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31日 · 最近《關鍵評論網》上刊登了一篇 談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文章 ,節錄了維(Stephen Covey)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與成功有約」是一本勵志書,主要的宗旨看起來像是「透過一些習慣的轉變,能讓我們更容易成功」。. 在《關鍵 ...

  2. 2015年5月7日 · 官科宏/陰謀論的哲學問題:最「融貫」的故事,就最可能為真嗎?. 前陣子發生的高雄監獄挾持人質事件,過程撲朔迷離,從犯罪動機、訴求、到談判過程和結束的方式,都讓人摸不著頭緒,無法理出整起案件的真實樣貌,直呼「這是在演哪一齣」。. 由於疑點 ...

  3. 2019年3月13日 · 謝世民/合憲性確認:誰也不能合理拒絕的轉型正義原則. 思想坦克 13 Mar, 2019. 2018年10月,台北市長文哲前往波蘭華沙汲取轉型正義的經驗。. 圖/取自 文哲 Facebook. 去年10月, 文哲 市長在與婦聯會主委雷倩的座談會中,引述他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4. 2019年8月8日 · 小明與小熊在看電視新聞播報的社會運動,並因此發生了爭執。. 小明:「政府為什麼要攻擊手無寸鐵的人民?. 小熊:「人民本來就不該藐視國家權威,何況他們反對的法案並不違反正義。. 小明:「你的意思是,我們必須服從國家權威嗎?. 小熊 ...

  5. 2018年11月6日 ·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有更多機會對公共事務表達期許或要求。. 這些期許或要求,多半是以「應然陳述」的方式呈現,例如「他這樣做不好」「政府應該那樣做」等。. 而當我們使用應然陳述時,我們不只是在報導世界的狀況,還表達了世界該要如何 ...

  6. 2014年10月14日 · 關於人如何「應得」死刑的爭論是個爭論以久的議題,這個議題有兩個方向,一是主張確實有某種判準可以說明人如何應得死刑,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二是主張不存在有這樣的判準,人永遠都不應得死刑。 不論哪一邊是對的,我們應該會同意,至少目前在這個問題上,尚沒有一個決定性的答案,足以證成人應該被判處死刑。...

  7. 2016年9月5日 · 理由很簡單,民主社會為了處理權利衝突,設置有許多紛爭解決機制;而為了防止國家公權力獨裁,也設置了制衡機制。 而若片面將特定群體的權利,或特定國家機關的權力設定為絕對不可侵的「尊嚴」,意圖將自己的訴求套上一層烏龜殼,脫免於一切的挑戰與制衡,那麼這些民主社會的機制都將癱瘓。 例如對於警察執法若有認為違法之處,人民本就有權透過司法尋求權利救濟,這也是司法權制衡行政權的設計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