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拜登28日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進行電話會談討論以國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有關人質釋放談判拜登再次重申以色列必須確保拉法平民的安全白宮聲明稿指出美以領袖聚焦如何營救遭哈瑪斯扣押人質拜登也與其他17國領袖共同呼籲哈瑪斯」,接受釋放人質協議。 由於以色列日前同意加薩北部過境點本週起開放,拜登也強調以色列必須加強與人道組織的協調,以利更多人道援助物資進入加薩走廊,及確保援助人員安全。 另外,以色列正計畫對加薩走廊南部的拉法出兵,全球都在關注當地約100萬巴勒斯坦人的安全。 對此,拜登也與尼坦雅胡進行相關討論,並重申美國立場,要求以色列必須確保當地平民的安全。

  2. 2024年5月10日 · 美國總統拜登8日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表示若以色列大舉入侵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將停止向以色列供應部分武器這是以哈戰爭爆發以來拜登首次宣示限制軍援以國。 拜登首度表態 以哈戰爭重大轉折. 拜登表示目前以色列攻占拉法過境關口的行動並未跨越美方大規模進攻拉法的紅線但美方已多次向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及以國戰時內閣成員明確表示以國若對在拉法避難的上百萬名難民區域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將不會得到美方支持美國也會停止提供航空炸彈砲兵彈藥等軍援削弱以國在加薩進行戰爭行動的能力。 拜登強調,此舉不代表美國放棄對以國的安全承諾,美方仍將持續供應防禦性武器裝備,如「鐵穹」防空系統等,協助以國抵禦區域潛在威脅攻擊。

  3. 2024年5月12日 · 美國國務院10日發布報告直指以色列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在加薩走廊進行軍事行動恐涉及違反國際人道法》,這也成為以哈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對以色列最嚴厲的批評美國總統拜登2月發布國家安全備忘錄20》(NSM-20),要求以色列等接受美國軍事援助的國家提供書面保證確保其使用美國武器時遵守國際法美方也會將獲援助國家的實際行為納入未來援助時的評估考量。 美國務院報告說,由於哈瑪斯試圖以平民與基礎設施作為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擋箭牌,加上以色列並未提供足夠資訊,美方也缺乏在加薩的駐地觀察人員,因此美方合理評估,自去年10月7日戰爭爆發以來,以軍在加薩使用美製武器作戰時的行為,恐未完全符合《國際人道法》義務。

  4. 2024年4月16日 · 2024/04/16. 寰宇安全. 報復空襲點到為止 美以伊各取所需. 以色列特拉維夫街頭出現拜登以美國隊長形象協防以色列的塗鴉。 (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賴名倫/特稿. 伊朗大規模空襲以色列引發各方對中東戰火升級憂慮但縱觀各國從攻擊發生前到事發後幕前反應與幕後折衝凸顯美國以色列與伊朗等當事國實為各取所需」,滿足自身利益與目標首先,伊朗宣稱此行動是為報復駐敘領館遭襲,動用了大批無人機、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自本土攻擊以國,但許多跡象顯示,伊朗早已透過其他管道傳達報復意圖,並於射彈後主動宣布結束行動,既為周邊國家預留反應時間,又能透過「首度自本土攻擊以國」與「對以國基地造成實際損害」,安撫國內強硬派與向區域內眾代理人展現立場。

  5. 2024年4月15日 · 伊朗13日臺灣時間14日凌晨朝以色列發射3百餘枚彈道飛彈巡弋飛彈與無人機藉此報復先前以國空襲駐敘利亞領館事件以色列宣稱成功攔截99%來襲威脅未受重大傷亡。 美國總統拜登則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協調應對,尋求避免衝突升級。 造成數十人輕傷和1名女童重傷. 這是伊朗首度自本土對以國發動直接攻擊規模前所未見」,共發射120餘枚彈道飛彈30餘枚巡弋飛彈與超過170架無人機部分彈藥是從葉門與敘利亞等地發射前後攻擊總長達5個小時強調這是針對本月1日以國空襲敘利亞導致革命衛隊將領死亡的直接報復與自衛並稱此事件可視為結束」。

  6. 2024年4月6日 · 美國總統拜登4日再次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通話要求以色列須確保加薩走廊平民及外國援助人員安全否則將影響美方軍援以國的政策以國政府5日隨即宣布開放加薩北部2處過境點允許人道物資進入白宮表示拜登在30分鐘的通話中要求尼坦雅胡須立即展開具體行動解決加薩走廊平民傷亡人道情況惡化及外國援助人員安全問題還稱美方軍援以色列的政策,「取決於以國後續行動」。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雖然不願證實美國是否考慮停止對以軍援,但坦言美方的不滿日益增加,並稱「希望幾小時或幾天內」就能看到以色列採取行動;美國務卿布林肯也說,「如果看不到具體變化,美國政策就會隨之改變」。 這是美國首次對於提供以色列援助,提出附帶條件。

  7. 2024年4月22日 · 如同美國總統拜登所稱以色列已經贏了」,在成功防空前提下就可降低以牙還牙力道避免無謂升高情勢的風險。 凡此說明,戰爭乃由科學與藝術相輔相成,特別是現代武裝衝突,若能善用科技強化防衛韌性,除可提高國家安全韌性,亦能使戰略決策與行動具有更大彈性,確保國家利益最佳化。 (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