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19年 的世界大賽是由代表 美國聯盟 的 芝加哥白襪隊 與代表 國家聯盟 的 辛辛那提紅人隊 之間所進行的系列戰。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群眾對棒球的熱情與日俱增,加上當年戰績最好的白襪隊,一致被看好能獲得 世界大賽 冠軍,而為了白襪的超人氣,聯盟決定這一屆的世界大賽將採用九戰五勝制。 白襪當年的老闆Charles Comiskey,極為吝嗇,他付給球員薪資的原則是能有多低,就有多低,並讓許多一旦達到某項成績,便可獲到獎金的選手,經常在領獎邊緣時枯坐板凳。 長時間受到老闆剝削,許多白襪球員伺機報復,剛好被賭徒逮到機會,在一群具有黑道背景的賭徒以金錢誘惑下,8位白襪球員決定故意輸掉當年世界大賽。

  2. 在日本棒球界,有將 投手 的投球風格分為四種型態的說法,分別為 本格 、 技巧 、 速球 、 軟投 。. 其中,被歸類於本格的 投手 ,通常是指在實戰中 四縫線快速球 球速可以達到平均 145km/h 上下,並且擁有兩到三種擅長的 變化球 可以與速球作搭配 ...

  3. 1927年 -- 因告訴人未出席聽證會,因此法官判兩人無罪且成為 自由球員 ,柯布因而轉投效 費城運動家隊 ,史畢克則轉投效 華盛頓參議員隊. 1928年 -- 07月18日,對 底特律老虎隊 達成職棒生涯4000安. 1936年 -- 以98.2%得票率入選 美國棒球名人堂 ,為最先入選的五位 ...

  4. 「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是由 美國職棒大聯盟 與 世界棒壘球總會 (時為國際棒球總會)共同策劃的國際棒球賽事,於 2006年 三月進行第一屆的比賽,預定於 2009年 舉行第二屆,往後每隔四年舉行一屆比賽。 於 2006年 舉行的首屆比賽,共有十六個國家參賽。 每支參賽球隊的球員名單設定在三十人,其中各隊投手至少要有十三人、捕手至少要有三人以上; 大聯盟 現役球員也可以參賽, 大聯盟 球隊每隊最多可以支援九名球員參加世界棒球經典賽的各國代表隊,因此最多可能有兩百七十位 大聯盟 現役球員參賽。 當然, 大聯盟 個別球員的參賽與否,仍需得到 大聯盟 球團資方的同意。

  5. 日治時期棒壇名人 (1945年之前) 1895年~1945年之間,台灣在日本政府統治之下,棒球運動受日本影響甚深,此一時期較重要的棒壇人物有: 棒運推手 平岡熙:於1876年將棒球由美國引進日本的日本人。 中馬庚:於1895年首創將Baseball一詞翻譯為「野球」的日本人。

  6. [編輯] 事件簡述 獅、象救援王護航事件發生於2012年09月30日,中華職棒23年球季最後一場例行賽,賽前兄弟象隊 救援投手 湯瑪仕以22次救援成功落後統一7-ELEVEn獅隊 救援投手 林岳平的23次救援成功,而賽前湯瑪仕 防禦率0.755大幅度領先林岳平的4.500,只要救援成功數相同就會由防禦率較低的湯瑪仕 ...

  7. 1996年 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 成立, 1997年 02月28日 台灣大聯盟開幕戰 揭幕,開啟我國職棒進入兩聯盟並存競爭的新時代。 2003年 01月13日因兩聯盟長期惡意競爭,包含爭奪球員、相互挖角、黑球與票房等問題,以及雙邊聯盟制度差異、球員實力落差,導致台灣當時呈現「黑暗期」。 在時任總統 陳水扁 指示 體委會 協調之下, 兩聯盟合併 (實質為 台灣大聯盟 合成兩隊併入 中華職棒 ),並定名為「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同年03月01日,合併後的 中華職棒大聯盟開幕戰 登場。 自此,台灣走向單一聯盟化,而兩聯盟並立的時代正式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