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2日 · 6成可持續發展聲明含漂綠. 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非牟利組織Changing Markets分析市場上49個主要歐美時裝品牌,涵蓋奢侈品至快時尚品牌,包括Zara、Primark、H&M和Burberry等,評估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是否言行一致、是否含有漂綠成分。 調查從49個歐美品牌中,挑選12個品牌和4,000多種產品作深入調查,發現其中39%的產品聲稱符合可持續發展。 不過,59%的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聲明,皆具有漂綠成分,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品牌誤導消費者的例子包括:聲稱合成纖維產品是可回收的,但目前未有相關技術;也有部分未有提供充分證據,就表明產品是「可持續性」;又或是或沒有具體說明產品中包含的回收成分。 當中最嚴重的是H&M,虛假聲明率為96%,ASOS為89%,M&S為88%。

  2. 2019年8月7日 · 綠色金融. 發布時間: 2019/08/07 13:34. 最後更新: 2019/10/28 10:41. 分享: 近年全球氣候變化令綠色金融受到重視,促使資金流向低碳、可持續發展、能抵禦氣候變化的投資計劃和產品,以至企業。 國際投資大氣候已經轉變,扭轉了固有的看法,投資者當然仍然會追求回報,但著眼點在於追求可持續,能夠適應氣候變化的回報。 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在內,全球多個金融中心都在推動綠色金融,讓企業可以為其綠色項目籌集資金,而投資者則可以參與一些可持續發展,具有環境效益的投資項目。 發展綠色債券市場.

  3. 2021年5月9日 · 新冠疫情對全球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上的巨大衝擊,同時促使投資者更為關注企業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上的績效表現。 如今更多企業意識到,在綠色經濟、減碳排放的大環境下,投資者愈來愈重視企業對可持續發展信息的披露,作為選擇投資對象的重要參考,因而企業及時整合ESG到營運決策和風險管理之中,顯然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Bill Gates發財立品倡綠色投資 「再生能源如70年代軟件業」: 按此 】 ESG指數 表現跑贏大市. 仔細觀察,自去年初新冠肺炎大規模爆發後,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今年5月中旬在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ESG:危機時刻的避風港?

  4. 2021年11月21日 · 海德思哲(Heidrick & Struggles)日前發表的《2021邁向職業巔峰之路》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新任命的CEO數目創歷史新高,遠超疫情爆發前。 此外,今年上半年全球新任女性CEO人數佔比增

  5. 2021年9月15日 · 香港董事獨立性有改善空間. 報告指,很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由控股股東控制,控股股東可以是家族集團,也可以是中國大陸的母公司,而通常是國有企業。 在這種結構下,控股股東通常在董事會獨立董事的選擇、選舉和保留中發揮關鍵作用,這或會削弱董事的獨立性及其對董事會監督的有效性。 報告亦提出,香港未有強制要求上市主席與行政總裁分開,僅根據《企業管治守則》須在遵守或解釋的基礎上進行。 該主席可以是執行管理團隊的一部分或與控股股東有關,這種安排或會削弱了企業管治守則的有效性。 【富達:企業ESG表現愈好 愈有能力提供穩定增長派息: 按此 】

  6. 2021年3月29日 · 2013年4月,孟加拉一棟8層大樓倒塌,經過19天連日搜索,確定死亡人數達1127人、約2500人受傷,成為孟加拉死傷最為嚴重的工業事故之一。 該棟大樓裡有6間為西方市場製造成衣的工廠,包括 Prada、Gucci、Primark及Walmart等,共聘請約5000名工人。 據了解,該大廈有3層為僭建,並在事發前一日發現結構性裂縫,惟工廠負責人未有正視問題,要求工人如常上班,才導致嚴重傷亡。 事件發生後,在孟加拉有生產綫的服飾品牌,均受到巨大輿論壓力,要求改善生產鏈的製衣廠工作條件。 在孟加拉製衣廠事件發生後,H&M等100個品牌聯合簽署了《孟加拉防火及建築安全協定》,承諾將對32家在孟加拉的服裝工廠進行維修。

  7. 2021年4月6日 · 3條問題教你避開漂綠基金. 要判斷一隻基金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標準,能否單看基金名稱? 這是探討投資商品「漂綠」(greenwashing)的關鍵課題。 「漂綠」是指「以友善環境為名義,遮蓋掩護其產品、政策或行動」,而現在資產管理公司為了吸引更多對可持續投資感興趣的投資者,也會為基金塗上可持續色彩。 目前業界還未就「可持續投資」制定明確的標準,才能讓業者肆意套用綠色光環作為招徠手段。 【解構本港3隻ESG ETF 邊隻上市至今已升逾76%? : 按此 】 儘管避開漂綠基金並不容易,但不妨在投資前先思考三個重要問題: 1. 奉行可持續投資思維? 投資者需了解有哪些永續發展措施會被用來評估基金所持有的公司,尤其留意主動管理型基金是否把可持續發展分析「外判」給第三方,並盲目遵循外部評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