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8日 · 30多歲的流氓小高,屬於新社會的舊人物,顧家、講情義、有理想,掙扎在身邊混亂的人際關係中間,奔波於幫派、老家、跟班瑣事裡。 《南國再見,南國》劇照提供/三三電影. 小高幹的是幫會的賭場清理,自己想開一間餐廳,與政府徵收土地稅的官員談判,在影像背後,人們看到KTV裡議員、警官與黑道協議,或是窮鄉僻壤官商的勾結。 小高的女友是酒店經理,她不喜歡小高身旁那群人,認為他們會拖累小高。 小跟班有的則屬於躁動的一代,新新人類一族,整日無所事事。 小高這個老是為別人所牽絆的男子,事業無成,婚姻無望,最後他車翻人亡在莫名的稻田裡,帶著宿命的色彩。 廖慶松:在《風櫃來的人》之後,路就不一樣了.

    • 崔松賢1
    • 崔松賢2
    • 崔松賢3
    • 崔松賢4
    • 崔松賢5
  2. 《報導者》清查勞動部資料發現,過去5年,工安獎常勝軍的國內20大營造廠,竟只有1家無不良紀錄,累積工安違規案件超過500件,7成5發生過死亡重大工安事件⋯⋯. 建造世大運林口選手村的瑞助營造是國內前20大營造商之一,也是過去5年屢屢在各類工安獎得名的常勝軍。 2016年,不僅得到公共工程委員會頒發的「金安獎」,同時也獲得台北市「勞動安全獎」5大獎項,甚至,2017年,還榮獲國內《遠見》雜誌頒發的「企業社會責任獎」、《天下》雜誌頒發的「企業公民獎」, 形象 非常良好。 死了一個工地工人後,卻得企業社會責任獎.

    • 美國:「居住優先」策略有顯著成效
    • 台灣:3大原因讓政府和社會不去正視無家者居住需求
    • 關注無家者權益的公民團體角色

    事實上,已有眾多證據顯示,積極且優先解決無家者住宿需求的居住優先(Housing First)策略,能十分有效且節省開支地緩解無家可居的問題,尤其是針對長期無家可居者更為有效。在此僅舉兩例:美國猶他州自2005年起,運用居住優先原則推動的相關措施,到了2015年已使長期無家可居的人數從2,000人變成不到200人。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2012年推行此策略為主的方案,參與方案者不但相較於沒有穩定住所前有更多收入、更多社會支持、較少被逮捕,而且一年就共省下180萬美元的大筆醫療支出(每位參與者約省下2.9萬美元),其中包括醫院與急診室使用狀況減少70%。 這種始於美國紐約的方案,不以處遇或工作等條件為前提,先提供獨立生活住居,尊重無家者意願,以社區為基礎提供可及性高的支持性服務。在隨機控制設...

    無家者居住需求得不到回應,問題主要出在台灣遊民政策始終被界定為社會救助問題,而非居住問題。政府雖構建一套相對完整、涵蓋廣泛的社福體制,保障極端缺乏維生能力無家者的生命權,但卻無法有效回應所有無家者最迫切的居住需求,而主掌國家居住相關政策的中央營建署與地方都發局,在遊民政策上並未扮演任何角色,甚至也未意識到有此需要。這與國外處理無家可居問題時以「住宅」與「經濟安全」雙軌並重的狀況相去甚遠。學者雖以跨國比較為例提醒政府,但卻不見改善。 現行體制對無家者被剝奪適足住房的基本權利的現象,是消極以對的。個別地方政府雖積極協助租屋並申請補助,但這種協助的前提是穩定就業或具備老人、身障之福利資格,也常限於量能不足與制度排除的問題,而使成效備受質疑。接觸無家者的遊民工作者絕非未體察到此住宿需求,然而,他們努...

    以往,協助無家者的民間力量主要是具宗教色彩或素樸助人觀的慈善團體,團體運作的主力放在提供無家者實質服務或物資,以及驅使他們找工作、住屋以脫離街頭。在過程中,「助人—受助」連帶如本書第五至七章的描繪,不但危殆且對無家者自我形象、尊嚴、彼此信任,產生明顯負面後果。這並不是說外界不需要協助這群身處社會邊緣且經濟極弱勢的群體,但確實應思考如何讓打造的「助人—受助」連帶更為平等、正向且穩定,而你我皆可參與的公民團體在此過程中即扮演關鍵的角色。藉由關注或參與這些公民團體,將能凝聚民眾的進步力量,帶領台灣在無家者權益改善上進入下一階段。公民團體將在以下3個具體面向上起到實質作用: 第一,督促政府採取積極作為,保障無家者權益。 台灣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之所以無法採取積極且適切的作為,究其因在於迎合整體社會保守...

  3. 2021年1月31日 · 4起外籍觀察員之死──台灣遠洋漁船上待還原的真相. 2020年2月吉里巴斯觀察員艾利塔拉.卡伊艾魯瓦(Eritara Aati Kaierua)離境,他的4個孩子揮手目送爸爸啟程,沒想到竟是最後一別──3月,艾利塔拉死於台籍圍網漁船「穩發636號」。. (圖片素材提供 ...

    • 崔松賢1
    • 崔松賢2
    • 崔松賢3
    • 崔松賢4
    • 崔松賢5
  4. 2020年7月19日 · 但,施用者的面貌並非如此扁平而負向,而且隨著時代也在演化。. 安非他命在台灣,近年成為最被濫用的毒品/藥物,施用人口急速上升。. 過去10年,因安非他命觸法的涉案人數裡,有職業者的佔比從52.4%提高至72.2%(註),使用者的教育程度也有 ...

  5. 2018年12月24日 · 《從彼山到此山》是個關於家族、旅程、山岳的故事:起點在遙遠的黎巴嫩山谷,圍繞著初見面的老家族人;終點則在台灣的山陵之間,在丁神父服務的泰雅族部落,伴隨著他沒有血緣的家人。 這本書包含了旅遊記事、家族史,也是動人的回憶錄。 其中,他的大哥丁松筠神父 (Fr. George Martinson) 扮演了重要角色。 丁松筠曾任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光啟社)社長,也曾以英文名字「Uncle Jerry」(傑瑞叔叔)主持英語教學節目,2017年5月在台離世。 丁松青寫道:「我將本書獻給丁松筠神父,我特別的天使──也是我的大哥傑瑞──紀念我們經歷的種種冒險:從我們的成長過程、為了成為神父而苦讀的日子、在台灣的生活和工作。 山的另一頭.

  6. 分區難落實、人力緊繃、物資缺乏──長照機構疫情風暴的困境與求生. COVID-19疫情兩年多來,Omicron本土疫情3月底在基隆地區開始延燒,長照機構拉起警報,連國偉說:「4月中起就依規定,全部人每3天快篩一次,但病毒傳染力很強,4月30日有一位照服員開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