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宋嘉澍(1861年10月17日—1918年5月4日),字耀如,教名查尔斯·琼斯·宋(英語: Charles Jones Soong ),昵称查理·宋(英語: Charlie Soong,或遵循东方序称宋查理),廣東省 海南島 文昌人,本姓韓,過繼 宋姓,晚清傳教士、富商及革命家,鼎力支持、

  2. 宋嘉澍 (1861年10月17日—1918年5月4日), 字 耀如 , 教名 查爾斯·瓊斯·宋 (英語: Charles Jones Soong ), 暱稱 查理·宋 (英語: Charlie Soong ,或遵循 東方序 稱 宋查理 ), 廣東省 海南島 文昌 人,本姓 韓 , 過繼 宋姓 ,晚清 傳教士 、富商及 革命家 ,鼎力支持 辛亥革命 的大金主;民國著名的宋氏家族的家祖,子女有 宋靄齡 、 宋慶齡 、 宋子文 、 宋美齡 、 宋子良 、 宋子安 。 生平 [ 編輯] 1863年2月或1861年10月17日 [1] ,宋嘉澍出生於 海南島 文昌 縣古路園村(現文昌市 昌灑鎮 宋氏祖居 ),原名 韓教准 ,乳名阿虎,家中並有一兄韓政准及一弟韓致准。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轶事典故
    • 学术争论
    • 亲属成员
    • 人物评价
    • 相关史料

    中华民国实业家、孙中山的革命同志

    宋嘉树(1864年—1918年5月3日),原名韩乔荪,别名耀如, 又名教准, 教名查理·琼斯,海南文昌人。 他创办了影响近代革命的华美印书馆,与孙中山既是志同道合、终身不渝的革命同志,又是结秦晋之好的翁婿。由他们开启的孙宋关系,是辛亥革命史、宋氏家族史研究的重要篇章。 宋嘉树的六个子女中,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后来都成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20世纪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

    宋嘉树原姓韩,因家贫过继给他的堂舅(二婶的弟弟)。

    1872年(9岁)随长兄去苏门答腊学艺谋生。

    1875年(12岁),随舅父到美国波士顿当学徒。1878年被收为养子,改姓宋。宋氏因受两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影响,“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店员”,于1879年出逃,在一艘税收巡行船上当侍童。

    1880年在美加入基督教,被安排到一间印刷厂工作。不到半年,获一富商(朱利安·卡尔)资助到圣三一学院读书,不久转万德华尔特大学神学院就读。 据当年一张美国地方报纸记载,嘉树成为北卡第一个领洗的华人。他领洗时取名Charles Jones Soon。此时,他宣布愿意接受牧师的培训,以期他日归国宣扬基督教义。

    1885年于美国田纳西州神学院毕业后,被卫理公会主教派会议北卡罗来纳州年会授以圣职,派来中国传教。

    1887年,加入“洪帮”。

    支持孙中山革命

    宋嘉树的华美印书馆印制了大量的革命宣传品,其中包括《兴中会章程》、《伦敦蒙难记》、《革命军》,有人曾留下诗句,赞誉华美印书馆:“壮哉印书馆,华美'天下传。《圣经》表其志,檄文快我胆。党人议光复,志士制炸弹。勇兮中华人,至此最耐看”。 宋嘉树的华美书馆不仅替孙中山印刷大量革命文章和小册子,且成为革命党人经常秘密活动的场所。 他利用教会的保护和经济、文化活动,广交朋友,筹集经费,与孙文及其追随者保持不断联系。宋嘉树负责保管“财务帐目和会员名册”,他在华美印书馆内经常同其他领导人开会策划,他虽不是主要的组织者,但“他是组成核心圈子的一小批领导人之一”。 宋嘉树还为同盟会筹集经费。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作为孙文“主要财务管理人”之一的宋嘉树,应召来到东京参加了大会。会上自然讨论了经费问题,孙文要求宋嘉树挑起这副担子,并商定派宋嘉树去美国筹集经费。宋嘉树也决然地乐意接受了这一任务,同年8月底到达美国。据《宋家王朝》中说,宋嘉树这次在美国为同盟会募集到“200万美元”,同盟会任命他担任司库,并继续兼任孙文在上海的党部的执行秘书。“200万美元”的数字,显然是被大大夸大了,但是,宋嘉树曾为兴中会和同盟会筹措、捐助经费,作出过贡献,则是历史事实。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在11月3日的上海光复中,宋嘉树发挥作用。他既与陈其美和商团主要领导人李平书、沈缦云等人保持联系,参与谋划,又召集基督教朋友商讨迎接上海光复之策,还同温宗尧一道去说服伍廷芳出任军政外交总长······宋霭龄则协助父亲为光复上海而奔波;上海一时掀起了学生投笔参军的热潮,各种名义的学生军如雨后春笋,圣约翰学堂也不平静,师生助饷,宋子文参加了学生先锋队。虽然,由于宋嘉树是“不求知于世”的革命的“隐君子”,在现存的辛亥革命在上海的史料中,极少看到有关宋嘉树的事迹资料,但孙文说:“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结果,此公不无力”,绝非虚语。

