這本書.

    • 《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 《異形》(Alien)
    • 《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終極警探》(Die Hard)
    • 《冰原歷險記》(Ice Age)
    • 《鬼娃恰吉》(Child’S Play)
    • 《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
    • 《藍色小精靈》(Smurfs)

    2003年我們首次看見史傑克船長(Jack Sparrow)這個角色時,他的表現非常亮眼。但到了第二部,他的光環就消失了。日前上映中的最新一集是強尼戴普(Johnny Depp)第五次飾演史傑克,而傳言第六部《神鬼奇航》電影也會在不久的未來推出。該收工了吧,史傑克。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1979年執導的首集非常出色,而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在1986年推出的《異形2》又比它更棒。《異形3》(1992年)與《異形4:浴火重生》(1997年)都有各自的問題,但跟史考特的《普羅米休斯》(2012年)與最近上映的《異形:聖約》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更別提那兩部《異形戰場》了。想到我們還得再忍受一部電影才能把史考特的《異形》前傳全部看完,只能搖頭嘆氣。

    電影很少有續集拍得比第一集更好的,但詹姆斯卡麥隆的《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1991年)比他先前的《魔鬼終結者》(1984年)還要更加傑出,但是接著就是一連串糟透了的續集:《魔鬼終結者3》(2003年)、《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2009年)與《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2015年),它們全都沒有達到最初兩部電影的高度。 最近聽說這個系列又會再推出新作,由卡麥隆執筆劇本,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將再次出演,雖然這聽起來很有搞頭,我們心中的小惡魔還是希望「天網」(Skynet)能早日崛起並親手「終結」這個系列。

    就像《終極警探》的主角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變得越來越老,這個系列在第三部電影之後就已經失去了它的魅力,我們甚至不記得第四集和第五集在演什麼。而現在居然要出第六集,準備看布魯斯威利再次打卡上班吧。

    2002年《冰原歷險記》剛上映就因為溫馨的劇情而得到超高的評價。但隨著續集一直出,越來越多誇張的新角色加入,電影也一直讓同樣的「鼠奎特與橡實」故事線一再地出現。在最近一部《冰原歷險記:笑星撞地球》,他們把鼠奎特送到外太空。或許是時候將這個系列永遠冷凍起來了。

    如果有什麼東西比蟑螂更糟糕,那就是《鬼娃恰吉》電影了。歷經五部電影,恰吉死了,又復活,交了一個女朋友,生了一個小孩,在今年又要在《鬼娃儀式》中以電腦特效再次出現,這已經是它的第七部片了。接下來呢?恰吉終於變成真的小男孩?算了,不要回答這個問題。

    正當你以為艾莉絲在今年的第六集《惡靈古堡:最終章》後終於跟殭屍玩膩了,卻傳出製作人計畫要再用六部片重啟這個系列,將不再由蜜拉喬娃維琪(Milla Jovovich)主演,溫子仁(James Wan)也將從執導了四集的保羅安德森(Paul W.S. Anderson)手中接下導演筒。就像喬娃維琪在新聞上說的:「祝好運啦。」

    前兩部集《藍色小精靈》還尚可忍受,完全是因為他們真人與動畫結合的拍攝方式看起來滿有趣的。但在今年初,他們拿掉了這部電影唯一有趣的元素,選擇以全動畫的方式推出第三集《藍色小精靈:失落的藍藍村》。謝謝你,但我們寧可不要再看到這麼令人「藍」堪的電影了。 延伸閱讀 《派遣女醫 X》、《醫龍》這些日劇讓我們愛上醫生!這 10 位名醫角色你愛過幾個? 想邊笑邊哭就看這 6 部最貼近現實的愛情電影!曖昧無疾而終、被甩、穩定單身… 哪個是你的故事? 你一定對《大亨小傳》黛西的禮服很有印象!看電影學「風格穿搭」就從這 6 部下手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停不下來!10部早就該結束的系列電影〉;新聞來源:star2.com;圖片來源:IMDb。...

