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9日 · 編輯|黃鈺婷. 社群企劃|陳思樺. 曾經與美國和英國比肩前行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爭議接二連三,甚至爆發讓台灣人「生物弱點」全都露的國安風險。 面對急速進展的精準醫療時代,在法規布建、倫理守則、社會溝通的進與失之間,如何「精準」拿捏?

  2. 2023年6月13日 · 首爾市長朴元淳性騷擾與自殺案,是韓國#MeToo運動中衝突性最強、社會爭議也最大的關鍵事件。 在首都執政9年、一度看好成為下屆總統的朴元淳,曾被譽作韓國最重視性別平權與女性保護政策的男性政治家。 但被揭發長期性騷擾祕書後,朴元淳卻第一時間選擇輕生, 讓全案 因「嫌犯已死」被迫終止刑事調查 ,掐斷了還原真相、道歉與社會修復的重要機會,隨之而來「死者為大」與質問案情「罪不至死」的尖銳輿論,更加劇了韓國對#MeToo運動的性別對立與信任感裂痕。 朴元淳之死帶來的巨大壓力,讓舉報朴元淳性騷擾的被害祕書遭到嚴重霸凌──除了被輿論貼上「逼死市長的女人」的仇恨標籤,更被惡意公布姓名與照片,迫使她必須改名、甚至整容,才能勉強修復自己被推入地獄的破碎人生。

  3. 2021年1月20日 ·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為什麼戒癮中,會很容易因為接收到「暗示」而復發? 手機對我們做了什麼? 如果我有朋友、家人賭博成癮,我該怎麼辦? 面對成癮者,打罵、幫他還債有用嗎? 怎麼幫助他才是最好的? 這是一場橫跨醫、病,更擴及成癮者家人、好友的對話。 正如廖醫師所說,「成癮就是大腦生病了,但我們是有機會讓他恢復的。 」這一集,讓我們從理解中,試著找到改變的方式。 (來賓/精神科醫師廖泊喬、Podcast《不切實記》製作人Summer;主持/劉致昕;製作團隊/藍婉甄、洪琴宣)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

  4. 2021年12月31日 ·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立即支持.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5年前,苗栗卓蘭高中的詹俊宥,以繁星計畫48級分刷新台大最低錄取分數紀錄,一度轟動媒體引來嘲諷。 《報導者》特約記者張嘉恩追蹤這位台大生,看他如何走過標籤、低潮⋯⋯.

  5. 董思齊/共同民主黨為何失去政權?. 韓國政權輪替的原因與對台灣的啟示. 第20屆韓國總統當選人尹錫悅在國民力量首爾黨部外接受支持者的祝賀。. (攝影/AFP/Jung Yeon-je). 全面執政的韓國共同民主黨,卻無法堅守與實踐其理念,甚至出現貪汙腐敗、特權濫權 ...

  6. 2016年10月12日 · 生理原因部分,由醫學專家鑑定有無「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心理結果部分,由法官判斷行為人於行為時有無責任能力,心理學標準更進一步分為「辨識能力」(辨識其行為違法)與「控制能力」(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 法條如下: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欠缺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 前二項規定,於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不適用之。 妄想中缺乏病識感,龔重安仍要負完全刑責. 當王景玉的精神鑑定報告在法庭上成為辯方爭論焦點,去年犯下北投國小女童割喉案的龔重安,則在同一時期進入高等法院二審階段,精神疾病同樣是言詞交會碰撞的核心議題。

  7. 2022年11月26日 · 《報導者》訪問日本北海道大學傳播媒體研究院助理教授許仁碩,他是台灣野草莓運動的發言人,曾任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主任,長期研究台灣與日本的社會運動與組織動員,在選後分析此次修憲複決的意義。 許仁碩認為,本次複決投票讓社會真實聲音浮現,表面上沒有任何政黨反對,但選後才知道有4成多的投票者反對18歲公民權,讓「世代對立」的問題浮上檯面。 而此次修憲推動過程的青年動員,顯現台灣社運組織的型態轉變,高中學生在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草根耕耘和橫向串聯,未來有機會累積能量,繼續改革議程。 另外,這次事件也將成為這個世代青年的集體記憶,但敘事如何被形塑,還在成形中。 以下用第一人稱呈現許仁碩的受訪紀要: 投票讓社會真實聲音浮上檯面,不投不知道有4成多反對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