    开启宋氏家族

    宋嘉树与孙中山既是关系密切的革命同志,也是翁婿关系。宋嘉树开启了宋氏家族,他的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都是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早期恋情

    据说,宋嘉树在圣三一学院读书时,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叫Ella Carr,她的父亲在圣三一学院教希腊文和德文。Ella Carr的母亲不喜欢女儿和宋嘉树往来,不准他再到她家。

    遭受歧视

    据相关英文材料来看,当宋嘉树做学生时,他的师长对他并不寄予厚望,甚至可以说,至少有两个校方主持人对他歧视有加,出言不逊。 回国传教后,宋嘉树每个月的工资是15美元,他发现: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以平等的原则对待他,他的上海听众又听不懂他的南方口音。上海人看不起他,西方人也一样。小孩子见了他,只管叫“洋鬼子”,大人们叫他“小矮子”。这一切都给他很大的痛苦。 婚后,宋嘉树继续忍耐美国教会(监理会)的歧视待遇,继续接受低薪。

    与孙文彼此欣赏

    宋嘉树和孙文相认识,是通过陆皓东的联络和介绍。陆皓东是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其父长期在沪经商,积有产业。陆皓东曾与孙文在乡间私塾同学,两人成为好友。1883年的冬天,孙文和陆皓东一起,为破除迷信陋习,打毁了村庙北极殿的菩萨,为此遭到乡人责难,他俩被迫离乡赴香港。同年底,他俩在香港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1885年陆皓东又来到上海,进入电报学堂学习,毕业后到芜湖电报局工作。在上海,陆皓东认识了宋嘉树,并要拜宋为师,学习西方的“富国强兵之学”,寻找“独立、自由之道,造反、光复之道”。这时,孙文正就读于香港西医书院,每于学课余暇,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 “致力于革命之鼓吹” , “时闻而附和者”,在香港有陈少白、尤列、杨鹤龄:有时从上海回广州、香港小住的陆皓东,也是“附和者”,积极支持孙文的政治见解。1893年冬,已在广州行医的孙文曾与陆皓东、郑士良、尤列、程壁光、程奎光等入,集会于广州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孙提议创设革命团体,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众人赞成,但不及制定会名,未形成具体组织。宋嘉树从陆皓东处了解到孙文的政治思想和活动,极表关注和赞赏;孙文对宋嘉树的传奇经历、“彻底美国化”的政治思想也甚为景仰。

    学界一致认为,宋嘉树与孙文是经陆皓东相识,而关于两人何时首次接触,学者们有不同看法:

    李传信的研究显示:1894年的3月,孙文在陆皓东的陪同下,北上京津来到了上海,在陆皓东的安排下,宋、孙见面了,并住进了宋家。宋嘉树对孙文要上书李鸿章的天津之行,“并不抱很大希望”,他认为:“中国需要的是华盛顿、林肯,而不是上书”。但是他仍然尽力促成此举。孙文在上海停留期间,宋嘉树陪同他往访了孙的同乡、任轮船招商局总办并与盛宣怀关系密切的郑观应,由郑给盛宣怀写了转荐信;还陪同孙拜访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一来请王为上李鸿章书润色,二来请王给幕僚中负责外交事务的罗丰禄写推荐信。

