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17日 · 一力擔任他專輯製作人經紀人的郭樹楷幫他在中國大陸找到了龐大的聽眾群和民謠同好者這些人包括記者白岩松柴靜和音樂人汪峰周雲蓬馬頔

  2. 2021年11月11日 · 會會前會的協商,以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面傳遞的訊息,歐盟方深信雙方達成共識,可共同發表這段文字:中國和歐盟都依附於公平條款和世貿組織規則下的貿易防禦。

  3. 2024年3月14日 · 社群企劃|陳思樺、彥成.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當年全台各地被捲動的青年,現在過得好嗎? 10年來成長的「後318世代」,當前關心什麼?

  4. 2023年4月19日 · 社群企劃|陳思樺、彥成. 合作媒體|《窩窩 wuowuo 》 農委會曾宣示,預計12年後街頭15萬隻遊蕩犬清零,但近兩年仍未見下降趨勢。 零撲殺政策下,公立收容所籠位一位難求,仍生生不息的遊蕩犬何處去? 留在野外的牠們又會造成哪些問題?

  5. 2020年6月14日 · 大年初一台南資深總舖師阿勇師汪義勇的太太陳秋蓮接到客戶電話第一句是恭喜」,第二句是歹勢」,要取消公司20幾桌春酒隨疫情曲線攀升大甲媽遶境停辦大小廟宇跟進而早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 停辦百人以上集會活動

  6. 2022年9月20日 · 在高雄車瓜林斷層實地場勘時卻看見行政婦們的「逃避現實」,2004年已知有斷層,卻一直到2022年才正式公布,而攸關防災的地質敏感調查尚未完成,新的開發案「橋頭科學園區」卻已通過。 這反而讓晶圓大廠不敢進駐此地——面對斷層帶問題可以用建築工法解決,但不公開透明的官方資訊,反讓企業與民眾陷入「未知」風險。 地震是我們免不了的天災,但應保持警覺並做好防災準備。 這集,你將聽見學者的熱血與憂心、受災戶後代故事,以及記者的個人觀察體悟。 節目最後,也將一一回答聽友們對於地震防災的種種問題:「如何與地震共存? 」「台灣政府有什麼預防措施? 」「我家在斷層帶上嗎? 」「地震來了怎麼躲? (來賓/《報導者》資深記者嚴文廷、數據記者柯皓翔、攝影記者林彥廷;主持/楊惠君;製作團隊/藍婉甄、陳思樺、彥成)

  7. 《蓋婭》想談我們進入後人類的當下與未來,試圖提出許多推測的未來想像,討論著技術如何介入身體。 然而,過於符號化、圖示化以及定型地展示作品,卻讓人感到索然無味。 我們似乎被定型在數據監控的未來中無處可逃(好歹要讓人反思這件事吧)?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前提下,後人類議題也成為顯學——人越來越遠離純粹人的肉身,越來越像科技,科技越來越像人的 賽伯格 (Cyborg)多少在近來展覽 《現代驅魔師》 與 《數位肉身性》 當中討論技術跟人結合的複雜性,瘋狂數位建模人帶出的體感也多少讓人感到不安。 此外,2021坎城金棕櫚獎的 《鈦》 也凸顯了肉體與技術合體的過度恐怖與痛感。 然而《蓋婭》卻單純指向不可逆的技術會帶領我們朝向更好的「美麗新世界」。 成為奇觀的技術,展示藝術還是展示「訊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