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艾略特·庫克·卡特 (英語: Elliott Cook Carter, Jr. ,1908年12月11日—2012年11月5日), 美國 當代 古典音樂 作曲家。 生平 [ 編輯] 1908年,卡特出生於 紐約 ,年少時就對音樂發生了興趣,曾在聆聽 斯特拉文斯基 的《 春之祭 》時激動不已。 他有幸被到他家去賣保險的著名作曲家 查爾斯·艾夫斯 鼓勵。 兩人成為忘年交,艾夫斯常常帶卡特去聽各種流派的美國作曲家的音樂會。 1932年他從 哈佛大學 畢業,又赴 法國 繼續深造,師從 娜迪亞·布朗熱 。 [1] 這段時間的薰陶使他早期的音樂風格傾向於 新古典主義 。 回美國後曾在多所學校任教。 艾略特·卡特一直身體硬朗,創作力不因年歲增長而減退。 他在90歲左右寫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劇《 下一個?

  2. 艾略特·库克·卡特 (英語: Elliott Cook Carter, Jr. ,1908年12月11日—2012年11月5日), 美国 当代 古典音乐 作曲家。 生平. 1908年,卡特出生于 纽约 ,年少时就对音乐发生了兴趣,曾在聆听 斯特拉文斯基 的《 春之祭 》时激动不已。 他有幸被到他家去卖保险的著名作曲家 查尔斯·艾夫斯 鼓励。 两人成为忘年交,艾夫斯常常带卡特去听各种流派的美国作曲家的音乐会。 1932年他从 哈佛大学 毕业,又赴 法国 继续深造,师从 娜迪亚·布朗热 。 [1] 这段时间的熏陶使他早期的音乐风格倾向于 新古典主义 。 回美国后曾在多所学校任教。 艾略特·卡特一直身体硬朗,创作力不因年岁增长而减退。 他在90岁左右写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 下一个?

  3. 艾略特·库克·卡特(英語: Elliott Cook Carter, Jr.,1908年12月11日—2012年11月5日),美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 生平 [ 编辑 ] 1908年,卡特出生于 纽约 ,年少时就对音乐发生了兴趣,曾在聆听 斯特拉文斯基 的《 春之祭 》时激动不已。

  4. 圖片說明:卡特(右)與他的啟發者:史特拉文斯基(左)(圖片來源:www.musicaltoronto.org)《交響曲 浮華人生》是克努森帶給艾略特‧卡特靈感而譜寫的作品,1998年四月在克努森與BBC交響樂團的演奏

  5. 埃略特·卡特,1908年12月11日-2012年11月5日 , 美国 杰出的音乐家,后现代音乐大师。 出生于纽约。 少年时代,得到著名 音乐家 查尔斯·艾夫斯的鼓励,十六岁起就在 艾夫斯 的指点下接触影响广泛的现代音乐。 1926至1932年,卡特在哈佛大学读书,1932至1935年又赴巴黎求学。 娜迪娅·布朗热个别授课,使他得以亲炙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作品,其第一部重要的乐队作氏的影响。 但四十年代,卡特开始质疑斯特拉文斯基式的创作手法在表达上的局限,同时写了最后一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 弥诺陶洛斯 》(1947年)。 中文名. 埃略特·卡特. 外文名. Elliott Carter.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纽约. 出生日期. 1908年12月11日. 逝世日期.

  6. 艾略特·卡特 - Elliott Carter - 作品列表 | 致乐者. Elliott Carter. 美国作曲家 1908.12.11 - 2012.11.5. 总评. 81. 卡特生平 Biography. 美国当代作曲家。 出生于纽约,年少时就对音乐发生了兴趣,曾在聆听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时激动不已。 他有幸被到他家去卖保险的著名作曲家查尔斯·艾夫斯鼓励。 两人成为忘年交,艾夫斯常常带卡特去听各种流派的美国作曲家的音乐会。 1932年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又赴法国继续深造,师从娜迪亚·布朗热。 这段时间的熏陶使他早期的音乐风格倾向于新古典主义。 回美国后曾在多所学校任教。 他的创作力不因年岁增长而减退,在90岁左右写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年满百岁后仍在积极创作。

  7. 艾略特·卡特 (Elliott Carter, b.1908) ,美國作曲家,於1908 年12 月11日出生於. 美國紐約市(New York),卡特的祖父是一位紡織業的出口貿易商,所以卡特從小. 就生長在家境相當富裕的環境中,年幼時因著父親工作關係,童年時代幾乎都在. 充滿著藝術氣息的歐洲度過。 父母親對卡特的學習從不怠慢,特別是在音樂方面. 的學習,向來都秉持高度肯定與支持的態度。然而, 在1922 年間,卡特家不知為. 何緣故,舉家自歐洲返回到美國居住,筆者推測可能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有. 關。 當年十四歲的卡特於是被安排進入位於紐約市的一間私立霍勒斯·麥恩. (Horace Mann School) 中學就讀,碰巧教授音樂課程的克里夫頓· 弗爾尼斯(Clif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