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2日 · 2024不分區立委當選名單. 民進黨林月琴沈伯洋張雅琳洪申翰羅美玲游錫堃范雲柯建銘沈發惠莊瑞雄林楚茵郭昱晴。. 排名第13和14的王正旭和王義川,因為婦女保障名額無法當選,由排名第15的陳培瑜,列入不分區立委。. 國民黨:韓國瑜 ...

  2. 2024年1月13日 · 林月琴沈伯洋張雅琳洪申翰羅美玲游錫堃范雲柯建銘沈發惠莊瑞雄林楚茵郭昱晴王正旭王義川陳培瑜陳俊翰張秀君黃奕睿孫一信吳祥榮陳慧君柯富揚劉柏君石明謹曾美玲黃真瑋曾湘樺鄭力嘉陳右欣

    • 資源管理者(Portfolio Managers)
    • 策略協調者(Strategy Orchestrators)
    • 內部顧問(Internal Consultants)

    擁有部分的集團策略規畫權,主要任務是建立明確的績效指標,撰寫分析報告,建議資源分配給哪些項目,會對公司發展更有價值。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領導時的奇異公司(GE),追求每個投資組合都要做到行業前端,否則就該被裁撤,策略長工作就是偏向此角色。

    這種策略長的任務是「穿針引線」,負責在各事業單位之間溝通協調、分配工作,以利集團和各事業單位的年度策略規畫得以推進。例如需要跨部門執行的專案,適合由擅長溝通的策略長居中協調,使相關利害關係人都能信服。

    這種策略長更關注於各事業單位,把事業單位主管(BU Head)視為客戶,負責解決他們增長時遇到的難題。他的角色如同管理顧問,輪流到各單位研究與分析問題,提出好的執行方案。 談到這裡,我想釐清一個觀念:真正拍板決定公司方向的人,並不是策略長,而是執行長或是執行委員會。無論是哪一種角色的策略長,都是通過分析和洞察,提出策略建議、協助執行。因此,有了「策略長」公司營運就會變好了嗎?答案是,有了合格的策略長,你的年度策略將不再是「憑感覺」,而是理性分析後的選擇。(口述 / 徐瑞廷,整理 / 韋惟珊)

  3. 2016年4月21日 · 從研究員做起,35歲當上副總,38歲當上總經理,劉宗聖如今是全台最大投信公司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 旁人看來,他年紀輕輕、升得很快,但是劉宗聖拚命也是出了名的,二十幾歲時曾經有一次出國考察,在搭機回程的十幾個小時裡,就做完厚厚七、八十頁簡報,凌晨抵台,中午就跟老闆簡報。 不到40歲就屢屢被賦予重任,劉宗聖坦承,這麼早擔大位,他不是沒有迷失過。 「我管理最難的時候是前幾年,那時我都用自己的邏輯要求別人,但現在我都把他們(同事)當總經理在訓練。 Q:你開始負起培育人才的責任,你怎麼識人? A:人跟人之間的了解要透過大量人際接觸和私下觀察。 我出差的時候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和同事聊天,看他的生涯規畫、對自己的期許。 有人重視成就感、有人重視待遇、有人重視專業養成。

  4. 2019年3月15日 · 2019-03-15. 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城實業 吳安妮、淑燕、曾星瑋、吳依茜. shutterstock. 個案研究:好好經營20年,怎麼突然就虧損? 給經營者的轉型思考.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回顧 2008 年金融海嘯重創市場,許多企業不敵景氣衰退,就此一蹶不振,能夠從這場風暴中全身而退,甚至轉虧為盈的企業,必定經歷一段轉型的陣痛期,城實業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創立於 1986 年的城實業,主要業務是兒童紡織用布的研發、生產,客戶包含全球最大的嬰兒車製造商明門實業、美國的嬰兒用品品牌 Graco,以及中國兒童用品製造商好孩子集團,2018 年營收約 10 億元。

  5. 2016年6月7日 · 心理學有一個理論名詞叫「心流經驗」(Flow),是指一種「忘我」的狀態,因為極度專心應對挑戰,深深投入其中而忘卻自我與時間、只有當下純粹的體驗。 「正向心理學」之父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這是最高層次的愉悅,也是一種「高峰經歷」(Peak Experience), 當下每一個行動決策都異常流暢地銜接著下一個,也不費吹灰。 專業運動員在專注運動時會出現心流狀態,而能達成超凡成就。 這或許是另一個解釋經理人瘋運動的原因:培養專注力,創造心流經驗。 除了運動員,心流體驗常出現在極緻卓越的專業者身上,這包括科學家、藝術家、行業頂尖專家,還有商業 CEO,其實也就是社會認定的成功者。

  6. 2021年11月22日 · 1. 囚徒困境大致的情境如下:警察抓到嫌犯 A、B 兩人,並隔離審訊,其中一人如果坦白罪刑、另一人拒絕承認,則自己可以無罪釋放,對方則重判 30 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則各判 15 年(用坦承換取較短刑期)。 兩人都不承認罪刑,則各判 1 年(因為犯罪證據明確)。 延伸閱讀: 為什麼殺價競爭無法避免? 由於嫌犯只關心自身利益,他們會推論幾種情境,自己坦白、對方抵賴,就可以換得無罪釋放;自己抵賴、對方卻坦白,就要坐牢 30 年。 因此不管怎樣,都應承認罪行。 殊不知,另一名嫌犯也是這麼想,兩人最後都說出犯罪的事實,被判處 15 年。 雖然最好的情況是兩個人都不承認犯罪,但兩名犯人因為害怕對方自白,所以都會認罪,這個賽局就成了「困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