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8日 · 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是眾多足壇巨星挑戰大力神盃的最後絕唱其中最執著也最不遮掩自己獲勝野心的選手即是葡萄牙的足球皇帝: 「C羅克里斯蒂亞諾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 。 但37歲的C羅,在挑戰生涯最後一次世界盃的同時,卻正面對著生涯最艱困的一年──場外,他遭逢了喪子之痛;場內,他在英超聯賽只進了一球,還被球隊冷凍,最後與栽培自己成為世界巨星的老東家 曼聯(Manchester United) 公開翻臉、徹底決裂,並在掀起足壇史無前例的媒體風暴後,最終黯然與球隊提前解約,於世界盃期間意外成為「失業球星」。 史上最多進球、最快速度的C羅,不是天才、是地才. 2022卡達世界盃,葡萄牙首場比賽對戰迦納,操刀12碼球的C羅勁射入網,締造FIFA世界盃連續5屆進球紀錄。

  2. 2021年11月8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揭開虛張聲勢的勇者面紗:當男人起身幫助男人,能帶來什麼改變? (攝影/AFP/Benjamin CREMEL)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於2014年2月27日,在白宮發表「守護兄弟」(My Brother’s Keeper)倡議演說之後,現場簽署了啟動該計畫的白宮備忘錄。 (攝影/AFP/ JEWEL SAMAD)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Chris Blackwood(@gentlemen_hats)分享的貼文. 克里斯.布萊克伍德(Chris Blackwood)在個人instagram分享他帶領社區青年組成的籃球隊的照片,希望藉此讓「珍與芬治」社區的年輕人不分南北擁有共同的目標。

    • 利用一戰後德國人的屈辱不平壯大自己聲勢
    • 「靠口才打動群眾」,希特勒與納粹黨打壓異己、藉民選崛起
    • 他花在投射自身形象上的心力遠比政策內容要多
    • 21世紀獨裁者的統治利器:媒體與沒有選擇的「選舉」
    • 用秩序、和平口號「合理化」野心
    • 追隨者的盲目崇拜,是獨裁統治推手

    戰勝的協約國1919年強迫德國接受嚴苛的和平條件,再加上1920年代的高通貨膨脹率,以及之後的嚴重失業問題,都讓希特勒1919年成立的國家社會主義黨(納粹)在1920年代得到立足之地,但20年代下半經濟得到某程度復甦後,他們仍然只是一個邊緣政黨。這種局面在1929年10月華爾街崩盤後改變。這個衝擊使得德國銀行收回給企業的貸款,到了1932年每3個工人就有1個以上失業。希特勒的政黨是這場經濟危機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在1928年的國會選舉拿下12席和2.6%的選票。1930年9月的國會選舉更增加到107席次,得票率18.3%。納粹黨一躍成為議會第二大黨,超過6百萬人投票給它。 希特勒的主要立傳人伊恩.克索(Ian Kershaw)提出了一個概括性解釋,不只適用於兩次大戰之間的德國:「有些時候,政治...

    希特勒心裡卻有別的盤算。1933年2月27日國會大廈被燒毀更幫了他大忙。 這件事是意外,是荷蘭某個社會主義青年的個人行動,希望藉此刺激德國工人挺身反抗右翼政府和資本主義。希特勒卻趁機把縱火案怪在共產黨身上,並開始打壓共產黨員,連社民黨員和其他反法西斯人士也遭殃。 1933年3月5日,在充斥著恐嚇的選舉中,納粹黨拿下將近44%的選票,新國會的647席有288席被他們拿走。共產黨雖然被殘酷打壓,許多共產黨員和社民黨員被打甚至被殺,但共產黨的得票率仍逾12%,社民黨也有18%。然而,這時納粹不只成了第一大黨,也因為跟保守派結盟而成為國會多數黨。事實上,他們甚至不需要依賴後者的支持就能掌權,因為納粹讓當選的共產黨議員都無法就職,這些人不是被捕就是逃跑。國會在衝鋒隊(SA)和親衛隊(SS)這兩個組織的...

    1934年時,一般人提到希特勒都稱「我的元首」,而他自己在跟大多數納粹領袖人物說話時都直呼他們的姓。他花在投射自身形象(雖然當時還沒有出現「形象」這樣的字眼)上的心力遠比政策內容要多,只有他深深著迷的領域例外,例如消滅猶太人的影響力(最後變成消滅猶太人本身)、增強德國的軍事力量,以及外交政策。 納粹體制有一個重要的層面不能算極權體制,那就是其他許多政策的辯論都在希特勒之下的層級發生,下級會遵循他的大方針,做事盡可能合他的意。這樣反而增強了他的無限權威,雖然難以親近、無法預測的任意干預、冗長的獨白和對政策細節缺乏興趣的領導方式,很難造就有效率的政府。 希特勒討厭可能會出現批判性討論的內閣會議。1933年他還帶領著聯合政府,裡頭的保守派多於納粹黨,內閣一個月開4、5次會,直到夏季休會,但之後次數...

