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勝負反手拍 》(英語: Battle of the Sexes ,中國大陸譯《 性別之戰 》,香港譯《 男女單打戰 》)是一部於 2017年 上映的 運動 喜劇片 ,由夫妻檔導演 強納森·達頓 (英語:Jonathan Dayton and Valerie Faris) 和 華蕾莉·法里斯 (英語:Jonathan Dayton and Valerie Faris) 擔任導演, 賽門·鮑佛伊 擔任編劇。 劇情大致地根據 比莉·珍·金 和 博比·里格斯 之間所舉行的 1973年網球比賽 (英語:Battle of the Sexes (tennis)) 所改編而成。

    • 勝負反手拍 劇情簡介
    • 勝負反手拍的網球對決
    • 勝負反手拍劇情主題
    • 勝負反手拍結局的意涵
    • 勝負反手拍評價好看嗎?
    • 勝負反手拍影評結論
    • 勝負反手拍片尾曲

    劇情講述1973年得到多座冠軍的女網球選手比莉珍·金,看到網球界有嚴重像是獎金與待遇的男女不平等,而與幾位女選手出走自行創立了WTA女子網球聯合會。另一方面,前網球選手鮑比·里格斯也因為家庭因素,需要一個能夠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所以便對比莉珍·金發起挑戰,這場在當時創下電視最高收視率的經典球賽「世紀性別對決」(The Battle of the Sexes)就此展開。

    常聽人說比起得到第一名,維持在顛峰更加困難,這句話在《勝負反手拍》已經完美地體現,鮑比·里格斯在1967年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比莉珍·金則是當時排名第一的女性網球員,不過人生最大的挑戰不是球場上的勝負,而是場外那沒對手能比的個人生活。 鮑比面臨失去年少光彩不再和與妻子失和的中年危機,好賭成性的他把歪腦筋動到當時極於爭取女性權益的比莉珍身上,藉由站在比莉珍的對角,以滿嘴的沙豬言論和在場上穿著奇裝異服成功吸引了媒體與大眾的目光,但我們看不到的是他背後所隱藏的壓力。儘管在外頭呼風喚雨,終究過不了家庭這關,而且到頭來比賽結束後到休息室拍拍鮑比肩膀的,也只有他說該待在廚房和臥房的妻子,從這裡就可看出互相「尊重」的重要。

    然而鮑比·里格斯和網球協會傑克·克萊默在電影中講出的各種沙豬言論「男性比女性強壯,本就該領比較多。」「我不是說女人不能上球場,不然誰來撿球?」在電影中看起來荒謬可笑,但許多狀況直到現今社會還依然存在,慚愧的是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想法。不過比起他們的有話直說,更可怕的是我們以為自己平等、已經站在對方立場,卻無意識地講出或做出女性不如男性的行為,《勝負反手拍》只是給了一個方向,之後的平權之路還需要繼續努力。

    另外飾演比莉珍·金的艾瑪·史東才是本片的最大亮點,除了在得到網球冠軍後發現女性仍不被人重視,另創新的女子網球聯合會,記者會前找來兩位服裝師設計每人專屬的繽紛球衣,到髮廊改變原本髮型,都象徵著她們追求平權、倡導女性應該打破當時男性所設下不平等框架的訴求。 不過故事也不是只有爭取平權那麼簡單,比莉珍在走出球場後,終究也只是個渴望被愛、信心不足的女人,在有丈夫的情況下遇到了髮型師瑪麗蓮,兩人第一次見面透過鏡子就深深感受到她們之間真誠的情感流動,不過回到現實她所面對的不僅是自身性向不確定、對丈夫的愧疚,甚至是以公眾球員身份下,在當時社會還沒辦法接受的同性議題。幸好在比莉珍感到迷惘時,她丈夫的鼓勵成為她背後的最大力量,除了讓她心無旁騖地練球之外,也支持比莉珍勇於踏出面對真實自我的那一步,走向球場和情場...

