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7日 · 在兩個鐘頭的演講中62歲的徐茂鑫娓娓道來他的個性家庭職場閱歷婚姻等多次職場起伏及曾經婚姻失敗讓他有因緣認識佛法而吃素二十多年的他後來成為臺灣西式蔬食料理的推動者這一路上讓他經驗一場酸甜苦辣皆有的禪味人生位於新店的布佬廚房不僅在素食人口中赫赫有名沒吃素的人也願意為這美味上門這也讓不少人對素食印象從此改觀而負責人徐茂鑫分享說:「我其實非餐飲出身但父親是山東人一家老小從山東逃到香港的路上靠的就是賣麵食饅頭而家裡從小給我的觀念就是要有善心身為家中最小的兒子我因而耳濡目染也培養一身好廚藝

  2. 2014年1月8日 · 在指導各組的過程中,老師不斷強調一個重點:心,最重要。排供果時要保持恭敬心,心要安定、手要穩定、不不疾,就得靠禪修功夫,還要有極大的耐心,否則供果一定排不好;排好之後,還要三百六十度看看是否排得平均穩固。

  3. 2024-04-29. 會本部. 北三區榮董林口分會參學暨戶外禪活動報導. 4月21日一大早,40位菩薩陸續集合在安和分院一樓,08:30在召集人吳聿琪的帶領下準時出發。 車行順暢,比預期的提早30分鐘抵達林口分會。 北四區召集人林高順師兄今天兒子大喜,他卻特別趕來接待大家,真是令人感動! 在林口分會悅眾的引導下,菩薩們安定地走進寬敞、綠意盎然的大殿,開啟今天的參學暨戶外禪體驗。

  4. 我們一定要相信共修的力量,這力量不是迷信,而是集合了我們「心」的力量,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和力量,共修的功能就在於同心協力,當我們心的方向是一致時,我們心的力量才能成為共鳴,這種共鳴的聲音雖然聽不到,但卻是相互的支援者。. 燈的 ...

  5. 我們常說「文以載道」,《法鼓》雜誌的文字清新、平易近人,傳遞正信的佛法,是一份積極關懷人間的刊物,這在當代社會是很難能可貴的地方。 未來,期許《法鼓》雜誌持續發揮「文字般若」的精神,結合數位版面,與更多人分享佛法的好。 (採訪整理/釋演穩) 社長談法鼓. 開卷有益 累積資糧. 張昌邦(護法總會總會長) 閱讀《法鼓》雜誌,最期待的就是聖嚴師父和方丈和尚的開示,這是《法鼓》雜誌三十多年來不曾間斷的專欄,每個月一次的開示,對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很好的提醒。 我想,不是每一個信眾都有因緣參加法會、課程,或者完整地誦一部經,但是透過每個月收到《法鼓》雜誌,裡面有師父開示、活動報導、心得分享,即便是活動報導,也都會有法師針對活動主題的分享,即便只有短短一兩句話,甚至是一張照片,也有它動人之處。

  6.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都很歡喜? 」聽太多「耳語」有點不真實,乾脆當面解惑。 義工團文光團長是一位牙醫師,他太太直接說:「團長對家裡的事都說『慢慢來』,但是對法鼓山的事就算在睡覺也要趕快爬起來。 」是啊,不歡喜怎起得來? 義工菩薩是千手觀音,什麼事都做,而且身兼數職,有勸募、有護持、有榮董、有菁英等,人才濟濟。 團長說:「我們義工沒高、沒低、沒大、沒小、沒貴、沒賤。 」醫生、律師、管理者、司機、老板、市井小民、家庭主婦、小姐、學生等有願一同,護持法鼓山理念,集眾人之力完成個人「用」世之心願,能不歡喜嗎? 百聞不如一見,今年我終於看到義工菩薩的歡欣與感動,令人打心底柔軟起來。 真的做到了,太了不起! 九月在林口舉辦的祈福及會員大會,由於事前得知將有超過一萬六千人參加。 乍聽,喜憂兼半。

  7. 師父以自己為人熟知的一句話「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說明只要自己不受情緒所影響,頭腦自然清晰,智慧就會生起,就能以平等心對待人事物,不僅沒有煩惱,也能慈悲待人。 至於軍中自殺防治,師父建議擔任長官應多付出時間傾聽,讓對方願意敞開心胸,如此才能防患未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