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8月8日 · 復仇者聯盟》的劇情是相當傳統的超級英雄電影。 故事敘述「邪神」洛基(Loki)盜取了宇宙魔方,試圖開啟異界大門進軍地球;神盾局(SHIELD)經歷各種險阻,終於召集了超級英雄們攜手對抗洛基。

    • 被蝙蝠俠壓著打,漫威一度瀕臨破產
    • 合併免於倒閉,新總裁立志發展影業
    • 進軍好萊塢不如預期,再度面臨轉型考驗
    • 鹹魚翻身,轉型代表作《鋼鐵人》大成功
    • 拍片計畫已至2020年

    1980年代,漫威推出首支電影《天將神兵》(Howard The Duck),主角是一隻名叫霍華達(Howard)的滑稽鴨子,在此同時,蜘蛛人和美國隊長等形象鮮明的人物已悄悄被雕塑出輪廓。著作曾以漫威為主題的作家浩爾(Sean Howe)表示:「每個人都想把漫畫變成電影,但預算實在太高」、「在《終結者2》(Terminator 2)以前,沒有任何技術足以讓我們做任何能信服他人的改變。」 當時的動畫技術雖足以讓漫威將超級英雄從方格搬上大銀幕,公司卻處於破產邊緣。在題材氾濫、民眾降低收藏意願的雙重危機下,美國漫畫市場在1993年崩潰,漫威的漫畫銷售量暴跌7成,也累積龐大債務,股價更從35.75美元跌到2.38美元。 Learn about Earth's Mightiest Heroes wit...

    漫威最後和玩具公司「ToyBiz」合併逃過一劫,在董事會激烈討論之後,「TotBiz」老闆阿拉德(Avi Arad)被指派為漫威電影部門總裁。阿拉德上任後將漫威1990年代的動畫全都看過一遍,之後他下定決心:漫威未來必須寫自己的腳本、請自己的導演、聘自己的明星。 「當你進入一個大工作室,他們同時開發100到500個專案,你就完全輸了。」阿拉德1996年接受紐約時報訪問表示:「這不代表我們不能玩這一套,我們只是不再這麼做了。」

    阿拉德的策略奏效了,當福斯影業(Fox)買下「X戰警」(X-men)、索尼(Sony)買下「蜘蛛人」(Spider Man)、「刀鋒戰士3部曲」,只有漫威不必與其他公司分紅。 但是,當索尼的《蜘蛛人1、2》以30億美元的周邊經濟效益傲視其他電影,漫威只進帳6200萬美元,更慘的是,漫威將漫畫《幻影殺手》(The Punisher and Daredevil)改編為電影《黑天使》(Elektra),做為進軍好萊塢的超級英雄系列,最後卻被批評為缺乏創意和商業手法。 「事情有點超出我們掌控。」漫威總裁菲戈(Kevin Feige)坦言:「此時我們開始考慮自己製作電影。」 Kevin Feige Says Benedict Cumberbatch Is a Huge 'Doctor Strange'...

    為了發展次要角色,阿拉德決定開闢獨立工作室,他和首席執行長梅賽爾(David Maisel)到華爾街尋求資金挹注計畫,此時威漫已經沒有其他退路,他們開始製作《鋼鐵人》(Iron Man)。 浩爾指出:「這個計畫有趣的是,漫威拿角色權作為抵押,所以如果《鋼鐵人》失敗了,他們將放棄一大票漫畫角色的粉絲,包括《復仇者》。」不過浩爾也補充,這項資金計畫並未明確指出那些角色屬於復仇者,所以熟知漫畫歷史的漫畫迷仍可以知道:復仇者聯盟可以涵蓋任何50個角色。 其實,當年的《鋼鐵人》電影是一場豪賭,一個知名度不高的超級英雄、找來當時負面新聞不少的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主演,獨立製片導演法羅夫(Jon Favreau)的決定可說是非常冒險,所幸最後這部片獲得漫畫迷和影評的高度肯定,清...

    如今漫威已經生產11部電影、7部電視劇,並且已經確定一連串電影計畫到2020年。「持續的故事線讓特約電影如此特別、如此成功。」浩爾回應:「我們的成功不在於行銷,而是我們創造了敘事的複雜性和完整度,─通常閱聽大眾只能從電視或漫畫中得到。」浩爾驕傲地說,漫威比其他同業更擅於開創電影題材,「如果你嘗試想像2018年或2019年上映的電影,你會發現,沒有其他公司已經想到那麼遠了。」 「我認為他們有一個獨特的優勢,特約經營。」復仇者電影導演溫斯登(Joss Whedon)及其創意顧問不約而同地指出:「哈利波特是一回事、詹姆斯龐德是一回事,但這可能需要不同的特許經營權。」、「所有的角色帶來獨特的活力,當你把他們全放在一起,你會得到幽默、衝突、還有其他所有你希望看到的感覺。它的優勢是不只是一整件事,而是每...

    • 《可可夜總會》這是部正面討論何謂「死亡」的動畫片,也討論「家庭」與「親情」的重要。故事發想自墨西哥的亡靈節,描述主角世代都被規定不能從事音樂相關行業,但偏偏主角對於音樂情有獨鍾,在一連串的事件裡,他到了只有「死人」才能去的「夜總會」,見到逝去親人所發展而成的歷險。
    •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這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由印度天王巨星阿米爾.罕(Aamir Khan)擔任製作人並主演的電影,拿下台灣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印度電影,勝過他的前作《三個傻瓜》,也讓他一舉拿下印度的 Filmfare Awards 最佳影片及最佳男主角獎。
    • 《羅根》親情第三發,去年金鋼狼系列最後一集《羅根》上映後,開啟了英雄電影的新型態敘事方式:「英雄遲暮後,還是不是英雄?」所有傳奇人物都會歷經時間的摧殘(雷神索爾、超人這種「外星人」跟「神系」不算啊),金鋼狼卸下往日榮光、X教授也不如以往睿智,戲裡從平凡人的角度敘述一連串逃亡、死亡、別離等等遭遇。
    • 《大佛普拉斯》今年國片強檔不斷,這部在黑白與彩色色調中間切換的電影仍然有獨特賣點,講述小人物無法反抗、也不知如何反抗「低端」生活,甚至很難用精準的言語說明自己的困境,有些場景看起來好笑,笑完之後卻讓人想哭。
  2. 2021年11月23日 · 本片不僅入圍金馬獎 10 項大獎,也是台北電影節中的開幕片,並榮獲電影節的百萬首獎及劇情長片獎;海外部分,也獲得了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影展「亞洲影評人聯盟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片。

  3. 2023年9月4日 · 前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球星郭泓志有「不死鳥」的封號,因為他生涯開過 9 次刀,每次進手術房,醫生都嘆氣、搖頭,勸他別打了,他仍一次次重新站上投手丘,在 MLB 留下傳奇故事。. 郭泓志 2005 年~ 2011 年效力於 MLB 強權洛杉磯道奇隊(Los Angeles ...

  4. 2021年5月16日 · 2001 年上映的美國動作電影《間諜遊戲》(Spy Game),由奧斯卡獲獎演員勞勃 · 瑞福、布萊德 · 彼特主演,故事描述兩位中央情報局(CIA)探員的救援故事。

  5. 2019年5月6日 · 說到《復仇者聯盟》,喜愛超級英雄的電影迷想必並不陌生。 但你是否曾經疑惑過:明明 revenge 跟 avenge 都是「復仇」,為什麼《復仇者聯盟》的英文是 The Avengers 而不是 The Revenger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