  2. 2017年6月16日 · 翡翠之城是今年最有力量跟思考空間的電影之一在另一個國度的真實寫照下窺視人類矛盾的心理現實。 9.《生為藍調》(Born to Be Blue) 描繪這位受苦的藝術家本身就是一件戲劇化的事。 對我來說,在他的歌聲、在他的演奏中,某些成分流露出的孤獨之深,引起觀眾的共鳴:切特貝克是欠缺的靈魂。 這些被切除的部分糾纏著你,把你拉近,而我一直想要瞭解它們,這種帶有自我毀滅傾向的事物。 我喜歡這情節的設定:他被揍到沒辦法吹奏小號時是如何渴望再站上舞台,他ㄧ生中唯一一次全心全意只為了演奏,而當他真的重新站上巔峰,他又退回到一開始搞砸他人生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行為是如此的愚蠢、如此的符合人性,讓我深深的被吸引。 –伊森霍克接受CTV新聞訪問內容摘錄.

  3. 2015年5月29日 · 鈕承澤導演的艋岬在六十屆的柏林影展首映本片為典型的台灣流氓黑社會電影內容一群兄弟在台北萬華地區的故事他們之間的友情義氣感動了全台灣人的心。 7. Cape No. 7 《海角七號》 (2008) 《海角七號》也是導演魏德聖的作品,它可以說是帶起台灣本土電影的驅動。 《海角七號是一部浪漫搞笑的音樂電影電影中的物品與人緊緊相扣從一封信一個無名的樂團重新對人生燃起希望找到愛。 8.

    • 與魔鬼共騎 電影1
    • 與魔鬼共騎 電影2
    • 與魔鬼共騎 電影3
    • 與魔鬼共騎 電影4
    • 與魔鬼共騎 電影5
  4. 2020年1月15日 · 故事發生在1960年代的美國,在這個種族對立嚴重的時代下,一位知名黑人鋼琴家唐準備前往南方保守地區巡迴演出,為了人身安全,他雇用了一名白人保鑣東尼當司機。 原本互看不順眼的兩人,逐漸了解彼此,最後慢慢地放下了對彼此的偏見,發展出一段超越種族、膚色、階級和社會藩籬的動人友誼。 圖片來源:《幸福綠皮書》劇照. 電影名稱《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是以「黑人司機綠皮書」命名,這是一本於1936年美國政府印製給黑人駕駛的旅遊指南,內容記載著全美國哪些餐廳、商店、旅館是對黑人友善的,還有哪些城鎮、區域是禁止黑人晚上外出活動的。 劇中的角色一般種族印象顛倒,是由白人擔任黑人的司機,顛覆一般的角色刻劃更能帶出兩位主角心境的轉變。

    • 與魔鬼共騎 電影1
    • 與魔鬼共騎 電影2
    • 與魔鬼共騎 電影3
    • 與魔鬼共騎 電影4
    • 與魔鬼共騎 電影5
  5. 2019年12月6日 · 凱爾是在洛杉磯一家知名餐廳工作的專業大廚,有天他得到了美食評論家的惡評,他的努力被否定,一直以來對美食的熱愛、對烹飪的熱情也在轉瞬間被短短的幾行字輕易抹滅,他為此失去理智,醜態盡出的影片也在網路上傳開,一發不可收拾,不但因此丟了工作,也陷入前所未有的中年危機。 在前妻的鼓勵下,他回到邁阿密老家開起快餐車,帶上年幼的兒子,賣著古巴三明治。 凱爾能否重新找回對料理的熱情,找回過去因事業而疏忽的親情,同時也找回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五星主廚快餐車》劇照. 「夢想其實一直都在等著你,就看你何時動身去找它。 凱爾對料理抱有熱情,喜歡追求創新,想要打造出最完美的餐點,但在現實的餐飲業中卻需要追求穩定的品質,他的才華也因此遭到了侷限。

  6. 2015年3月9日 · 這確實是這部片和典型音樂類型片的氣質迥異之處。 至於能不能認同,端看觀眾性格,也不啻為思辨自己價值觀的好素材。 又,觀看這部片很容易因為兩者的權力位階關係而把加害者/被害人的角色對應得十分僵固。 但仔細想想,也可以說這是讓人看見某一類藝術家的養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