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2000年代. 2000年蕭雅全執導首部電影長片《 命帶追逐 》 ( Mirror Image) [2] ,獲得第3屆臺北電影節年度導演新人獎,於次年入選 坎城影展 導演雙週 。 [3] 美國《綜藝》雜誌(Varity)曾以「另類、不落俗套」評論此片。 [4] 2010年,他編導的第二部長片《 第36個故事 》( Taipei Exchanges )獲得第12屆臺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5] 。 2011年,蕭雅全受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之邀,聯合創作電影《 10+10 》(20個臺灣導演短片)—〈有一好沒二好〉,此片於2012年入選 柏林影展 世界大觀單元 (Berlin Film Festival Panorama) [6] 。

  2. 蕭雅全 (英語:Hsiao Ya-Chuan,1967年12月20日 — )是台灣中生代電影 導演 、編劇。 2000年代開始活躍於臺灣獨立電影圈,於2005年成立 積木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 。 生平. 早期. 蕭雅全於就讀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時期,便開始從事錄像藝術(video art)的創作。 1990年他以《關於陽光關於水關於腐爛》獲得中時電影獎(台北電影節前身)非商業首獎,1991年以《二又六分之一小時》獲得第14屆金穗獎最佳實驗錄影帶,1995年再以短片作品《倒數契約》奪得第18屆金穗獎優等短片。

  3. 2023年11月21日 · 2023-11-21. 瀏覽數 21,750+. 蕭雅全的全新作品老狐狸》,在第60屆金馬獎中入圍高達7項大獎。. 華映. 聽遠見播放中. 00:0000:00. x1.0. 電影 《老狐狸》由蕭雅全執導, 劉冠廷 、 白潤音 、陳慕義、 劉奕兒 主演,本片在第60屆 金馬獎 入圍7項大獎,包含最佳 ...

  4. 2023年11月23日 · 100% 編按2023 60 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入圍蕭雅全執導白潤音陳慕義劉冠廷主演以貧富差距做為背景講一段男孩在價值觀拉扯下的成長故事。 《老狐狸先在金馬影展與觀眾見面也將在近期於臺灣院線上映本期放映週報專訪導演蕭雅全從令他傾心的時代回憶與角色刻劃切入看蕭雅全如何以創作寓言之思維寫一段能向下一代述說的電影故事。 請見本期專訪。 ※※. 陰雨夜晚裡,鏡頭隨著穿著正紅色大衣女子的腳步,走訪一家一戶收租。 腳踏車店、老兵開設的麵店,再到公寓裡的傳來薩克斯風聲的廖界父子家。 電影的基調、故事的舞台(街坊)、人物的關係,還有主人翁覬覦的「家」,通過這一串收租戲,在短短幾分鐘構築起來。 自此,創作者帶領觀眾走進了這則「寓言故事」裡。

  5. 2022年12月8日 · 2022/12/08, 影劇. 名導蕭雅全我當了半年的鏡子幫三位台灣短片創作者整理劇本. 蕭雅全Photo Credit: 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TNL特稿.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收藏本文. 我渴望遇到年輕作者想從他們身上汲取養分這是我自私的理由彼刻正值疫情起伏時,大家都被世紀瘟疫弄得煩躁不堪,我也常有開機描述時代的衝動,三個年輕導演的出現,讓這股焦慮有了交流的機會。 呂柏勳、莊翔安、林亞佑,三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創作者,我對他們的認識,是從他們送徵案的劇本開始的。 我渴望遇到年輕作者,想從他們身上汲取養分,這是我自私的理由。 彼刻正值疫情起伏時,大家都被世紀瘟疫弄得煩躁不堪,我也常有開機描述時代的衝動,三個年輕導演的出現,讓這股焦慮有了交流的機會。

  6. 2023年11月27日 · 首頁. 文史藝術. 影劇. 讓階級在影像裡發潮凝結出一則當代寓言──專訪金馬最佳導演老狐狸蕭雅全. 韋晢/看電影的路上. 2023/11/27. 4103. 蕭雅全思考同理心與階級:「我的看法也是只有憤怒嗎不甘願是這樣的答案。 Photo Credit:華映娛樂 提供. 總是透過電影處理父子關係的蕭雅全導演如今以父親的身份拍出了一則回應兒子疑問的寓言獲得金馬 60 共四項大獎的《老狐狸》,也是對一整個世代的台灣人所做的觀察與期許。 甫於前日結束的第 60 屆金馬獎,最終由奪下 4 項大獎的《老狐狸》成為大贏家,其中包括最佳男配角、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音樂,以及由蕭雅全拿下的最佳導演獎,顯見本片水準全面的技術表現,以及後者成功的整合與調度。

  7. 2023年12月1日 · 2000年33歲的蕭雅全交出生涯首部劇情長片命帶追逐》,獲得第3屆台北電影獎的百萬首獎最佳新導演獎」,在隔年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也於全球多個影展獲獎一直以來蕭雅全的電影總透露著隱晦的文學性鮮少直面闡述劇情線性因果,《命帶追逐用略帶慧黠的口吻探索命定論、《第36個故事》(2010用咖啡與人際談城市價值、《范保德》(2018用血緣去討論宿命與傳承。 世人常言創作要「雅俗共賞」,蕭雅全則認為,「雅俗」的「俗」非貶義,而是當前審美潮流與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這世界需要很多創作,去服務這個最大公約數,但我的(創作)可能就不是。 他的電影極具個人風格,也不以市場類型片為導向,侯孝賢曾虧他的《命帶追逐》是「不會賣」的電影,如此作風也符合蕭雅全執著的文人性格。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