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充滿理想與熱情的環境資源經濟學家,專注研究如何把農業與林業換出更多的環境效益,例如造林碳匯轉換碳權;掌握植樹造林負排放技術,是企業詢問度最高的碳權達人。 碳權(現稱「減量額度」)大致可分為兩種,其一為由國家所頒布的總量管制,因法規管制而產生的碳排放權(cap and trade),另一種為透過改善製程,促進能源效率,增加森林面積等產生的碳抵換權(carbon offsets),在國內主管機關環境部稱為「自願減量額度」,屬於農業部門的自然碳匯將是取得減量額度的重要途徑。 碳抵換權讓農業部門受到關注,植樹造林等以自然為本(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方法屬於碳抵換權,可自大氣中移除或固定溫室氣體的造林固碳,更能帶來莫大的生態與社會效益。

    • 家蠶人工飼料的研發進展
    • 家蠶人工飼料的應用
    • 掌握東方國家優勢,為產業鋪出新絲路

    以家蠶為原料生產特用蛋白,品質需受到嚴格的控管,食物來源尤其重要,需以無菌的人工飼料餵飼,確保醫療原料品質安全無虞。家蠶人工飼料乃經過精密調製而成,可精準掌握成分及營養源,確保每批家蠶品質及發育一致。透過農藥檢測及高溫高壓滅菌製程,可降低因桑葉汙染造成的家蠶中毒及各類疾病,並可導入自動化生產及產期調控技術,達到周年量產的目標。 人工飼料的概念最早興起於日本。20世紀初家蠶微粒子病肆虐全球,加上日本地處溫帶,低溫造成葉桑落葉無法周年供應蠶業使用,嚴重影響到產業的發展。 為了克服冬季桑葉無法生產的窘境,日本在1930年開始著手人工飼料的開發,1960年由福田博士等人終於在《自然》(Nature)首度發表,研發出可供全齡飼育的人工飼料,讓家蠶飼育朝向了「全人為控制」的目標發展。1977年起在日本政...

    中國自1970年代開始出現家蠶人工飼料的相關研究,囿於當時勞動力充足飼育成本低,相較之下昂貴的飼料吸引力不足,導致發展有限。 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出現產業結構的改變、勞力成本的上升、蠶病發生嚴重及環境汙染等因素,使得家蠶人工飼料受到重視。經過多年的品種雜交、攝食性研究、飼料型態配方的改善,在2007年由張亞平博士等人,完成全齡人工飼料飼育技術雛型,為推動家蠶人工飼料實用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目前中國正在推廣人工飼料稚蠶飼育技術,期將蠶業由勞力密集化的生產,轉型為科技規格化量產模式。 臺灣的人工飼料研發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侯豐男博士等人,以螺旋藍綠藻類Spirulina platensis作為蛋白質源製成飼料,進行家蠶生長特性及消化率的比較。爾後1985年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苗...

    家蠶作為生技醫療產業的材料為東方國家專屬的優勢,建立穩定的人工飼料飼育系統,可量產高清淨度的家蠶,促進蠶業多元化發展。 近年來苗栗場與中央研究院及家畜衛生試驗所合作開發家蠶為生物反應器生產動物疫苗,其中苗栗場部分已完成全齡人工飼料系統的建置及品種選育,可供家蠶生技產業化之用。未來也期望以人工飼料飼育的高潔淨度家蠶,能成為更多生醫產品之原料,為臺灣的經濟及產業鋪出一條嶄新的絲路。 (本文轉載自苗栗區農業專訊第79期專題蠶蜂特輯,原文標題為〈臺灣家蠶人工飼料的研發進展與應用〉) 1. 標籤 2. 醫療 3. 家蠶 4. 人工飼料 5.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6. 生技 1. facebook 2. line 3. twitter

  2. 立法院新會期今(22)日開議,邀行政院長陳建仁率相關部會首長就「專案進口雞蛋」議題專案報告,一早有3名年輕人在立法院研究大樓外拉起「農為國本 不是鬥爭工具」布條,訴求農業不是政黨提款機,散布不實資訊政治人物應儘早澄清;農為國本不是鬥爭 ...

  3. 科學家通過鑑定細菌表面的結構,將沙門氏菌的類型分類為上千種血清型。. 自1962年以來,美國的公共衛生科學家利用血清分型,將導致人類生病的沙門氏菌病例,與可能是相關的類似細菌聯繫起來,作為清除病原的依據。. 從此,血清分型一直是沙門氏菌感染 ...

  4. 縣長潘孟安首先提出屏東農業新亮點「三紅三黑」,三紅指的是紅豆、紅藜、紅龍果,三黑則是滿州原生種的黑豆、咖啡、可可。 為解決可可產業的問題並瞭解基礎條件,屏東縣政府首先以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概念作為基礎盤點可可產業。

  5. 此篇將分析臺灣甘藷在不同種植條件環境下的土壤肥力、產能產量,並以土壤數據資料與甘藷藤所提供的養分量,提供建議的施肥劑量。 執行栽培管理改善甘藷低產 農改場分析數據探究土壤資料. 以一家在臺灣相當有名氣的甘藷產業為例。 透過集團栽培於2019~2021年的甘藷產量及土壤肥力分析資料,探討在甘藷產業上是否有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減少碳排的空間。 集團驗證各農戶甘藷單位面積產量狀況。 表一資料為該集團於2020、2021年,分別將51及45個產銷履歷農戶的資料換算出的單位面積產量。 資料顯示最高產量為最低產量者的3.02~3.25倍,其平均值高於中量值,顯示產量在平均值以下者超過50%,這意味著需要了解其低產的原因及提高產量的對應對策。 (重製/余孟馨)

  6. 孟範鵬表示,參與專班的退伍軍人若有心從農,可優先承租退輔會土地,例如退輔會的彰化農場屏東分場,之後要進修相關課程如農民學院也有補助,每人每年額度12萬,購置農機、農地等等有創業貸款利息補貼,每年6萬,可領5年,還有三個月的穩定就業津貼1.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