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6日 · 王薏茜醫師臨床上就曾看過患者因空瑜摔落導致肩部骨折、手腕骨折、肌腱斷裂、頸部受傷的狀況,嚴重的需要開刀治療,或是配戴副木三個月,不可不慎。

  2. 2023年6月7日 · 重訓可以搭配有氧嗎?. 在健身房裡充斥著不少議論紛紛的話題,俗話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若有人又是跑步又舉啞鈴,一個是 有氧運動 、一個是重量訓練,兩者會不會互相影響成效,跑步跑掉肌肉?. 臺安醫院復健科醫師康鈞尉解釋,會有這樣的迷思可能 ...

    • 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天生、生活習慣都是影響原因
    • 心肌梗塞有症狀嗎?詳解發病前的 7 大前兆
    • 心肌梗塞黃金自救時間!心臟科醫師說明發作 5 分鐘內的自救法
    •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護心 5 招遠離心肌梗塞

    所謂的「心肌梗塞」,意思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使得心臟失去血液、缺氧,人也就昏倒、猝死。而之所以會造成心臟血管的堵塞,有幾種原因:一個是因為血栓,另一個則是動脈的粥狀硬化,也就是血管內皮發炎、壞死後,纖維化的組織堵住血管。 而會引發血栓、動脈粥狀硬化,也有幾個原因:

    也因為心肌梗塞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除了急性、突然快速堵塞的情況,一般來說,在完全堵塞之前,血流ㄧ定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是很通暢」,所以會出現種種症狀,尤其是在真正堵塞的前 5~10 分鐘,會有很明顯身體不對勁的感覺。 而一般人一想到心肌梗塞,通常都會直覺反應是「胸悶、胸痛」,事實上那是「急性梗塞」發作,也就是血管中的斑塊突然剝落導致血栓時才會出現的,有一半的人在心肌梗塞前根本不會有胸悶胸痛的症狀,反而在一個月前可能曾有胃痛、肩膀疼痛等症狀;所以如果出現下面這些症狀,而且持續 5 分鐘以上,表示血管正在慢慢堵塞,更需要特別注意才不會錯過警訊。 1. 胸口正中心疼痛,或是不舒服;也有人會是上腹痛,像是胃痛的感覺。 2. 手臂、左肩膀、左手肘、下巴、背部任何一個地方疼痛,或是不舒服(輻射性疼...

    國泰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級主治醫師陳瑞雄說,他每年幾乎都會收到 10 個「到醫院後」心肌梗塞死亡的案例,「還有很多是到院前死亡(DOA, dead on arrival),直接送到殯儀館去的,活下來的,也都可能還有其他併發症。」 而心臟完全缺氧只要超過 10 分鐘,基本上都很難救回來,所以等到倒下才叫救護車,根本來不及。陳瑞雄說,所以在第一時間,可以暫時性的先擴張血管,爭取送到醫院急救的時間,就多了一份活下去的機會。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是不變的道理,與其發生症狀時慌張的手足無措,一定要平常做好護心工作!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蔡聰聰醫師,遠離心肌梗塞,護心有這 5 大招。 1. 健康飲食:重油、重鹹、高糖的飲食,除了造成肥胖,會使血管裡的油脂增加、堆積,使血管壁越來越窄,最後形成血栓。建議平常多選擇好油、拒絕反式脂肪,並攝取足夠水分,讓血管保持暢通。 2. 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比一般健康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透過積極治療來控制病情,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 規律運動:重訓、有氧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並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達到保護心血管。但提醒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者,或心臟不適者,不要突然進行劇烈的運動,否則會對心臟造成很大的負擔,應循序漸進運動。 4. 注意保暖:天冷時...

  3. 2020年7月12日 · 醫師:預防這 4 件事很重要. 日期:2020 年 7 月 12 日 作者: 今周刊. 42 歲李小姐在三年前沐浴時,摸到左側乳房有個小腫塊,因無不適症狀不以為意,直到去年腫瘤擴散到皮膚表層,導致潰爛,發出惡臭才趕緊就醫,惡性腫瘤大小已達 15 公分,確診為 ...

  4. 2019年11月1日 · 曾有一個案例,是一名30幾歲的王先生,當一確診「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只不過過了2個月,他的妹妹也同樣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 圖說/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黃燦龍、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明晃。

  5. 2022年3月3日 · 問起余小姐是怎麼發現孩子有語言和動作發展緩慢的問題? 余小姐提到,兒子 Tyron 在 8 個月大時,除了開口叫過「阿公」,就再也沒開口說過其他話,都是用比或哭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和需求;一直到 1 歲多時,余小姐發現兒子比大他 2 個月的表姊語言和動作的發展都慢了些,加上家中長輩也很關心孩子的發展狀況,因此余小姐毫不遲疑的就帶著 Tyron 到醫院檢查、進行評估。 Tyron和Audrey現在已經進步許多,能清楚表達自己。 (圖片提供/余小姐) 及早接受語言和職能早療課程 1 年半時間讓兒子回歸正軌.

  6. 2023年4月21日 · 在台灣素有「試管嬰兒之父」的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暨執行長啟瑞醫師,也是 38 年前將試管嬰兒技術帶回台灣,並孕育出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 啟瑞表示,現代試管嬰兒技術堪稱高科技,每一個胚胎能透過頂級實驗室孕育及監測,確保植入到母親子宮的胚胎都是最好的選擇。 準確診療搭配先進設備,讓每位女性有機會孕育健康的下一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癌症與罕病非不孕 醫籲:只要想孕就別放棄! 啟瑞指出,許多求子心切的夫妻都是求助無門才會找上他,在 TFC 診所有 29% 是卵巢功能低下、13% 是子宮內膜異位症、12% 是輸卵管因素,12% 是男性因素,但仍有 19% 是因為其他女性因素導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