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世界佛教村座談回響 以佛教文化淨化人心 單德興 《人生》雜誌為創立七十週年暖壽,六月二十七日假臺北的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行「世界佛教村座談會」(Global Buddhist Village Symposium)。筆者忝為《人生》雜誌與法鼓文化的作者與譯者,應邀主持下午的「佛教文化的全方位發展」座談會,備感榮幸。

  2. 2018年7月1日 · 三年一次的法鼓山全球僧團大會,主要任務之一為敦聘方丈。 首任方丈聖嚴師父自二 六年九月退位後,由現任方丈果東法師接位,其後經第五、六、七屆大會同意,續聘連任三任,總計任期十二年,將於九月屆滿。 即將承接第六任方丈的果暉法師,一九八五年於師父座下出家,為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也是師父二 五年傳法的法子,曾任僧團都監、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現任副住持、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 「方丈是一個承擔,是奉獻服務、是創辦人及僧團賦予的任務。 」方丈和尚致詞時說明,果暉法師戒臘高、資歷深,學識與經歷豐富。 能掌握法鼓山的四大堅持與使命,傳承師父的悲願,熱忱奉獻承擔,展現大悲願心。 並推崇法師「修行精進紮實,行誼風範莊重樸實,做事認真專注確實,隨眾作息精勤踏實」,深受教團敬重。

  3. 2017年5月1日 · 「你們要成立一個中國禪的坐禪會,作為中國默照禪在俄國流傳下去的一個起站。 」這是一九九八年,聖嚴師父應俄羅斯武術學校「無極門」之邀,前往聖彼得堡帶領禪五時,對無極門創辦人亞歷山大‧傑托米爾斯基(Alexander Jitomirsky,法名常專)的囑咐。 二十年前,在一本波蘭文雜誌上看到聖嚴師父的照片,觸動了常專,他鼓起勇氣向師父提出邀請,牽起了這段千里法緣。 「師父身上兼具柔軟和力量,對於周遭有著很細微的觀察和幽默感。 」遙想當年,常專感動如昔。 「那時我們不知該如何好好接待這位禪師,想必犯了不少錯誤,但師父毫不在意,也不會讓我們在當下感到不好意思。 」常專說,認識師父後,過去所知關於禪和祖師的一切,都透過師父的言談、舉止與容貌映現出來,不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 與師相遇 成立禪坐共修.

  4.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5. 2019年12月1日 · 首辦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 正視氣候變遷 結合生產、通路、消費意識 落實自然環保 探環境生機. 研討會四個主題學者、生產者、通路營銷及消費者的多方交流對話,企盼能發展出可行合作模式,改善食安、生態與地球暖化等困境。 (曾麗霞 攝) 【江胤芝/臺北報導】 從「心」認識農業,實現人與萬物共榮的願景,十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法鼓山於張榮發基金會大樓首次舉辦「對應氣候變遷︱︱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結合小農、農產通路工作者及相關學者,探討農業從創生、生產、通路到消費等實務面向,透過行動的開展、心念的轉變,回應全球當前極端氣候、物種滅絕、食品安全等重大議題。 二十八日,並規畫彰化、南投等地農場參訪,實地走入農地,領受具生命力的農作及其共生的生態系。

  6. 希望平安有保障,實際的方法是遇到任何境界時,運用「四它」來化解,藉境鍊心,方丈和尚以透視鏡和放大鏡為喻,說明環境像一面鏡子,我們當用透視鏡,看清無常因緣現象,就不會被現象與情緒拉著跑;此外還要用放大鏡,照見無明煩惱習性,修正身語意三業行為偏差。 「世上沒有絕對的平安,唯有保持心理平衡,才能自在平安。 」方丈和尚點出平安要義,勉勵大眾「隨時隨地,把握時機。 冷靜沉著,轉化危機。 珍惜因緣,創造良機。 奉獻利他,契理契機。 開發潛力,成就利機。 安心自在,處處生機。 惠敏法師應邀 密西根大學演講. 惠敏法師於密西根大學演講,分享臺灣安寧緩和療護的特色。 (蘭辛聯絡處 提供)

  7. 為了節約地球資源,減少紙張的使用,期望大家能轉訂電子版《法鼓》雜誌,並同時取消您現正在閱讀的印刷刊物。. 感恩您對於《法鼓》雜誌的大力支持,也邀請您與我們一同來推動環保、廣種福田。. 轉訂方式:. ‧網路訂閱: 網址 http://www.ddm.org.tw/ddm/epap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