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童 (1942年4月14日 — ),本名 王中和 , 黃埔軍校 名將 王仲廉 之子、 宏廣卡通 董事長 王中元 之弟, 安徽省 蕭縣 人,出生於安徽省 太和縣 , 台灣 知名 電影 導演 ,執導電影達十餘部,曾經獲得 國家文藝獎 。 曾擔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主任及教授,現已退休。 執導著名作品《 假如我是真的 》、《 看海的日子 》、《 無言的山丘 》、《 稻草人 》和《 風中家族 》等電影。 2019年獲頒 第56屆金馬獎 終身成就獎 。 生平 [ 編輯] 1942年4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太和縣,父親王仲廉、母親郭翔九 [1] 1949年隨父母遷台. 1962年進入 國立藝專 美術科. 1966年進入 中央電影公司 ,擔任多部電影美術與服裝設計.

  2. 序言. 生平. 電影作品. 導演. 榮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王童 (1942年4月14日 — ),本名 王中和 , 黄埔军校 名将 王仲廉 之子、 宏廣卡通 董事長 王中元 之弟, 安徽省 萧县 人,出生於安徽省 太和縣 , 台灣 知名 電影 導演 ,執導電影達十餘部,曾經獲得 國家文藝獎 。 曾擔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主任及教授,現已退休。 執導著名作品《 假如我是真的 》、《 看海的日子 》、《 無言的山丘 》、《 稻草人 》和《 風中家族 》等電影。 2019年獲頒 第56屆金馬獎 終身成就獎 。 生平. 1942年4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太和縣,父親王仲廉、母親郭翔九 [1] 1949年隨父母遷台. 1962年進入 國立藝專 美術科.

  3. 2023年4月8日 · 王童本名王中和1942年出生於安徽。 八〇年代初由美術轉任導演,處女作《假如我是真的》(1981)即獲金馬獎最佳影片。 超過五十年的電影生涯,完成了十五部劇情長片。 寫實的電影風格貼近生活的題材與侯孝賢楊德昌陳坤厚萬仁等臺灣新電影健將為八〇年代的臺灣電影帶來了嶄新的風貌共同書寫下臺灣電影歷史重要的一頁2019年更獲頒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肯定其卓越貢獻。 美術之路. 王童自幼習畫,成長於藝術觀念轉變的六〇年代。 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後,便加入中影製片廠。 他自練習生做起,在大量實務經驗中學習電影美術,不斷打磨陳設、空間造型、服裝設計等技術。 擔任美術工作超過十年,陸續與李翰祥、李行、胡金銓、白景瑞、陳耀圻等多位大導演合作學習,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

  4. 王童. WANG Toon. 0. 職業類別: 導演 , 編劇 , 製片 , 美術、職務名稱 (導演Director) 個人簡歷: 1942年出生於安徽太和縣,原名王中和。 家庭為書香世家,深受中國傳統書畫的薰陶;在大陸時期看過三、四零年代的電影,如《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等,對此留有深刻印象。 1949年舉家遷至台灣,1962年入國立藝專美術科就讀,曾獲台灣大專美術比賽第二名,1965年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後,曾在臺北舉辦個人畫展。 1966-1970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負責服裝及美術設計,曾擔任過導演李嘉、李行、胡金銓、宋存壽、白景瑞、陳耀圻等的美術設計。 1980年起以《假如我是真的》開始擔任導演,除了導演工作外,仍持續替其他導演作美術指導的工作。

  5. 2023年3月22日 · 記者潘鈺楨/台北報導. 今年即將迎來金馬60回顧一甲子的華語電影發展80年代初由美術轉任導演的王童佔有重要地位他在1981年即以處女作假如我是真的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肯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下稱國家影視聽中心在今年四月透過在歷史的荒地造景王童導演回顧展」,帶領觀眾回到王童所處時代的脈絡重新認識這位劃時代的臺灣導演。...

  6. 2019年11月23日 · 第56屆金馬獎今晚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終身成就獎頒發給22歲就進入電影圈的導演王童他表示在電影圈55年認為電影工作人員辛苦一輩子但今天只用23分鐘就能說完致詞勉勵在座的電影人,「時間是可怕的大家把握時間趕緊努力拍好的電影我們才有未來1942年出生的王童進入中影從基層磨練負責服裝及美術設計擔任過李嘉李行胡金銓白景瑞等導演的美術設計1976年首度以楓葉情獲得第13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1981年轉任導演的處女作假如我是真的便獲得第18屆金馬獎最佳影片之後稻草人無言的山丘更同時囊括金馬獎最佳影片及導演獎

  7. 2023年3月21日 ·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21日電80歲的資深導演王童是台灣電影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從美術轉任導演的他1981年便以處女作假如我是真的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國家影視聽中心4月將推出回顧展致敬今年迎來第60屆金馬獎回顧一甲子的華語電影發展不僅有優秀演員持續交出代表作也見證導演推出一部部震撼經典王童超過50年的電影生涯完成多部劇情長片與侯孝賢楊德昌萬仁等台灣新電影健將為80年代的台灣電影帶來了嶄新風貌。 自幼習畫的王童,從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後,便加入中影製片廠。 他陸續與李翰祥、李行、白景瑞、陳耀圻、胡金銓等多名大導演合作學習,多年來練就扎實電影美術的基本功。 隨父母自中國來台的成長過程,也使王童的創作在無形中擁有一種使命感,他想以電影為台灣書寫歷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