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日 ·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咨詢學者艾裡斯(A.Ellis)於20世紀50年代首創心理咨詢理論及方法。該方法重視不合理信念對情緒行為影響,其核心理論是ABC理論,即對誘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s,A)所持有不合理信念(beliefs,B)是導致情緒行為問題等結果(consequences,C)主要原因,因此治療 ...

  2. 基於ABC理論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 是20世紀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國創立,它是 認知療法 一種,因此採用了 行為治療 一些方法,故又被稱之為 認知行為療法 。. 合理情緒療法 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論,這一理論又是建立在埃利斯對人基本看法之上 ...

  3. 社會學習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它著眼於觀察學習自我調節在引發人行為中作用,重視人行為環境相互作用。所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是探討個人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影響。

  4. 2021年12月3日 · 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杏仁核劫持,是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1995年提出。杏仁核是大脑中情绪中心,它可以记住过去经验结果,并做出判断跟分析,让我们在面对事情时候,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绪直接做出反应,这些情绪可以称为「生存直觉」。

  5. 2021年11月26日 · 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人做一件事,只要经过一万小时锤炼,都能从普通人变为某一领域顶级人才。 国外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人们眼中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努力。 1万小时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必要条件”。

  6. 2023年4月10日 ·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論(Minzberg's Management Roles Theroy)在孔茨所說“管理理論叢林”中,明茨伯格是經理角色學派創始人。經理角色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出現一個管理學派,它是以對經理所擔任角色分析為中心來考察經理職務工作

  7. 情绪ABC理论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一些不合理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如果这些不合理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 情绪障碍 呢。. 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