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18日 · Momself 創始人兼CEO 璀. 本文出自. 買書去. stocksnap. 受不了,想離職了? 面對壞老闆、客戶,你該做的 3 件事.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真是太倒楣了,遇到一個這麼糟的老闆,不僅吹毛求疵,還非常不公平」 「我竟然遇到了這麼刁鑽的客戶,天天出難題,我真是受夠了...!」 每當有人對我這麼說,我都會問一句:「的確很糟糕,可是,這麼糟的老闆, 你為什麼會允許他們這樣對你? 聽到這個問題,大多數人一般都會先愣一下,緊接著回答:「人家有錢、有權,我能有什麼辦法? 」我們總覺得,權力是一種可以用來支配、影響別人的東西,是由上而下的。 比如:大臣的權力是國王給的,員工的權力是老闆給的...他是主管、是權威、是專家,就自然擁有了支配我、影響我的力量。

    • 察覺(Awareness)
    • 動機(Motivation)
    • 能力(Capability)

    指廠商觀察競爭對手的行動(像是企業併購、商品降價),並了解此一行動對自己及業界的影響。 比方說,蘋果(Apple)每次推出新一代 iPhone,都會大動作舉辦新品發表會,這時競爭對手往往會提高警覺(察覺度高);但如果蘋果突然不請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親臨現場,只派小主管上場,對手可能就會認為,該項產品重要性較低,不一定要馬上回應(察覺度低)。

    指廠商反擊的動力與誘因。即使廠商看到競爭者有市場動作,也不一定要理會、跟進,除非防禦者(處在觀察敵人行為的廠商)認為攻擊者(已宣布某種意圖)的舉動將影響自己的營收、地位,或是對手已深入自己的主戰場,才會反擊。

    企業實施競爭性回應的關鍵,在於自身是否有足夠能力(包含資金、專利技術、人才)反擊。如果缺乏資源,或反擊將帶來更多負面影響(像是削價競爭),都可能導致企業不願回應。 林豪傑分析,對一個防禦者而言,必須同時具備這 3 大要素,才有可能實際回應。也就是說,當你是攻擊者時,如果能降低對手的察覺、延緩反擊的動機及能力,就能迫使對方不願或不易回擊,而一旦對手們沒有反應,你在這個階段的策略就奏效了。 舉例來說,美廉社近幾年逐漸崛起,就是仰賴「使對手不察」的戰術。林豪傑解釋,美廉社在小社區起家,店面、規模都小,戰場也未與主要對手重疊,因此其他超市業者並沒有將其視為威脅。 等到美廉社培養固定客群、壯大規模、深化價格競爭力,進駐到市區大街時,全聯才要求部分供應商選邊站、甚至要求貨架工廠停止供貨給對手,此時回應卻...

  2. 2020年12月1日 · 本期目錄. 主題學習 應變再進化. 62 面對這場疫情大考,你站得夠穩嗎? 用「韌性」抵抗艱困時局, 找到絕處逢生的力量.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65 30句成功者名言,給經理人不懼改變的勇氣. 70 抗疫先鋒. 72 戴雲錦 台灣瀧澤科技董事總經理. 74 唐鳳 行政院政務委員. 76 HTC健康醫療事業部DeepQ團隊. 77 薛敏誠 薛長興集團董事長. 馬維欣 白石集團董事長. 章季芸 台灣圓點奈米技術董事長. 蔣榮先 成大醫院健康數據中心執行長. 78 許富舜 聿信醫療器材科技總經理. 陳麗如 杏一醫療用品董事長. 黃昭瑛 酷遊天國際旅行社(KKday)營銷長. 黃幼謙 熱映光電總經理. 79 產品創新. 80 陳俊毓 松珍生物科技執行長. 82 林郁芳 上鎧鋼鐵執行副總經理.

  3. 2023年3月15日 · 由 11 家隱形冠軍組成的公司,如何協力成為數位手工具霸主、進軍全球市場?. 不管是小如針細的精密螺絲,還是大至輪船鍋爐使用的超大螺絲,透過數位手工具都能鎖的剛剛好,達到安全規範的完美狀態,不會因為手感或經驗的差別導致過鬆或過緊 ...

  4. 2021年8月25日 · 跨國集團 SNOWFOX 創辦人金勝,自年輕時輟學移民美國,從吃不起一碗麵的貧窮移民開始白手起家,經歷 7 次創業失敗,17 年成為身價破 5000 億、公司銷售破一兆元的飲食跨國集團的 CEO。

  5. 2022年10月18日 · 然而,兩位嫌犯都害怕對方會招認,所以寧願選擇認罪。. 囚徒困境的例子中,嫌犯明知沈默是最好選擇,但仍會選擇認罪。. 經理人. 囚犯困境的例子中,雖然沈默不認罪對雙方最有利(各判 1 年),但兩名犯人會因為害怕對方自白會加重自己的刑期,所以最後 ...

  6. 2019年6月25日 · 「我早就跟你說了」 工作出了狀況,或許有些錯不在你,但若說出這幾句話,顯得你只想推卸責任。 與其推卸責任,承擔、說明你會如何解決才是正道。 試著用正面的句子如「事情看來是出了點問題,但不用擔心、我們會解決的」取代。 畢竟一個好主管會知道該找誰負責,並會讚賞你的勇於任事。 第二類:找藉口. 「沒人幫我」 「我剛來,所以不清楚狀況」 「我們事情太多了,出點差錯難免」 「我家裡面有點狀況,沒辦法全心工作」 「沒人教我這件事該如何處理」 工作出狀況時,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都是找藉口,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會犯錯,多數時候勇於承認,並不會讓你被怪罪。 如果真的有不知該如何處理的事,就趕快找出解決的辦法。 第三類:太自私、推卸. 「這不屬於我的工作範圍」 「這不是我的客戶」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