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3月17日 · Mar 17 Sun 2013 10:13. 命運好好玩:砍掉重練. 除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之外,關於電影世界的喜劇演員,我們認識幾個呢?. 每次無聊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吵著要看好笑的電影放鬆心情,但是我們真的區分過,哪些演員有哪些風格嗎?. 搞不好很多人連 ...

  2. 2014年2月5日 · 電影「命中注定多個你」(Life as We Know It ),喬許杜哈明(Josh Duhamel)是個電視網運動台總監,他熱愛自己的工作,生活圍繞著球賽、啤酒和數不清的女朋友;凱瑟琳海格(Katherine Heigl )自行創業,開了一家烘焙坊,還身兼外燴服務,時常忙得不可開交。 兩個人都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卻沒有結婚的打算,於是他們的共同好友,試圖撮合他們兩人;兩個人的第一次約會,過程非常可怕,遂不歡而散,完全不想再看到對方。 而兩個人的共同朋友,是一對夫妻,剛有第一個小孩,卻不幸車禍喪生,他們生前留下遺囑:希望女兒,能由喬許杜哈明和凱瑟琳海格共同照顧長大。 好友的驟逝,兩個人都非常哀傷,但是生活突如其來的變化,真的讓他們完全措手不及。

  3. 2014年10月26日 · Oct 26 Sun 2014 09:33. 八又二分之一:導演意識流. 大學時代就看過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作品,但是和工作幾年後的今天相比,竟然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年輕時候只覺得他的電影,觀點很獨到,劇情線和運鏡都狂放不羈,甚至有種炫技的味道。 出社會五年後,再重看一次,當年有看沒有懂的「八又二分之一」(Otto e Mezzo),才發現這部電影根本是面鏡子,把生活的一切照得無所遁形,越虛幻的部分越寫實,越抽離的情節越真誠;如果已經年過三十,還是有看沒有懂的話,只能說你/妳的人生歷練不夠,還太天真,經歷的挫折不足以領略,人生最美的一片風景。

  4. 2013年4月28日 · 電影「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改編自美國作家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的同名小說,描述農場工人,精明世故的小個子喬治米爾頓(George Milton)帶著高大強壯,患有智能障礙的藍尼史莫(Lennie Small)一起到農場工作。 藍尼喜歡鬆鬆軟軟的小東西,但是他的力量大得驚人,很容易把他們弄死。 扶養藍尼的姑媽過世之前,把藍尼交代給喬治,也由於藍尼不停出問題,讓兩個人一直無法穩定工作,只好過著四處打工的農場生活。 喬治夢想擁有自己的農場,讓藍尼負責飼養兔子,他們不停討論要怎麼經營,並且努力存錢;農場斷臂老頭坎第(Candy)為了離開現在的農場,願意貢獻工傷的賠償金、存款就想要和喬治、藍尼一起到別的地方。

  5. 2014年6月16日 · 露安強森(LouAnne Johnson)剛從海軍陸戰隊退役,離婚,在朋友的引薦之下,在加州的一所高中找到了一份教職。 讓露安強森深感疑惑的是,為什麼這一切進行得如此順利? 正當她走進有如龍潭虎穴的教室,全班就像無政府狀態,大聲叫囂、嬉鬧,滿地垃圾,還有一堆躺在地上,狀態不明的課桌椅。 露安強森是他們這學期第六任導師,表面上看來,所有老師都對他們束手無策,但是相對而言,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又有多少把握? 露安強森用軍中學會的「空手道」,引起學生的注意,但是校方嚴厲反對,明示她只需用「課綱」交差了事;學生除了課業之外,他們的衝突也非常嚴重,表面上的打架鬧事,對學生來說,那是為了「自尊」而戰。

  6. 2014年1月21日 · 名片. Jan 21 Tue 2014 23:18. 真情快遞:超越恐懼. 今年 (2014)的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頒獎典禮上,澳洲女星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從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手中接過獎座;也許很多人會馬上聯想到,馬丁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導演的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 鏡頭隨即帶到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臉上一抹恭賀的微笑,其實這兩個人,曾經合作過一部令人怵目驚心,驚世駭俗的電影。 這部電影集結很多大牌明星,但是從當年演出的氣勢,很難不認同凱特布蘭琪能有今日的成就。

  7. 2012年9月27日 · Sep 27 Thu 2012 00:50. 碧娜鮑許之青春交際場:來跳舞吧. 電影名稱看起來,似乎有種限制級電影的風格,但內容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紀錄片,所謂的「大師」和「新世代」的碰撞和交流,而且他們的融合,的確看到了很好的結果。 這是德國已故之名編舞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把自己的編舞舊作「交際場」(Kontakthof),結合四十位不曾接觸舞蹈訓練的年輕人、兩個老舞者及服裝、技術團隊一起發展的變奏舞作-「青春交際場」(Teenagers Perform "Kontakthof")這個編舞家來過台灣兩次,也吸引很多藝文愛好者、媒體和藝術圈學生的喜愛和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