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 / 台中報導. 立法院正、副院長結果昨(1)日出爐,由國民黨韓國瑜與啟臣的「韓江配」拿下,台中市盧秀燕今(2)出席「公設民營外埔馬鳴托嬰中心」開幕典禮表示,前後任副院長都是台中人,都恭喜與感謝,相信新任副院長啟臣也會照顧台中。 盧秀燕提到,前任副院長蔡其昌對台中的貢獻很大,接棒的啟臣也有深厚資歷,相信他會非常照顧台中。 她也強調,只要是台中人都歡迎與感謝,這次看到台中人能夠出頭天,能夠為地方發聲,「真的很好」。 啟臣昨在臉書發文表示,他會和韓國瑜院長,一起捍衛國會尊嚴、嚴守議事中立、確保少數意見,實現多元包容的民主價值,也要將台灣多元民主讓世界看見,未來讓國會更透明、監督更有力,不負人民期待。

  2. 2023年7月31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姓身心科醫師太「關心」女病患,看診之外還經常以通訊軟體聯繫,甚至依病歷紀錄的聯絡資料到女病患住處送食物,女病患不堪其擾報警處理,新北地方法院依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判刑2月、得易科罰金6萬元。 可上訴。 被害女子是姓身心科醫師的病患,去年到男診所就醫後,就不時接到男「噓寒問暖」的訊息,包括身心、睡眠狀況是否好轉、傳送賞月及祝賀中秋佳節愉快之照片、看診時間表等訊息。 男關心程度超過被害女子負荷,於是她以通訊軟體LINE傳訊男「請你不要再對我做出這些事情了,無論是一直訊息我還是打電話給我,甚至是直接跑來我家還直接上到五樓門口,我是精神科的病人,你是醫師,你會不了解良好睡眠的重要嘛」,明確告知男其行為已經造成不適,損及她的利益。

  3. 2024年2月1日 · 2024-02-01. 編輯部. 副院長 新國會 江啟臣.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立法院正副龍頭之爭今1日揭曉稍早確定由國民黨推派的韓國瑜選上立法院長之後緊接著下午4點至5點也完成副院長投票最後確定由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成功被選為副院長黨團總召也帶領藍營立委高喊江啟臣凍蒜國民黨勝利」。 其實早在投票過程中,國民黨就以各縣市為小隊分組,並且由資深立委帶領投票,蓋好票後,也亮出選票給攝影機,並喊出「票票入匭」,避免自家人跑票,也團結了全黨氣勢;反觀民進黨立委們則氣勢低迷,眾立委們紛紛與蔡其昌合影留念,似乎有告別副院長的氣氛。

  4. 2020年3月17日 · 2020-03-17. 吳 名. 孩子 慣性行為 父母. 字級. 吳名/親子互動專家、家庭教育講師. 「上課又要遲到,小洋還在拖,都已催他半小時,急死人了。 這周沒有一天準時到,真的不想再看到老師『極度關切』的表情。 」媽媽眉頭深鎖地說。 「我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了,婆婆還在旁唸我,讓孩子準時上課這麼難嗎? 我聽到這句話,覺得又委屈又生氣。 這時,小洋還跑來問我他的紅筆在那裡? 我突然像火山爆發,大聲吼罵他,為什麼昨晚睡覺前沒檢查,不是教了一千萬遍了嗎? 」說到這裡,小洋媽媽激動得哭了起來。 等她情緒平復後,我問她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 她眼神茫然、虛弱地說:「我不想罵小孩,但還是忍不住罵了…」 其實,很注重親子教養的小洋媽媽,對於自己罵孩子這件事很自責。

  5. 2024年1月31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涉嫌兼任醫學院長期間,以籌辦學生活動經費名義,挪用輔大公款四百萬元,給不屬於輔大附屬機構的輔大診所。 新北地院以涉及背信罪,審查終結宣判,江漢聲犯背信罪,處有期徒刑6月,又共同犯背信罪,處有期徒刑6月,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 另外,時任醫學院副院長洪啓峯、輔大前醫籌處醫療事務組長林依恬等人,也以共同犯背信罪,各處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均以新台幣1000元折算1日。 判決一出,江漢聲也發出聲明強調,擔任醫學院院長期間,受當時校長指示協助成立輔大診所,輔大診所就是輔大所有,根本不可能背信輔大圖利輔大診所的可能,為爭一生清白,絕對上訴到底。

  6. 2024年5月8日 · 台中 市長 江啟臣.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立法院副院長啟臣(8)日接受節目專訪,談及是否積極布局、有意角逐2026台中市長選舉? 他首度鬆口表示,民眾給你機會、民意也支持,當然就順勢而為、全力以赴,自己想法是既然從政,人民想要的事,就全力去做。 是否做好擔任台中市長的準備? 啟臣認為,能夠為故鄉多做一點,把故鄉變得更好,永遠都是心裡面的想法。 他接著說,「順勢而為」從政以民為本、順從民意,如果屆時民調是所有可能參選人當中最高,「民眾給機會、民意也支持,當然順勢而為,全力以赴」。 對於同屬國民黨籍的立委徐巧芯陷入洩漏機密文件一事,啟臣說,不便評論個別委員問政方式,但他認為對於行政、立法兩造最保險的方式,就是請召委透過機密會議處理。

  7. 2020年3月2日 · 名/親子互動專家、家庭教育講師. 在餐廳裡,遇到一群大學畢業三年的青年們在開同學會。 有個人,意氣風發地闡述自己的公司,如何在短時間內業績翻倍,贏得許多讚嘆聲;有個人,任外商的資深專員,懷抱夢想地計畫著要在幾年內當上經理;有個人,十分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徬徨地問同學,哪裡還有職缺;有個人,滿臉愁容地說,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仍在待業中,天天面臨來自親友的極大壓力;有個人,家境優渥,無所謂地說要趁年輕好好玩樂,免得將來沒時間玩。 才三年,當初在同一起跑線的同學們,已各有不同的境遇和對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同樣是社會新鮮人,這些人的成就會有如此明顯的差距? 除了機緣和家庭背景外,最重要的關鍵是「開始」探索、規劃生涯的時間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