    既然是運動電影,難免會跟今年初類似題材的《我和我的冠軍女兒》相比較,兩者除了其中角色們的情感非常豐富之外,在討論男女平權議題這部分都能讓觀眾感同身受,而且也把裡面那瞧不起女性的行為言語用搞笑角度拍出來,更讓我們發覺這有多麼的荒謬,不過雖然網球是《勝負反手拍》最受矚目的焦點,但看到最後就不難發現導演們只想藉網球帶出主角背後的故事,所以最終世紀性別球賽比起《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那張力十足的摔跤場面就遜色許多了。

    總而言之,《勝負反手拍》以性別對決的球賽貫穿主題,艾瑪·史東和史提夫·卡爾在電影中站在兩邊相互對抗,但其實兩人皆只是個想追尋自己所愛、想向大眾證明自己的網球員,所以對我來說本片最大重點並不是最終球賽誰勝誰負,也不是要伸張女權批判男性沙文,而是一部告訴觀眾要學會尊重不同立場,並戰勝內心、發掘真實自我的可愛正向電影。

    最後附上唱出電影中心思想「勇敢」的片尾曲《If I Dare》(另外預告中使用的《Dream on》也超棒) ◎歡迎到我的FB專頁按讚◎ 如履的電影筆記 ◎更別忘追蹤我的Instagram◎ 如履的電影筆記(looryfilmnotes)

    • 4 分鐘
  2. 勝負反手拍. 《 性别之战 》(英語: Battle of the Sexes ,香港译《 男女單打戰 》,台湾译勝負反手拍 》)是一部於 2017年 上映的 运动 喜剧片 ,由夫妻档导演 強納森·達頓 (英语:Jonathan Dayton and Valerie Faris) 和 華蕾莉·法里斯 (英语:Jonathan Dayton ...

  3. 2017年11月3日 · 這次要介紹的是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的新作勝負反手拍》。 關鍵少數一樣建立在真人真事之上也同樣論證著當時社會風氣下人與人之間荒謬至極的不平等待遇但比起關鍵少數對於人種問題的高度聚焦,《勝負反手拍卻顯得更為收放自如在以球后球王間男女對決為主軸的同時,《勝負反手拍也透過兩人各自的私生活拉出兩條支線其中金恩和美髮師間的同性情誼能和現今婚姻平權的浪潮遙相呼應進而消弭女權議題與年輕世代之間的距離感而老將里格斯爭取認可不甘依附於妻子的中年危機在榮耀將兩位渴望認同的傳奇選手引向彼此之間的命定決戰時史提夫卡爾的演出更詼諧細膩的替勝負反手拍中那些抗拒改變的男性沙文主義者刻劃出集體群相。

    • 4 分鐘
    • 2.9M
  4. 2017年11月30日 · 勝負反手拍絕對不單單是一部運動電影更或是窄化標籤為女性主義電影它展示了多元的性別面相而不僅是兩性平權而已。 由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Emma Stone主演的勝負反手拍》(The Battle of the Sexes改編至真人真事。 1973年,現任美網冠軍選手比莉珍金恩(Billie Jean)與退役選手鮑比里格斯(Bobby Riggs)進行兩性對決的「性別之戰(The Battle of Sexes)」,創造出歷史以來網球賽最高的觀看人數轟動世界。 《勝負反手拍》不單單是影像化的歷史回顧,這場女權與沙文父權的網球比賽,透過電影重現銀幕,將女權、同志平權、婚姻想像等等議題拋至現代觀眾面前使我們得以審視討論。 當模範劇本邁向真實. 最新發展: 性別平等是假議題嗎?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7年11月22日 · 2017-11-22. 由《 小太陽的願望 》的導演夫妻 喬納森戴頓 與 維萊莉法瑞斯 執導,影后 艾瑪史東 與 史提夫卡爾 領銜主演的勝負反手拍 》 (Battle of the Sexes),是一部漸入佳境的電影。 《 勝負反手拍的故事來自真人真事1973年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女性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的看法逐漸改變,「男主外女主內不再適用養家也非是男人的事在這樣的風氣裡一場被稱為世紀性別對決的網球賽事如火如荼展開成為最被關注的話題29歲女網世界球后比莉珍金恩對決前任男網冠軍55歲的鮑比里格斯兩個各自代表男女性別的人在球場上一決勝負。 當日甚至締造僅次登陸月球的高收視,有9千萬人收看這場轉播。

  7. 2018年9月16日 · 勝負反手拍 》(Battle of the Sexes)將1973年金恩夫人和鮑比里格斯,在網球場上所舉行的性別大戰改編成電影,由 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 飾演當年的世界球后「金恩夫人」 比莉珍金 ,多次獲得金獎入圍肯定的喜劇明星 史提夫卡爾 飾演昔日男網世界冠軍鮑比里格斯。 她們兩人在這部電影裡演出該角色背後所承擔的壓力,演技都有極佳的發揮。 電影的整體評價不差,爛番茄的新鮮度有85%。 故事經過這場經典戰役,結尾更意指著這不只是一場男女性別大戰的網球賽,更是性別平權、同志平權及多元成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