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上週四3月28日晚上8點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緊急 召開記者會 ,宣布從第一名死者體內首度驗出劇毒「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原譯「米酵菌酸」)後,迄今不僅已有20多名病人驗出陽性反應,更重要的是餐廳廚師的手部檢體也檢出陽性,感染者與疑似傳播者對應上,讓這起重大食安事件調查定錨。 致死率極高的邦克列酸,過去文獻只有在4個國家發生過病例。 針對台灣從未出現過的毒物,快速檢出首例陽性者的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團隊,3月28日第一起案例檢測,從取得衛福部食藥署提供的彰基檢測標準品到驗出結果,僅半小時。 所長翁德怡及團隊成員接受《報導者》專訪,還原毒物鑑定超前部署的準備過程與挑戰,以及科學證據與追求正義之間的辯證。

  2. 蔡曉松/在車上,從彼此眼裡尋找「關於自己的真相」──濱口龍介的文本改編與視覺調度. 日本導演濱口龍介2021年作品《在車上》(Drive My Car)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後,連連拿下各國電影獎項。. 男主角西島秀俊也獲日本第34屆日刊體育電影大賞最佳男主角 ...

  3. 2023年5月4日 · 打擊新興毒品的猖獗,除了檢警在第一線執法,以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為首的政府毒品檢驗單位,也扮演重要角色。. 被稱為「狡詐藥」(Designer Drugs)的新興毒品,只要透過毒販小幅度地修改化學方程式,就可能規避政府法規的管制。. 研究員、毒物鑑識員跟毒販 ...

    • 米基·洛克1
    • 米基·洛克2
    • 米基·洛克3
    • 米基·洛克4
    • 米基·洛克5
  4. 2023年9月17日 · 「真相知情權」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藉由《政治檔案條例》的立法目的,釐清政治檔案的公開應用對於落實轉型正義的作用,並初步探討《政治檔案條例》中所沒有明文的「真相知情權」。 司法院大法官在2020年作成的 第793號解釋 ,記錄著我國非常時期國家體制的歷史,並且說明當時國家對人權進行系統性的不法侵害,並不會因為解除戒嚴或終止動員戡亂就自動消失,需要積極的匡正,包括重新評價過去國家的不法行為、探求真相。 《政治檔案條例》在這樣的脈絡下出生,藉由建立政治檔案開放應用制度,公開威權體制、戒嚴、動員戡亂時期的歷史真相,希望達到落實轉型正義的目的。 為什麼開放政治檔案的閱覽應用,就能夠促進轉型正義的落實呢? 要怎麼做才能確實的落實轉型正義呢?

  5. 2021年8月6日 · 2001年推出的日劇《HERO》,描述一名中學畢業、上班時喜愛一身便服與牛仔褲的檢察官久利生公平(木村拓哉飾),在偵查犯罪的過程中,常以他獨特的視角和洞察力,讓事實的真相大白。 《HERO》播出時引起非常熱烈的迴響,甚至影響了許許多多台灣的司法人員,只要提到「HERO」二字,總代表一個令人期待、「精緻偵查」的檢察文化。 多年後,電視台又陸續推出了特別篇、第二季劇集,甚至也有電影版的《HERO》。

  6. 2023年7月17日 · 2018年,宏都拉斯移民在穿越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邊境後被警方攔下時,高舉國民身分證。 (攝影/AP Photo/Moises Castillo) 為了逃離國家長年內戰,許多敘利亞難民遷徙至歐洲,也造成不少在歐洲出生的敘利亞後代成為一整代的無國籍兒童。 圖為2016年敘利亞難民婦女帶著孩子到摩洛哥野戰醫院的兒童診所等待接受治療。 (攝影/REUTERS/Muhammad Hamed)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7. 2023年2月23日 · 從核爆家園到外太空,都有俄羅斯人的廚房. 冷戰時期什麼都能打,但我們先回到比二戰更早的1930年代,那是 烏克蘭的大饑荒 ,一共餓死了200至700萬烏克蘭人,至今烏克蘭人仍然認為這是俄羅斯對他們所進行的種族滅絕。 死亡數字如此浮動是因為官方根本來不及統計,維特多引用的統計,是每七分鐘就一人餓死。 當地在實行農業集體化的同時,烏克蘭的穀子卻一車車載去俄羅斯,書中訪問到的饑荒倖存者幾乎都曾經面臨滅村邊緣。 食物是戰爭,而戰爭是重寫歷史──《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付印時,2022年的俄烏戰爭尚未打響;當俄軍占領馬里烏波爾(Mariupol)時,其中一個行為就是拆除當地的大饑荒紀念碑。 對他們的官方論述來說,大饑荒不曾發生,同時也禁止國內討論這事。

    • 米基·洛克1
    • 米基·洛克2
    • 米基·洛克3
    • 米基·洛克4
  1. 相關搜尋

    米基洛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