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防衛省沖繩防衛局10日已通知沖繩縣政府,美軍5至10月間將派遣2架MQ-4C無人機,飛抵嘉手納基地進行部署,後續則與去年11月進駐該基地的MQ-9無人機搭配,監控日本海、東海與菲律賓海的共軍艦艇部署和演訓動態。 美國空軍自2014年起,幾乎每年都會自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派出RQ-4「全球鷹」無人機,輪調前往三澤或橫田基地部署;美國海軍也曾於2021年與2022年,派遣MQ-4C無人機前往橫田基地與岩國基地,執行短期部署,提升海域覺知(MDA)能力。 MQ-4C配備ZPY-3型X波段主動電子掃描陣列(俗稱AESA雷達),以及MTS-B多光譜紅外線光電感測器等情監偵設備。

  2. 2023年9月17日 · 2023/09/17. 寰宇安全. 美MQ-4C無人機再駐關島 強化海域覺知. 美軍MQ-4C前次部署關島後,已吸取經驗改良感測器,提升情監偵能量。 (取自DVIDS網站) 記者丘學陞/綜合報導.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14日報導,美國海軍經歷數月後,再次派遣MQ-4C「崔萊頓」(Triton)無人機前進關島部署,藉該型無人機卓越的長滯空能力,以及優異的感測器性能,強化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海域覺知能量。 全天候掌握印太海域動態. 報導說,第19無人巡邏中隊的MQ-4C,曾在關島部署長達2年半,去年10月返回美國本土,針對感測器與海域覺知能力進行多項升級,尤其提升其與P-8A的共同作業能力,以期達成美軍持久性「海上情監偵與目獲」(MISR-T)目標。

  3. 2020年8月4日 · APG-83是由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研製,最初稱呼為「可變敏捷波束雷達」(SABR),其一改傳統雷達機械作動,以及傳統相位陣列雷達的被動接受雷達波方式,由大量能收發電波的組件組成雷達陣列,以達成多目標追蹤與鎖定、極具可靠性與多模式快速切換等優勢,能大幅提升空對空目標偵測、追蹤、識別與接戰能力。 除此之外,APG-83也具備全天候高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測繪能力,能清晰捕捉地面影像,讓飛官快速分辨地面目標,簡化接戰程序,提升作戰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格最初研製APG-83雷達時,便宣稱其具備「隨插即用」能力,能讓F-16戰機直接換裝。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

  4. 2020年11月1日 · 1995年6月2日,奧格雷迪駐防在義大利阿維亞空軍基地第555戰鬥機中隊所屬的2架F-16C,在波士尼亞上空巡邏。 在「麥康吉‧格雷德」附近地面埋伏的波士尼亞塞族軍隊配備的2K12防空飛彈,正準備向北約機隊發射。

  5. 2022年6月20日 · MQ-8B以格公司針對美國海軍研發的RQ-8A型無人機系統為基礎改良而成,美國陸軍也曾共同參與研發計畫。 (圖:美國海軍、格公司) MQ-8C配備M250-C47E型渦輪軸發動機,輸出動力522kW,並裝有數位發動機控制系統(FADEC)。

  6. 2021年12月28日 · 美國陸軍日前宣布,已與諾斯洛普格魯曼集團簽署14億美元(約新臺幣387億元)合約,採購160套「整合防空與飛彈防禦作戰指揮系統」(IBCS),藉由這款指管系統優異的效率,朝「聯合全領域指管」(JADC2)邁進大步。 有效對抗複雜威脅. IBCS自2009年開始研發,原本只是美國陸軍為因應日益增加的戰區彈道飛彈威脅,打造的未來整合防空飛彈系統之指管核心,但陸軍看到其潛力,試圖全面將陸軍內外各種感測器與各種武器載具整合,藉此運用軍種內所有武器資源,有效對抗巡弋飛彈、無人機等其他複雜威脅。 IBCS計畫今年初獲美陸軍批准展開預量產後,目前已進入「初始作戰測試與評估」(IOT&E)階段,預計2022年結束;美國陸軍則預定在2023年決定是否批准全速量產。

  7. 2022年5月14日 · 美國國防巨擘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簡稱洛馬)日前宣布,獲美國空軍採用的AN/TPY-4 (V)1多用途機動雷達,首座已完工,將以優異的性能與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強化美國空軍應對當前與未來各式威脅的能力。. 洛馬2個月內首座完工 美將採購35座. 美國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