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8日 ·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為藝術家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自2020年起共同推動的計畫,聚焦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的製糖產業發展,並以當代影像創作、台灣與日本兩地傳統偶戲表演等,追溯台日之間的歷史與現代化記憶,藉此思考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操縱者與被操縱者的複雜關係。 橫跨藝術家、導演及策展人等多領域的許家維,其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與電影語彙,特別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連結正史未記載的人事物;擅於創造戲劇性作品與沉浸性裝置的張碩尹,藉由科學和生物知識探索個人、科技及社會的關係,凸顯當代社會的不同層次;身兼藝術家與軟體開發者的鄭先喻,創作則結合電子設備的實驗性生物力學裝置,聚焦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他對社會與環境的獨特觀點。

  2. 2020年1月14日 · 橫跨藝術家、導演及策展人等多領域的許家維,其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與電影語彙,特別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連結正史未記載的人事物;擅於創造戲劇性作品與沉浸性裝置的張碩尹,藉由科學和生物知識探索個人、科技及社會的關係,凸顯當代社會的不同層次;身兼藝術家與軟體開發者的鄭先喻,創作則結合電子設備的實驗性生物力學裝置,聚焦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他對社會與環境的獨特觀點。 本次於鳳甲美術館的展覽,依序為觀眾放映計畫中的《等晶播種》和《浪濤之下亦有皇都》兩件作品。 藝術家鄭先喻、許家維、張碩尹。 (攝影:山中慎太郎(Qsyum!)) 《等晶播種》:以糖業為中心的歷史轉譯. 1909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興建糖廠,進而帶動虎尾市鎮的繁榮。

  3. 2024年3月26日 · 經歷疫情的衝擊,站在科技奇點的臨界,人類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不安和恐懼,於是許多人寄託於科學解釋外的儀式,如宗教、占卜、身心靈療等,期待能窺探未來事件和未知世界,藉以尋得心靈慰藉。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 (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不只新人類,早在千年以前的人類祖先,就已透過非科學方式尋求理解世界的方法,如中國殷商時代巫師占卜、南美洲馬雅文明祭司的預言等;人們懷抱著對未知的恐懼、崇拜與好奇,費盡心思想獲得訊息或啟示。 這種科學難以闡述的溝通過程,正如人類在夢境中,總會獲得細微、而不易被察覺的訊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 (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你是否曾做過預知夢? 活著活著,忽然覺得眼前畫面有種既視感,想了想,才發現是在夢裡出現過。

  4. 2024年5月7日 · 此次展覽期間採預約日期、時段入場,全票550元、優惠票450元。. 奇美博物館官網 線上購票請點此.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週五至週日晚間延長開放,時間為上午9:30至晚間8:00。. (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 ...

    • 兩件影像作品追溯台日現代化記憶
    • 《等晶播種》:以糖業為中心的歷史轉譯
    •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日本古典文學與傳統藝術交織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為藝術家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自2020年起共同推動的計畫,聚焦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的製糖產業發展,並以當代影像創作、台灣與日本兩地傳統偶戲表演等,追溯台日之間的歷史與現代化記憶,藉此思考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操縱者與被操縱者的複雜關係。 橫跨藝術家、導演及策展人等多領域的許家維,其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與電影語彙,特別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連結正史未記載的人事物;擅於創造戲劇性作品與沉浸性裝置的張碩尹,藉由科學和生物知識探索個人、科技及社會的關係,凸顯當代社會的不同層次;身兼藝術家與軟體開發者的鄭先喻,創作則結合電子設備的實驗性生物力學裝置,聚焦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他對社會與環境的獨特觀點。 本次於鳳甲美術館的展覽,依序為觀眾放映...

    1909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興建糖廠,進而帶動虎尾市鎮的繁榮。然而,虎尾亦在二戰期間作為神風特攻隊飛機場的基地,因此成為美軍攻擊目標;太平洋戰爭尾聲時,虎尾糖廠開始生產高濃度酒精供給戰時所需。《等晶播種》藉由音樂家於糖廠的演奏、台灣傳統布袋戲演繹皇民化戲碼《鞍馬天狗》,描繪虎尾圍繞糖業而生的現代化記憶。

    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的「門司」曾為大日本製糖糖廠所在地,而門司港不僅位在當時運輸台製粗糖至日本的海運航線上,亦是外國船舶前往神戶和橫濱途中必經的停靠港,是日本首要的國際港口之一。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源於日本古典文學《平家物語》中的〈幼帝投海〉章節,敘述平安時代末期陷入絕境的平時子抱著幼帝安德天皇投海自盡,並安慰他「浪濤之下亦有皇都」,而壇之浦戰場即位在門司對岸,隔著關門海峽相望。本作以日本傳統藝術「淨瑠璃」回望門司及門司港的戰爭與現代化記憶,並於展覽中透過影像裝置呈現。

  5. 2024年3月25日 · 聚焦1949–1983戰後建築風格發展、文化與生活的轉化詮釋 | La Vie.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即日起於北美館登場,探索1949年至1983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文化事件,從各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回看當時的政治與經濟,展出共計200+作品、建築圖面 ...

  6. 2017年7月18日 · 「時尚會把你生吞活剝。 」她以過去在Marni與設計總監Paulo Melim Andersson共事的經驗為例,她認為,這位瑞典設計師很大膽,非常聰明,也十分脆弱,就跟許多創意人士一樣。 當時品牌CEO執行長詢問她對於這名設計師的看法,她對執行長說,「Paulo很棒,但你必須清楚,他無法幫你在一兩季內,就讓品牌鹹魚翻身。 你得給他時間,而且要幫他安排對的人手。 」儘管執行長當下也非常同意她的觀點,但三季過後,在Marni工作了七年的Paulo Melim Andersson就被判出局,2006年10月,他到了法國時尚品牌Chloe擔任創意總監。 Lucinda Chambers繼續補充,「他們沒有給他時間,他也從來沒得到他要的人,我為Paulo感到相當難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