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21日晚間,鐵道局工人以圍籬將開元陸橋旁的黃春香住家徹底包圍。. (攝影/楊子磊). 2021年9月8日,黃春香終於返回自己被徵收而拆毀一半的住家。. 半個多月前,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處 第三度強拆南鐵最後抗爭戶黃春香家 。. 拂曉中約60名聲援者的 ...

  2. 2018年1月29日 · 2018/1/29. 文字. 葉瑜娟. 攝影. 吳逸驊. 設計. 黃禹禛. 共同採訪/林韋萱. 高齡老人. 長照. 87歲的鄭阿公每天早上都跟著太太去菜市場賣菜,20分鐘的路程,他走得又快又穩。 後來因為吞嚥困難,到醫院做了胃造口,住院20天後,他就站不起來了。 他的家中因為沒有多餘房間可以請看護,因此子女決定讓鄭阿公住機構。 子女們看了三總、和平醫院,但通通都滿了,後來才讓爸爸進了一間台北的養護中心。 從此臥床的鄭阿公,每天的行程就貼在床頭:早上9點翻左邊,11點翻右邊,下午1點翻左邊,3點翻右邊⋯⋯;另一張單子貼著進食表:早上6點從他的胃造口灌300cc補體康,10點再300cc⋯⋯。

  3. 2018年11月18日 · 最終地方政治仍淪為金錢遊戲,沒有翻轉的可能。. ──【後續與迴響】落選但不悲觀 歐巴桑聯盟將繼續參政 (2018.11.25更新). 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由親子共學媽媽們組成的歐巴桑聯盟在這次選戰中,21位候選人沒有1人跨過當選門檻,但歐巴桑聯盟 ...

  4. 2020年9月19日 · 「它大概知道自己只能活到今年! 」陳秌沛疼惜地說。 正如他被連根拔起的老家。 陳秌沛是 南鐵地下化工程沿線拆遷戶 中,台南市北區北園街87巷上最後一戶同意點交的。 漫長的「8年抗戰」,老母中風失語,他和太太身心俱疲,時間消耗戰讓陳秌沛與其他拆遷戶一個一個老病、甚至凋零,最終棄械投降,無奈遷入以「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為名的安置宅,年過半百,重新背起房貸,住進被迫接受的新家裡,仍揮之不去失根的陰霾,火車聲響由甜美鄉愁變成驚恐夢魘。 「 罔顧民意 要建設也該顧百姓家園 」,陳秌沛老家被拆得門都不剩的兩層透天厝陽台上,掛著這條褪色的布條,不僅映照反南鐵迫遷運動無疾而終的命運,更是迫遷者最後沉默的控訴。 這棟陳家的起家厝,是47年前陳秌沛的父親和舅舅自己畫圖、親手打造的房子。

  5. 2022年2月16日 · 蘭陵劇坊培育眾多戲劇人才,例如金士傑、劉若瑀、李國修、李立群、顧寶明、馬汀尼、卓明、杜可風、楊麗音、趙自強、游安順、李永豐等人,忽忽40年過去,這群人已過了人生折返點,有些繼續著演員的身分、有人去教表演、有人去拍電影、有人做出 ...

  6. 台灣的國家兩廳院作為唯一的亞洲成員,也參與STAGES的第一號劇場實驗 《寫給滅絕時代》 ,挑戰在零差旅、自力發電、低耗能的條件下,將國際共製節目在地化成台灣版本。 在藝術的魔幻空間裡,一場人和環境萬物的思辨如何發生? 這樣的實踐,有機會拓展到整個藝文產業嗎? 演員游以德(Sayun Nomin)帶劇組回到故鄉桃園拉拉山。 在已經不再做交通使用的巴陵一號隧道中,壁畫以〈守護〉為名,相傳只有帶著紋面印記的泰雅族人,死後才能通過祖靈橋(彩虹)。 (攝影/林彥廷) 凱蒂.米契爾(Katie Mitchell) 游以德說,從畢業之後就投入劇場工作,直到《寫給滅絕時代》才終於遇上族人角色,演回自己。 (攝影/林彥廷)

  7. 1996年的夏天,一位率性的搖滾小子載著一台貨車的音響嘎然停在一個別具風格的藝文咖啡館前,那是骨肉皮樂團的阿峰,滿身是勁的他一躍下車劈頭就問:「嗨! 這些音響器材妳要不要? 就放這裡,讓我們來表演吧! 」當時還是二十出頭歲的女孩彭郁晶,瞪大眼看著滿車的器材,心想:「要命! 這麼大的音響! 」然後淡淡說:「來吧! 就來表演吧! 就這句:「就來表演吧! 」開展了過去20年,台灣展演空間極重要的一頁歷史。 女巫店座落在台大側門不遠,位在新生南路巷弄間。 女巫店的創辦人彭郁晶以她開放的胸襟,給了台灣年輕音樂人,那些還默默無聞卻有著滿身才華的樂手,一個沒有顧忌,盡情發揮的空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