    專制統治確實遲早會刺激受害者站起來推翻政權(雖然暴力革命往往是另一種威權統治的序幕)。然而,即使是獨裁君主也無法只靠武力統治,因為他必須要能說服周圍的人(他的禁衛隊、軍隊將領或政治警察頭子),讓他們相信效忠他有利於國家或個人利益(更常是兩者都有)。 比杜爾哥年長一些的大衛.休謨(David Hum)認為,「要是一個暴君的權威完全來自恐嚇,就沒有任何理由要害怕激怒他。因為他身體的力量能影響的範圍很小,他進一步擁有的力量一定要奠基在我們自己的想法,或是其他人認定的想法上。」 因此,說服力和武力都是獨裁領袖不可或缺的裝甲。20、21世紀的獨裁統治者擁有啟蒙時代思想家想像不到的利器和媒體,從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發揮極致的大規模群眾集會,到電子監控、廣播電視,甚至對傳送訊息的完全掌控。左右民意需要組織的幫...

    極權政權為了合理化執政黨和領袖對徹底掌權的野心,通常會描繪出一幅輝煌的前景,一個新的黃金時代,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鼓舞大批人民,蘇聯、義大利和德國就是如此。用來合理化極權和威權統治另一種較為普通的論點是,這樣能重建秩序,穩定政府。秩序之說很吸引人,因為一般人多數時候都希望有和平的環境,在穩定的社會中養兒育女。倘若有人告訴他們,不選擇獨裁政權承諾的「秩序」,就是選擇內戰和無政府狀態,而他們也相信,很多都會樂意或勉強支持當權者。 然而,這樣把「秩序」合理化有幾個根本的問題。 首先,大多數威權政權本身就不顧法治,訴諸暴力並拆散家庭,動輒逮捕、拘禁、殺害好幾萬人(如智利獨裁者皮諾契),甚至數百萬人民(如史達林統治的蘇聯或毛澤東統治的中國),造成大規模混亂。無論怎麼定義「秩序」,中國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都...

    眼光遠大的偉大領袖,就是獨裁政權最難以動搖的迷思。這在專制政權比寡頭政權明顯,後者通常把重點放在執政黨的獨特洞察力和智慧上,而非個別領袖的特質。義大利文(Duce)、德文(Führer)和俄文(vozhd)的領袖所代表的意義,在墨索里尼、希特勒和史達林執政時都產生改變。每一個都代表一個力量、理解力、洞察力超乎常人,而且愛民如子的領導人。 盲目的追隨者賦予領袖英雄特質,有時領袖本身甚至尚未標榜自己擁有這些特質。最顯著的例子是希特勒。他先是相信德國需要一個偉大英勇的領袖,後來沾沾自喜地發現自己就是那一個人。1920年代早期,希特勒還沒開始打造個人崇拜(有別於當時的墨索里尼),但追隨者卻已經聲稱他們「找到了數百萬人心的渴望──一個領袖人物」。到了1920年代末,希特勒相信他們是對的,納粹黨也開始完...

  3. 35年前遭到性侵的珍妮佛(Jennifer Thompson),如今是修復正義組織(Healing Justice)的創辦人兼理事長。 (攝影/AP Photo/Gerry Broome/達志影像) 【編按】 本文為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書評,經游擊文化授權刊登。 作者張婉昀,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倫敦政經學院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出版界、在新媒體擔任性別議題主編,現為自由撰稿人。 勇敢聰慧的珍妮佛,檢方的明星證人. 證人的記憶可靠嗎? 台灣性侵冤案,比羅納德的案子更離奇. 「性侵」與「誣告」不會是光譜對立兩端. 認錯,是強者才有的力量. 「在中國談起無辜者運動,行動者可能得付出難以想像的成本。

  4. 2022年7月30日 · 1989年12月,羅馬尼亞革命展開幾天後,一名士兵守衛著祕密警察使用的地下通道。 (攝影Patrick ROBERT/Sygma via Getty Images) 民族學家的一個毛病就是會過度採納主要訪問對象/朋友的觀點,而未意識到他們或許集體擁有強烈的偏見,並努力想讓我們相信。 其中一種這樣的觀點,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恐懼帝國」範式(“empire of fear” paradigm)。 受到冷戰思維影響,這種觀點認為共產政權奠基於恐怖與鎮壓,而祕密警察是其主要打手。 雖然當美國大使館的人向我傳輸這一套想法時,我將之視為一種冷戰意識形態而不屑一顧;但隨著我在1980年代逐漸發現祕密警察對我的嚴密監視程度,並吸收了我周遭人們的世界觀,我慢慢接受這種說法。

  5. 2021年1月20日 · 去年3月,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和一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空虛、憤怒、無助。 去年11月,《報導者》連續推出兩集博弈產業報導幕後,廖醫師主動和我們聯繫,希望聽眾除了理解博弈產業的背後,也理解賭癮是如何發生、以及他在診間的發現。 而Summer,則是在30歲以前,一度沉溺於賭博中的個案之一。 運彩、線上博弈、借貸無所不碰的他,輸掉2000萬後,在去年10月接觸到博弈門診,開始試著轉變。 他後來開立 Podcast《不切實記》 ,持續講述他的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6. 2021年10月4日 · 2021年7月,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 UU)做出一項很前衛的決定: 自2022年起,在聘用或升遷一位研究人員時,將放棄當前學界主要採用的「期刊影響指數」(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制度,改採更多元的評估指標,例如該人員對於團隊合作的承諾,以及促進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努力。 期刊影響指數(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最初是為了幫助圖書員選擇訂閱哪些期刊而開發,如今卻幾乎成為當前學界評估一名學術工作者的唯一標準。 對於這項指標被濫用,以及研究人員瘋狂投稿高影響指數期刊的現象,UU校方認為已經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