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8日 · 輕症者以服用消炎止痛藥為主,多數能緩解頸部的腫痛感,而症狀較嚴重的病人,則搭配類固醇使用並隨病況改善減少劑量。 最後劉漢文提醒,從發炎期進入恢復期前,病人應每 2 至 8 周,都追蹤一次甲狀腺功能,至於有甲狀腺自體免疫抗體的族群,更要維持每年追蹤。 也建議民眾,當發現自己甲狀腺腫大、頸部疼痛時並持續一段時間時,可考慮是否有急性甲狀腺炎的可能性,盡快到醫院檢查確認才安心。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 萬芳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漢文. 延伸閱讀. 千萬別搞混! 過敏兒用「鼻噴劑」治鼻炎,與鼻吸能量棒、薄荷棒效果相反. 冬天注意 RSV 來勢洶洶! 如何區分與感冒差異? 關鍵在這 4 大特徵.

    • 是否有腎臟病、高血脂、高血壓
    • 低 Gi、少精製糖
    • 大廠牌或專業營養師建議

    一般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配方是否有足夠蛋白質(約 15~20%),確保蛋白質足夠以避免肌肉流失,並以「乳清蛋白」有較高的利用率,但如果同時患有腎臟病,就要注意蛋白質含量,需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量。 而為了降低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又必須達到一定熱量,糖尿病營養品多會提高「油脂」比例,以降低升糖指數,但若有高血脂問題,就必須注意脂肪比例不能太高,且選擇飽和脂肪較低的,或是以好油為主的油脂來源。 另外,高血壓患者就必須選擇「鈉」含量較低的,降低鈉攝取有助於減輕對心血管的負擔。

    升糖指數(GI)高的食物食用後使血糖增加速度越快,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調控能力差,建議選擇「低GI」食物(GI值< 55),有些產品為了讓接受度更高,會添加精緻糖,因此建議盡量選擇無糖及GI值低的對血糖影響較小。

    在挑選廠牌時已有信譽的商家為主,並且向營養師或有糖尿病衛教師證照的醫療人員諮詢,選擇適合自身疾病狀況和使用需求的營養品並確認使用方式。 最後要特別提醒的是,營養品是維持血糖穩定及均衡飲食的輔助,要控制好血糖還是必須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搭配運動,才是長遠之道! 文/吳宜庭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出現糖尿病的前兆─胰島素阻抗,該如何才能逆轉? 打一針就能抑制食慾!熱門糖尿病藥物適合拿來減肥嗎? 容易累、晚上拉肚子!這 3 種症狀可能是「年輕型」糖尿病候選人

  2. 2020年9月2日 · 石頭:水果跟拳頭一樣大、每餐蔬菜一拳頭、蔬菜要比水果多。. 石頭:每餐蔬菜澱粉一樣多、每餐澱粉一拳頭。. 布:每餐蛋白肉吃一掌心、先吃豆魚蛋再吃肉。. (補充:掌心是沒有手指的部分,約半個手掌) YAYA:每天兩杯牛奶、早晚一杯睡得好. 讚:每天堅果 ...

  3. 最新專業知識、健康醫療新知一手掌握! Heho健康透過 Heho App 與您分享健康、運動、休閒、養生、飲食、心靈等各種健康相關的訊息,以專業科學的角度傳播健康新知。 讓你能快速查症狀、查疾病、查科別、查藥品等,讓你的健康困擾都能找到解答,使得日常健康管理能輕鬆執行。

  4. 2019年3月20日 · 低周波治療器有效嗎? 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蔣尚霖說,低周波治療器在醫學上稱作「經皮神經電刺激器」,顧名思義是用幾塊黏貼在皮膚上的電極,將電流傳到患者體內,藉由2個原理來舒緩疼痛。 「一個原理是透過這種電流的刺激,讓神經接受痛覺的『門檻』、『門閥』變高,等於要更痛才能讓大腦接收到痛,原本的疼痛自然就舒緩了;另一個原理是增加腦內啡的產生,藉此減緩痛覺。 」 蔣尚霖說。 所以目前核准的適應症有下背痛、肩頸痠痛、關節疼痛、末梢神經疼痛、肌肉疲勞、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等。 蔣尚霖說,這種低周波治療可以當成第一線的治療方式,舒緩各種疾病造成的疼痛,如果只是肌肉緊繃的疼痛,甚至可以透過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低周波治療器的副作用.

  5. 2023年1月3日 · 讓 Heho 營養師教你如何挑選年貨一起安心開心過好年!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6 大類年貨停看聽. 一、脫水蔬菜. 代表年貨:金針、香菇、竹笙. 經脫水處裡的蔬菜很難保持色澤,因此會添加亞硫酸鹽,它具有漂白和殺菌的作用,經水解會產生二氧化硫。 若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會刺激腸胃黏膜與呼吸系統。 購買時應避免太白、太鮮豔、有藥水味的產品,烹煮前可將乾貨以清水浸泡 30 分鐘以上,或開蓋煮沸約 3 分鐘去除二氧化硫。 二、醃漬蔬菜. 代表年貨:梅干菜、菜脯、筍乾. 濕度較高的產品保存不易,多半會額外添加防腐劑(苯甲酸鹽類)以利長期保存,此類防腐劑人體可自然排除,可使用但不可過量,購買時應注意醃漬液是否澄清。 而有些筍乾為了讓賣相更好會添加二氧化硫,外觀過白的產品要多加留意。

  6. 2024年1月5日 · 糖友使用經驗分享! 連續血糖監測儀的優點,與傳統血糖測量的不同及適用族群一次看. 日期:2024 年 1 月 5 日 作者: 賴 以玲. 患有 糖尿病 13 年的李女士,雖然一直以來都有在控制飲食、也有運動習慣,同時也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但她的糖化血色素卻一直控制不佳。 醫師建議李女士配戴連續血糖監測儀,能隨時監控自己的血糖變化,也能做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台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易婷追究其原因發現,因為李女士的血糖高低沒有造成明顯不舒服,因此在飲食控制上並不嚴格,這也是造成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控制一直不穩定的原因。 由於最近經常有口乾舌燥的感覺,體重也異常下降,李女士才意識到血糖控制不好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後經醫師建議配戴連續血糖監測儀,才得以改善狀況 。 即時數據讓患者不再逃避事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