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7日 · 像是卑南族的張惠妹族名為古歷來阿密特Kulilay Amit),阿美族的張震嶽族名則是海雅谷慕Ayal Komod)。 總之,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也有著不同歷史背景下融合的價值觀,從姓氏的規則與演變也就能一窺究竟。

  2. 1 天前 · 尚欠缺鼓手和電吉他手,還在物色中。」這還比羅大佑跟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組「縱貫線」早將近30 年(而縱貫線其實也沒包辦所有伴奏的工作)。結果這個團沒有組成(也許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鼓手和電吉他手),但如果有組成,應該也 ...

  3. 劇情描述高雄師範大學畢業的王政忠,在1997年被分發到南投縣中寮鄉爽文國中實習,面對偏鄉教育資源缺乏的窘境,他一度萌起調職回都市的念頭。 然而,1999年的921大地,卻讓王政忠捨不得這群歷經災難的孩子,因而下定決心留下來。 今年是2019年,921地震20週年,王政忠在全台灣幾乎最窮的中寮鄉,已經有了21年的偏鄉經歷。 他缺乏資源,卻不斷為學生、為自己創造出傳奇。 因為他的熱血和創意,讓爽文國中的孩子樂在學習、成績亮眼。 王政忠更成為全台灣唯一獲得Super教師、Power教師、師鐸獎三大肯定的教育創業家。 究竟他在偏鄉做了什麼? 又有什麼改變和影響? 提到偏鄉,大家都有很多想像,可能在山裡,可能在海邊,可能是離島,偏鄉是共同的名字,但偏鄉有很多不同的樣子。

  4. 2023-03-15. 台積電成立於解嚴之前的1987年2月,它如何成長為如今的護國神山? 圖片來源:William Potter/Shutterstock. 近十多年來,台積電默默地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領先企業。 在平日,高度專業的半導體業未必是眾所矚目的產業。 然而,因為新冠疫情帶來的半導體的景氣,更因為中美關係與國際局勢的急遽變化,台積電突然成為全球的焦點。 在台灣內部,台積電也聲譽日隆,進而有了「護國神山」的稱號。 除了因為它世界級的成就之外,也因為認定它對世界的不可或缺,有助於保護台灣的現狀。 如果僅在當下(2022年)這時點來看,台積電除了被認為是代表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成果之外,也似乎被認為是代表了台灣在政治民主化、社會現代化的成就,以及自由市場經濟下民營企業的傑出代表。

    • 「很台」的揶揄曾引起軒然大波,為什麼?
    • 蔡英文:I Have Problem of Say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 馬英九:We Will Never Ask The Americans to Fight For Taiwan
    • 「菜英文」的訕笑樂此不疲,為什麼?
    • 「菜英文」、「不用功」,的相反

    曾經,在學校說台語會被罰錢。曾經,廣播電視的台語節目嚴格受限。曾經,我們理所當然的取笑別人「台灣國語」。如今,我們理所當然的取笑別人「菜英文」。 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宣布解嚴。從1988到2008,李登輝執政12年、陳水扁8年。這20年裡本土語言和文化逐漸抬頭,台灣的主流價值也從「輕台」轉化成「擁台」。在這樣的背景下,2005年發生了一件「很台」的事,深具意義! 2005年8月8日第3屆台灣小姐出爐,TVBS新聞台以「台灣小姐選美,濃濃台灣味」為標題,以揶揄的口吻形容奪得后冠的劉子瑄「很台」;其他電子媒體也出現了類似的報導:「台灣小姐果然很台」、「台灣小姐的台灣國語需要矯正」。「很台」、「台客」、「台妹」的污名意涵如此檯面化,激怒了多個本土社團,在立法院舉行「我很台,非常台:清除對台...

    隨著「蔡英文」在政壇上的崛起,「菜英文」也成為台灣人的日常用語。諷刺的是,「蔡英文」是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擁有美國的律師執照,國際談判高手,英文世界讚。 2014年12月19日在民進黨舉辦的「小英有約系列二:新世代的國際競爭力」座談會上,蔡主席與年輕人有一段約8分鐘的對話,主題就是「語言」,隱約透露出她的語言價觀,值得一看。她說她因為開始擔任民進黨主席,「被迫」要開始講多一點台語,而身為客家人但不會說客家話是她的「原罪」。她鼓勵多元語言的價值,但也強調台灣在經濟上被孤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英語能力的不足。 這段對話開始時小英是這麼說的:「我覺得今天最精彩的部分,還是在於要用什麼語言」。之所以「精彩」,我想是因為有「英、華、台、客」的多元選擇。但是從小英描述她自己的語言能力來看,她的選擇其實只有...

