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3日 · 1. 標的: 2618.TW 長榮航. 2. 分類:多. 3. 分析/正文: 近期股價整體走勢就是有大人在顧要跌跌不下去. 籌碼面來看,大摩手上有3萬張均價26.3. 券資比又快50% 大戶手上的籌碼在沒有爆大量之前,都不太需要擔心. 近期會在28上下打混,消化9/27-28那邊的跳空缺口. 這樣沒甚麼不好,壓力本來就是多測試幾次才有能量突破. 主力想要出貨最好成交量要在10萬以上. 除非想要慢慢出,不過慢慢出我們也可以提早警覺. 我認為會嘎一波,直到空方認輸. 均價24~26的主力我想也不會輕易的拉到32以上. 讓原本套牢的解套. 跟著大摩吃點豆腐也沒甚麼不好. 也不要說營收或公司以前載人股價就是不好. 很多情況本來就不能拿以前的情況來對比. 未來股價會怎麼樣沒有內褲線誰也不知道.

  2. 2022年11月7日 · 1. 標的: 2618.TW 長榮航 2. 分類:多 3. 分析/正文: 近期解封利多連發,且開立許多新航線。 上週五大漲7%,短期看似已築底 從高點修正到目前股價判斷此波反彈沒這麼快結束 配合大盤近期大反彈,可順勢買機票上機 https://imgur.com/a/4rueZxf

  3. 2022年2月17日 · 1. 標的:2618.TW 長榮航 (例 2330.TW 台積電) 2. 分類:多. 3. 分析/正文: 先簡單看一下貨運基本面展望. 疫情解封在即,在即就是「還沒有」 因此現有貨運營運將持續穩固. 1月營收年增50%,驗證年前2610.TW 華航 標的之看法. 1月份雙航在SCFI價格居高不下之下,淡季皆繳出亮麗成績. 複習一下年前的說法: https://i.imgur.com/AK9JGgN.jpg. 認為就歷年經驗,價格很大機會維持在9月以上. 而實際1月雙航公布月營收資料皆優於預期,皆約僅回檔至10月份價格. 接下來即將進入3月份季節性旺季,外加海運罷工談判在即. *請注意「海運罷工」是一個如「運河堵塞」般真實具備高度影響力的重大議題.

  4. 2022年12月23日 · 1. 標的: 2618.TW 長榮航 2. 分類:多 3. 分析/正文: 近期股價整體走勢就是有大人在顧要跌跌不下去 就籌碼面來看,大摩手上有3萬張均價26.3 券資比又快50% 大戶手上的籌碼在沒有爆大量之前,都不太需要擔心 近期會在28上下打混,消化9/27-28那邊的跳空缺口.

  5. 2023年6月2日 · 1. 標的2618.tw 長榮航. 2. 分類:多. 3. 分析/正文: 34放空停損36.2這麼快就來了代表從去年9月到現在買入的都賺錢股價突破八個月. 整理區間,向上動能強勁。 放空理由是因價漲量縮不計價買入成本過高後續出脫不易故股價應呈短空格局這種爆量上攻讓人必須重新評估,是放空者低估了買方的瘋狂程度,還是買入者高估後. 續接盤者的瘋狂程度。 不管怎麼說,真金白銀砸下去就是對的,所以現在只能做多。 至於法人買這麼多,要怎麼出場? 多殺多一定很精彩,屆時再轉職空空也不遲。 4. 進退場機制: 若尾盤站上36.2就進場做多,每一根新紅k低點移動停利,跌破35停損。 如果沒有下一根紅k直接停損就甘0糧不玩惹。 --

  6. 2022年11月29日 · 標的: 2618.TW 長榮航. 2. 分類:多. 3. 分析/正文: 技術面. 盤整過後量能足夠,今天帶量上攻,後勢可期. 籌碼面. 外資近期都是買多賣少,沒有特別看壞航空. 消息面. 對岸抗議,有炒解封的話題,股票就是要有話題才有機會. 基本面. 客運有比過往更想進步,增加了很多航點,近期很多飛機班次增加. 心態面. 股版太多人看壞,還是跟大部分的人在對立面. 一堆人想空,這些都是噴噴的燃料. 距離第一次發文也過了一個月,當然會有正反兩面的看法. 也有人會說別類股漲更多買這爛股幹嘛. 股市中能賺錢比較重要,那些飆股有的時候買了反而套牢賠錢. 不如跟著穩穩的賺這10% 20% 4. 進退場機制: 停利:短期 可30 長期36以上. 停損:前波盤整低點23. --

  7. 2022年5月27日 · 1. 標的2618.TW 長榮航空. 2. 分類:空. 3. 分析/正文: (1)政策+消息面. 首先航空目前的漲勢都是根據入境隔離的政策在跑. 通常前一天有鬆綁的消息隔天航空類股就會開高,然後就看盤中有無更新的鬆綁消息或期待. 對股價最好的狀況是「宣佈入境免採檢、免隔離,完全正常生活」而且要"突然宣佈/快訊" 按照過去防疫政策的鬆綁機制,可以看到放寬都是慢慢放,不會一次放到底. 目前預期的解封走勢大概是入境隔離7+7->4採陰解隔+3自主->採陰後0+7 (or採陽4+3) ->低風險國家入境/返境免隔離+7天自主->恢復正常生活. 看起來這個road map畫得很美,但這樣會造成市場對於解封行情的疲勞. 一次兩次還好,在這樣慢慢鬆綁的政策之下是市場可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