    女婿:孙中山,蒋介石,孔祥熙

    父亲名韩鸿翼,母亲姓王,宋嘉树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

    儿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

    女儿: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

    孙中山在1912年4月15日的《致李晓生函》中评:“宋君嘉树者,二十年前曾与陆皓东及弟初谈革命者,二十年来始终不变,然不求知于世,而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结果,此公不无力,然彼从事于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亦世之隐君子也。弟今解职来上海,得再见故人,不禁感慨当年与陆皓东三人屡作终夕谈之事.今宋君坚留弟住其家以话旧,亦得以追思陆皓东之事也”。

    同班同学 John C.Orr于1938年4月写下关于宋嘉树的回忆:“他头脑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英语,经常充满智慧、幽默和善良。男孩们很快就喜欢上了他,并带他参加校园里所有的社交活动。他的笔迹像印版一样,有发际线的触感,阴影很茂盛。”(据英文原文翻译)

    另有一位女士原名 Miss Maggie C.Baskette,她的丈夫叫C.H. Buchanan,是宋嘉树的一个同班同学。Maggie在1943年回忆,在1882年她曾邀请宋嘉树去她家参加一个聚会,可能是新年晚会,她请他在她的纪念册上留言“你如何生活,不是岁月,而是行动,告诉你;第一次活得好,等于活了两次。”(据英文原文翻译)这句话耐人寻味,反映了宋嘉树的人生哲学。

    美国圣约翰大学终身教授李又宁:“在世时,宋嘉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从一个流浪的穷孩子,到上海滩上的传教士,在各处他都受了很多气,有洋的也有土的,他都忍耐下去。传教致贫,转而经商致富。富后并不守财,而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工作,如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并且慷慨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而且,他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让他们接受跨文化的教育,为他们的前途铺下稳固的基础。这种种都反映了他的识见和气魄。他不但lives twice,有人说他是一个王朝的创始者。是也?非也?永远供人论说。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160年的华族留美史中,宋嘉树是一个特别的人物,值得瞩目并研究。”

    李传信:“宋嘉树不仅是与孙文、陆皓东“初谈革命者”,而且是“函促”孙文从檀香山归国,筹划第一次武装起义的倡议者,促成者。此后他的一生都是孙文革命事业的“支持者、组织者和书记”,而且为将要流亡多年的“孙博士”的秘密活动作掩护。”

    杨天石:当时,“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流亡国外,处境极为不利。但是,宋嘉树却将他视同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相信未来会给孙中山以公平崇高的评价。这一点,今天已为历史所证实。但是,在当时,不能不说是罕有的远见卓识,显示出其善于识人的慧眼。

    《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1913年8月—1916年4月)——日本外务省档案》中记载了孙中山与宋嘉树交往的史料信息。

  3. bdcconline.net › zh-hant › storiesSong Jiashu | BDCC

    宋嘉澍爲人聰明,頭腦靈活,開創了一個多元化的事業。 他充任美國聖經公會代理人,代售《聖經》及宗教書刊。 旋入股美華書館,成爲股東,大量翻印中文《聖經》,承印教會的《萬國公報》和宗教書籍,有時還秘密印製反清傳單。

  4. 宋嘉澍(1861年10月17日-1918年5月4日),字耀如,教名查爾斯·瓊斯·宋(英語:Charles Jones Soong),暱稱查理·宋(英語:Charlie Soong,或遵循東方序稱宋查理),廣東省海南島文昌人,本姓韓,過繼宋姓,晚清傳教...

  5. 其他人也問了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宋嘉澍宋嘉澍 - Wikiwand

    宋嘉澍 (1861年10月17日—1918年5月4日), 字 耀如 , 教名 查爾斯·瓊斯·宋 (英語: Charles Jones Soong ), 暱稱 查理·宋 (英語: Charlie Soong ,或遵循 東方序 稱 宋查理 ), 廣東省 海南島 文昌 人,本姓 韓 , 過繼 宋姓 ,晚清 傳教士 、富商及 革命家 ,鼎力 ...

  7. www.wikiwand.com › zh › 宋嘉澍宋嘉澍 - Wikiwand

    宋嘉澍 ( 1861年10月17日—1918年5月4日 ), 字 耀如 , 教名 查尔斯·琼斯·宋 ( 英語: ), 昵称 查理·宋 ( 英語: ,或遵循 东方序 称 宋查理 ), 廣東省 海南島 文昌 人,本姓 韓 , 過繼 宋姓 ,晚清 傳教士 、富商及 革命家 ,鼎力支持 辛亥革命 的大金主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