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1日 · 一幕短短的鏡頭楊佑寧騎著摩托車載周迅在燈紅酒綠的上海夜街上奔馳,「我在看試片時突然覺得那一幕好像只有我會這樣拍我在電影裡看到一個攝影師的存在好奇妙但是這麼多年來也只有這一次。」 第二個片刻,是她問陳宏一:「你 ...

  2. 2022年2月23日 · 本業是藝術家以及美術系教授的梅丁衍,前幾年剛從台灣藝術大學退休,1990年代中期,他透過獨立訪查與搜集各方資料,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現代美術》,連續三期(第67期到第69期)發表〈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專文,首次完整還原黃榮燦身處的時代脈絡,以及直到生命盡頭的腳蹤,對於世人如何理解這位來自中國四川的版畫家,扮演承先啟後的關鍵,至今無論是網路資訊或學術論文,大部分都是在引用、重述、改寫或擴充梅丁衍的「業餘」研究。 長桌上堆滿了梅丁衍多年來四處搜集關於黃榮燦的一切:包括1940年代國內外報章雜誌中,刊載其版畫作品與文章的影本與原版著作;與其學生、藝術家同儕、中國與日本尋訪其蹤跡的研究者來往信件,他也都一一保留下來。

  3. 2022年3月17日 · 1954年,放棄杭州藝專學業來台從軍的朱西甯,是陸軍官校的上尉繪圖官,和他魚雁往返的則是家中經營診所、甫從新竹女中畢業的劉慕沙。 在桌面鋪平父母最燦爛的青春,那年他27歲、她19歲。 二姊朱天心和小妹朱天衣分飾父母,各就各位讀起書信: 「一切的事業都不怕平凡,唯有文學不能平凡。 因為文學不是換取生活的工具,文學不是換兩盒便當吃吃,混飽了肚子就算了的,文學乃是延長生命的永恆的靈魂之寄託。 就以我這個最可憐的起碼作家來說,27歲,在整個宇宙的生命中,該是多麼短促的一剎那,可是即或現在我就死了,也不足畏了,我已留下了30萬字的作品,至少在百年後、千年後,我的靈魂的聲音,仍還會在千萬個讀者的心靈上震顫。 」 ──節錄朱西甯給劉慕沙的第一封信.

  4. 台灣轉型正義的先行者.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轉型正義. 盧兆麟在一場平反白色恐怖導覽中倒下,不幸過逝。 (翻拍自《人權老園丁平反大推手:追思盧兆麟先生(1929-2008)》) 《刑法》100條.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追悼文. 馬場町. 歷史見證人,幫助受難者家屬尋根. 陳英泰個人影像留存。 (翻拍自《回憶.見證.盼望:追思陳英泰先生(1928-2010)》) 部落格. 作品. 留下的,終能戰勝遺忘.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5. 30多歲的流氓小高,屬於新社會的舊人物,顧家、講情義、有理想,掙扎在身邊混亂的人際關係中間,奔波於幫派、老家、跟班瑣事裡。 《南國再見,南國》劇照提供/三三電影. 小高幹的是幫會的賭場清理,自己想開一間餐廳,與政府徵收土地稅的官員談判,在影像背後,人們看到KTV裡議員、警官與黑道協議,或是窮鄉僻壤官商的勾結。 小高的女友是酒店經理,她不喜歡小高身旁那群人,認為他們會拖累小高。 小跟班有的則屬於躁動的一代,新新人類一族,整日無所事事。 小高這個老是為別人所牽絆的男子,事業無成,婚姻無望,最後他車翻人亡在莫名的稻田裡,帶著宿命的色彩。 廖慶松:在《風櫃來的人》之後,路就不一樣了.

  6. 2002年12月7日台中發生「后豐大橋案」,女教師陳琪瑄墜橋身亡,在場的男友王淇政及協助送醫的友人洪世緯起初未被認定有嫌疑,一年多後卻因為關鍵證人翻供而遭殺人罪起訴,並在2009年分別遭判15年、12年6月有期徒刑定讞。 由於此案缺乏科學證據、證人供詞疑點重重,除了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投入救援、屢次提起再審,連檢察官都為兩人聲請再審,兩任檢察總長也為此案提起非常上訴,監察院更提出兩份調查報告;但再審聲請共遭駁回11次,直到2018年2月7日,最高法院罕見地自為裁定准予再審,也一併宣告停止刑罰執行,兩人才暫時重獲自由。 此案開啟再審後,台中高分院已在2019年、2021年二度宣判無罪,但檢方在2022年2月又提上訴,如今等待最高法院的判決──究竟會發回更審,或是駁回檢方上訴,讓整起案件無罪定讞?

  7. 2018年11月15日 · 1990年代中國南方一個小城發生了連環殺人案。 擔任協警的工廠保安幹部余國偉想趁機破案立功,好讓自己從警察編制外人員正式進入體制。 案情膠著之餘,徒弟小劉在調查中意外身亡,讓余國偉的人生慢慢走進低谷,緝兇成了他實現自我的最後希望⋯⋯。 董越. 中國導演、編劇。 2006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曾任多部電影攝影及廣告導演。 2017年編導首部長片《暴雪將至》,已獲東京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及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導演。 中國導演董越以首部長片《暴雪將至》,獲東京電影節藝術貢獻獎的殊榮。 董越說起獲獎感言語氣沉穩謙遜,將身邊所有幫助過他的人感謝了一輪。 41歲交出第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身為一位不那麼「年輕」的新銳導演,董越講起話來多了幾分周延與內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