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楊力州(Yang Li-Chou,1969年3月9日 — ),台灣 紀錄片工作者。 輔仁大學 應用美術學系、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 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 曾任 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 理事長,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 [1] [2] 。

  2. 2023年1月6日 · 「嗨! 妳好,我是楊力州! 」2006年導演楊力州以《奇蹟的夏天》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被譽為台灣最重要的紀錄工作者之一。 2019年他受邀紀錄台灣組成的南極探險隊跋涉過程,成為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兩極」拍攝經歷的影像工作者,卻沒有任何架子地用雙手遞上名片,閒聊時眼神不忘照顧在場所有人,適時拋出對話,營造闔家歡樂氛圍。...

  3.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紅盒子》、《拔一條河》、《小小鼓手》、《水蜜桃阿嬤》、《社子島少年行》等片出自他手,早在2006年就以《奇蹟的夏天》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二十五年產出二十六部影像作品。

  4. 2022年3月19日 · 影劇. 【專訪】楊力州:一句「導演,你會不會覺得我女兒不正常」,我決定在《愛別離苦》納入女同志故事. Photo Credit: 金馬影委會提供.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臺北文創基金會致力成為扶助新秀的文創平臺。 自2015年起,舉辦年度徵件活動——「天空創意節」,提供高額製作費100、50、30萬元,更提供年輕工作者業師指導、展演空間與行銷資源,協助年輕創意工作者展露頭角。 收藏本文. 【專訪】

  5. 楊力州(Yang Li-Chou,1969年3月9日 — ),台灣 紀錄片工作者。 輔仁大學 應用美術學系、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 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 曾任 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 理事長,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 [1] [2] 。

  6. 個人簡介. 十五歲時希望可以成為畫家,卻在二十五歲時成為老師,本來以為會一直教到六十五歲退休,沒想到三十四歲時得到金鐘獎最佳導演獎,成為想都沒想過的導演。. 也因為拍片,他成為別人眼中的體育政策、老人議題、東南亞政策、偏鄉教育的專家,但 ...

  7. 2022年12月13日 · 曾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 楊力州 ,過去隨節目遠征南極48天,近期將這段冒險以新作《無邊》上映,也在片中自揭憂鬱症的奮鬥經驗。 攝氏零下30度的嚴寒環境,幾乎每天睜眼都是狂風暴雪;失溫、凍傷、缺糧險境…這些不是災難電影的情節,而是楊力州導演50歲時,前進南極點的日常生活。 難上加難的,是啟程前,楊力州已經有了憂鬱症症狀。 行前寫好遺書 帶著對生命的疑問啟程....

  8. 2023年1月4日 · 關於楊力州暗面的故事可以遠溯自家族的悲傷過去,近一點則是他2015年起逐漸嚴重的情緒問題。 「我開始情緒暴躁,會罵小孩、甚至打小孩,有大概半年的時間,人變得很敏感,連天氣變化都會影響到我。 當時上映《我們的那時此刻》行銷團隊幫我排好一整天訪問,但有一天我情緒爆發說『今天哪裡都不去』,搞得大家都很生氣,被逼著到處打電話取消通告,接下來連公司都幾乎收起來。...

  9. 2022年9月7日 · 楊力州解釋,這次台灣5個人組隊是仿效1911年,第一批抵達南極點的挪威隊伍「阿蒙森南極探險隊」,但其實,當年有另一支由勞勃史考特領軍的 ...

  10. 2022年4月27日 · 拍紀錄片25年了,楊力州仍說:「我還是非常享受拍紀錄片的,特別是拍攝過程,那是只有在現場的我才能獲得的第一手經驗。. 」在楊力州導演的工作室­—「後場」,位處高樓,簡約而俐落,將碧潭盡收眼底,楊力州說他挑選工作人員的標準是「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