    馬英九這位「男版蔡英文」當然不遑多讓,哈佛法學博士,蔣經國的英文秘書,英文同樣世界讚。馬總統上任後接見外賓,多次不經翻譯官而直接以英文對話,而遭外界批評有失國家尊嚴。綠委邱議瑩質疑:「馬英九知道前總統陳水扁不會講英文,所以要告訴大家他的英文比陳水扁好。」 邱議瑩、馬英九、蔡英文都是台灣人,台灣人心中的那一把尺,他們有。 2010年5月1日馬總統全程以英語接受CNN專訪時說出以下這句話,引起輿情譁然:「We will never ask the Americans to fight for Taiwan.」總統府網站把這句話翻譯成:「我們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刻意將更強烈的「never」譯為「不會」。馬總統受訪時若以中文回答,相信他「絕對不會」說出我們「絕對不會」或是「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為...

    蔡英文是綠營天王,馬英九是藍營天王,從他們身上可看出英語是台灣人心目中的「語言天王」。這個共識不分藍綠、超越統獨。 「愛台灣」是應該的,但是「愛台灣」最廉價的表現方式就是指責別人不愛台灣。「愛英文」是可以的,因為它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語言,但是台灣人表現自己「愛英文」最廉價的方式,就是指責別人不愛英文、不重視英文,就是取笑別人的「菜英文」、批評別人的「菜英文」、指正別人的「菜英文」。 在這一波有關英語畢業門檻的爭論中,反廢除的人一貫的邏輯就是如果你不用他堅持要你付費考試的方式愛英文,你就是不重視英文,你就是不要高薪、你就是不要國際化、你就是不要競爭力。 所以,為什麼台灣人取笑「台灣人菜英文」樂此不疲?因為「被殖民越久越高級」,你會因此得到和英美強權站在一起的安全感,你會因此得到和社會菁英站在一起...

    當你見識到利益集團的貪婪、教育部的短視、大學高層的懦弱、大學老師的緘默,或許你會對這個國家的前途感到悲觀。但是,壞竹可以長出好筍,污泥可以期待蓮花。 向政大提告的學生賴怡玲多益855分。從申訴、訴願到行政訴訟已經花費一年的時間。如今準備上訴,無論是勝訴定讞或是政大校務會議決議廢除,她都要再多花一年才能畢業。為什麼要做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呢?在她最初的申訴書裡有這一段感人的話: 協助她的是政大法律所三年級的研究生林俊儒,已經通過律師考試。她的公益律師陳易聰也是政大法律系的學長。政大校內、以及佛光、北教大、台大、清大、中正、成大等等,也都是學生在主導改革。他們努力不懈,要破除這個不公不義的制度。因為他們,我對台灣的前途感到樂觀。 樂觀,因為台灣的年輕人,愛台灣,更愛真理。 瀏覽次數:48667

  5. 2020年9月15日 · 作者 黃俊銘. 2020-09-15. 台灣絃樂團是在台灣社會成長起來的,它沒有讓藝術音樂淪為陪襯,而持續探索音樂與社會。. 圖片來源:台灣絃樂團提供。. 台灣絃樂團(以下簡稱台絃)是樂界公認最出色的民間樂團之一。. 這個樂團即將度過30歲生日,他們的 ...

  6. 2021年8月25日 · 《斯卡羅》的改編文本是陳耀昌醫師的小說作品《傀儡花》。 我尚未讀過小說先從改編戲劇入手看到劇中出現的必麒麟這個角色所服務的台南府城怡記洋行開始想像這樣的人物背景會不會與我外公家族的高雄打狗怡記洋行華人買辦有過交易或交情翻閱家族年表約莫在1860年初期外公的祖父輩張仰清因為精通英文曾經在洋商底下做事也在北台灣淡水一帶從事鴉片與樟腦交易。 張仰清後來定居打狗哨船頭,並在府城北勢街設行,加入台南三郊,約在1869到1870年之間,以其優厚的資產與外語能力背書,成為打狗怡記洋行的華人買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