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13 歲正值青春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已進入成熟階段,也是最考驗父母的叛逆期階段,這階段孩子自尊心強且非常重視同儕間的關係及感受,同時也容易受到同儕間的影響,而心思較敏感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較容易產生想法及行為上扭曲,所以這階段是需要父母多點理解和陪伴。 13 歲引導小撇步: 給予孩子更多自我空間且不窺探隱私,這點非常重要。 用聊天的方式關心孩子身邊交友狀況但不隨意批評也不過於干涉。 當意見不合時先各退一步,坐下理性溝通,避免正面衝突的發生。 當衝突發生時不打罵、避免情緒字眼,容易傷害孩子自尊造成反效果。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產生叛逆的行為。 尊重及支持孩子的選擇很重要,可以適時給予正向的建議和提供支援。

    • Babylike
  2. 2022年10月25日 ·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 “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3年前甜嫁日本放浪兄弟成員AKIRA,今年1月宣布兒子誕生喜訊,日前為了活動回台也難得露面,聊到47歲辛苦產子與求子過程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 希望給大家一點信念和信心,我從來從來沒有放棄過,也相信有一天奇蹟會發生。 希望所有的女性朋友,也許很多單身或是未婚的,你可能很茫然,也許有些到現在還是高齡,或是一直想要嘗試(懷孕)還沒辦法做到的,我也是經過非常多的努力,超過10幾次的嘗試,所以不要放棄,要有信念,還有照顧好自己身體很重要,提早就要開始照顧,好嗎?

  3. 身心科醫師李珊表示,採取「卒婚」方式,是讓夫妻雙方各自生活,但在法律上婚約關係仍存在,常見於55歲至70歲的熟齡夫妻,「對長輩而言,礙於面子問題,覺得離婚很沒面子,但對婚姻有一種疲倦感」,其實卒婚更貼切的形容是,給予彼此更多自我空間。 像夫妻又像朋友 仍享法律保障婚姻. 事實上,杉山由美子提出此一概念,源自於許多早期出生的傳統日本婦女,踏入婚姻後犧牲自我,放棄自我理想和事業,為了家庭全心全意的付出,當專業的家庭主婦,辛辛苦苦替孩子、老公打點生活一切,但兒女長大成家後,上了年紀的女性,發現夫妻朝夕相對,卒婚型態更適合兩人。 李珊分享,台灣許多個案亦然,常見的卒婚原因有兩種。 第一種是,婦女在孩子離家唸書後,內心空窗、頓失重心,找不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時心理健康會老得很快,開始憂鬱焦慮。

  4. 2021年4月22日 · 面對自己生氣的情緒,大家會如何調適呢?而這些調適的方式,會不會在無形之中,也變成我們引導孩子的方式呢? 媽媽在討論 manto 回應 羊水破水要趕緊叫救護車? 可否送到指定醫院?醫:判斷看「這重點」 119救護車免費,但是不一定會送到妳所指定的醫療院所,因為119救護車的合理使用範圍 ...

  5. 2022年5月8日 · “婚姻教皇”John Gottman 曾經對119個家庭進行深入研究,觀察父母和孩子在情緒化的時刻是怎樣回應彼此的。 並對這些家庭進行追踪研究,從4歲直至青春期。 他發現:父母的行為可以極大地影響孩子的情商。 那麼,父 母的哪些行為容易養成低情商的孩子? 01 不關心、不回應孩子的情緒. 表現形式:當孩子向我們表達情緒時,我們覺得“他不過是個孩子”,這一點也不重要。 尤其是在孩子表達負面情緒的時候。 當孩子做了一個噩夢醒了之後大哭,父母會對他說:這有什麼? 很多父母不重視關心孩子的情緒。 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更關注成績。 在一些留守兒童家庭中,這種現象更明顯。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父母甚至覺得不去回應,孩子慢慢就會“好了”。 比如孩子哭的時候,你不理他,他慢慢就會不哭。

  6. 2021年12月27日 · 專欄作家 更新於 2021-12-27. 看留言討論.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第二信號系統”。 語言這門獨有的信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掌握總結出來的,它反映了自身的思想,它的影響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許多家長都非常關注寶寶語言發育問題。 嬰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家長能讓孩子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之中,孩子便可以輕鬆自如地掌握某種語言。 在育兒過程中,經常有家長因為孩子說話慢、不願意開口等感到焦慮,求助醫生甚至做手術,增添了孩子很多心理負擔。 了解語言發展規律,清楚語言發展引導方法,給孩子語言發展一個正確的方向。 語言能力不僅影響孩子說話,對孩子的理解能力、書寫能力、社交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影響。 人的語言神經系統除了控制發音區域,還包含聽覺性語言中樞、書寫性語言中樞、視覺性語言中樞。

  7. 2018年8月31日 · 首頁 » 青春期愛搞叛逆? 用正確的溝通方法維持親子關係! 女子學 更新於 2018-08-31. 看留言討論. 作者\女子學 peichristine. 孩子長越大,越不聽話。 許多父母反應:為什麼到了青春期,原本家中的乖小孩開始搞叛逆,變得很難溝通?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當青春期來臨,身體、心裡與環境的變化,讓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爆發。 他們開始想擺脫父母,往外找尋適合自己的容身之處。 這時,父母依舊用監控與指令的方式教育孩子,雙方不僅會起衝突,久了,甚至連架都不跟你吵,選擇用隱匿的方式回應,將心結埋得更深。 因為青少年的狀態很敏感,父母的態度與管教方式更為重要,以下列出3點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技巧一:多聽少說,聆聽代替責罵. 孩子青春期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更想嘗試不同的事。

  1. 相關搜尋

    姜旻兒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