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趙思樂. 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中國法研究員。. 前中國政治與社運記者,曾獲5項人權新聞獎與2項SOPA大獎。. 2017年出版《她們的征途》獲《亞洲週刊》評為年度十大好書。. 2020年獲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全球政治與安全碩士學位。.

  2. 趙思樂社畜和躺平之間中國民間的倔強生命. 專制之下,無權無勢的原子化個人似乎只有這兩種選擇:甘為社畜,或認命躺平。 抑或,微弱但頑強地生長理想。 圖為中國河南鄭州一場職業介紹活動的參與群眾。 (攝影/AFP/WANG Zhao) 專制之下,原子化個人似乎只能甘為社畜,或認命躺平? 14億中國人裡,「公民社會」還存在嗎? 我常如此分享:「像苔蘚一樣生長,像蟋蟀一樣歌唱。 」只有在那些最艱難的歲月裡仍拒絕跪下且不願躺平的中國人身上,才有世界想看見的中國的未來。

  3. 2016年10月12日 · 近年來在台灣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中,犯案者反常的精神狀態常成為議論焦點,他們是否裝病脫罪的疑慮,並未隨著悲劇結束、人犯羈押就消失。 今年殺害內湖女童小燈泡的王景玉,以及去年犯下北投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的龔重安,近日分別進入一審與二審階段,《報導者》從法庭現場的觀察與記錄,探討現階段圍繞在司法與精神/心理鑑定的議題。 在重重法警戒護下,王景玉坐在被告席一角,藍色T恤下的胸骨、肩胛突出,形容枯槁,長達3小時的庭審過程,除了最後以模糊、遲滯的語調向被害者家屬道歉,並稱想出去賺錢,請求法官輕判,大半時間都兩眼空洞地呆坐。

  4. 2021年7月1日 · 1990到2010年曾有過隱約可見的公民社會,但在中共強力控制下,不願被國家機器壓制的思想者、運動者如何回應? 「力」用中國40年的台商,在中共百年後,可能會遭遇的什麼挑戰? 美、日、台等民主國家,怎麼看待和制衡這個持續擴張的「中國模式」? 虎視全球的紅太陽升起,百歲中共帶給台灣、區域、世界的挑戰,日益增強。 這是場長期又艱難的對弈,無法迴避。 監製|李雪莉. 作者|李雪莉、金笠笙、熊樸、趙思樂、野島剛、伊柏、林宗弘、葉浩. 封面攝影|AFP/Noel CELIS. 編輯|張詩芸、陳樺、洪琴宣. 虎視全球的紅太陽升起,中共建黨100年,帶給台灣、區域、世界的挑戰,日益增強。 這是場長期又艱難的對弈,無法迴避。

  5. 2022年11月26日 · 官方對火災責任的歸屬和論述,引發數位烏魯木齊方艙醫院醫生和護士,在微博上實名宣布拒絕診治自治區政府所有公職人員,25日晚上引發當地的抗議人潮,人群包圍政府大樓,指責市委書記。 中國網民也轉發了名為 〈昨晚的烏魯木齊火災,是所有新疆人民的噩夢! 〉 文章,裡面提到: 「當所有人為世界盃上C羅的進球高興喊喊時,烏魯木齊人民卻不得不面對恐怖的徬徨⋯⋯這場火災是壓死這座城市堅守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網民紛紛質疑是因封控措施拖延了搶救,火災在晚上7點49分發生,但直至10點35分才撲滅,消防車無法立刻進入社區,只能在遠處噴水,文中指出:「消防車為何無法及時進小區? 什麼原因? 這些問題在新聞通稿裡都一句沒說,希望官方調查清楚,給新疆人民一個明確交代。 齊喊:「是我組織的,是中國人組織的!

  6. 2021年6月30日 · 蘇曉康歷經大劫歸來20年後,他重新從那殘缺中站穩腳步,打撈了自己的靈與魄,在妻子身心漸漸復健後,他有些餘裕地重回他關注也熟悉的大敘事裡。. 那已是習近平主政中國的2013年前後,他再度投入自己所說的「國家情懷的大骨架」的創作中,對中國和中共 ...

  7. 左玥/白紙抗議集結的三股力量:理解中國2022社運抗爭局限與革命性. 2022年11月底,新疆烏魯木齊火災事件引爆中國民眾對疫情極端封控的不滿,隨後在中國各大城市乃至海外都出現了「白紙抗議」浪潮,圖為北京民眾舉著白紙走上街頭。. (攝影/Kevin Frayer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