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鄧小平 (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 先聖 [10] :19 , 學名 希賢 [11] :8 ,1927年正式改名為 小平 ,四川 廣安 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家、理論家及外交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 中國共產黨 於1978年至1989年間的實際 最高領導人 。. 中國共產黨 第二代 ...

  2. 评价. 邓小平理论. 著作. 荣誉与后世纪念. 家庭. 爱好.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邓小平 (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 先圣 [10] :19 , 学名 希贤 [11] :8 ,1927年正式改名为 小平 ,四川 广安 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家、理论家及外交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中国共产党 于1978年至1989年间的实际 最高领导人 。 中国共产党 第二代 中央领导集体 的 核心 [12]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誉为“ 改革开放 的总设计师” [13] 。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中国 四川省 广安州 协兴乡 牌坊村 [註 1] , 祖籍 江西 吉水 [14] 。 其政治生涯经历了“三落三起” [15] [16] 。

    • 病情發展
    • 治喪
    • 各方反應
    • 外部連結

    鄧小平自1994年10月1日後沒有公開露面。 1996年12月12日,鄧小平因呼吸道疾病住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南樓病房。 1997年1月1日起,中國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出傳記紀錄片《鄧小平》(共12集),當時已患帕金森氏症晚期的鄧小平本人在病房收看了全部12集描寫他的傳記紀錄片(在鄧小平逝世後的哀悼期內,央視每日在《新聞聯播》後安排重播這部紀錄片)。 1997年2月初(即春節前夕),病情略有平穩的鄧小平向前去探望的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傳達了自己對全國各族人民的節日祝賀,並希望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把今年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召開黨的十五大這兩件大事辦好」;同月,離京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全部趕回北京。 1997年2月15日正月初九,鄧小平夫人卓琳及子女致信江澤民,向其轉告鄧小平的...

    消息發布

    1997年2月19日21時許,中共中央辦公廳緊急通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派兩組記者趕往北京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時任中國中央電視台台長楊偉光在時任央視新聞中心副主任孫玉勝的陪同下,亦從順義縣(後改為順義區)的培訓基地緊急趕回央視復興路大樓,以等待正式新聞稿。 香港傳訊電視(CTN)創辦人于品海於1997年2月19日23時許得知鄧小平逝世的消息後,緊急召回CTN中天頻道編輯部工作人員。中天頻道編輯部獲悉北京2月19日23時許的反常情況,並向多名省部級領導求證後,於1997年2月20日1時18分許,播出鄧小平逝世的消息。 1997年2月20日凌晨1時04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尚未證實的消息」稱「鄧小平已經逝世」。 1997年2月20日凌晨2時,新華社正式播發鄧小平逝世的消息;與此同時,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和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於凌晨2時整緊急插播《重要新聞》,分別由播音員羅京和徐俐播報訃告、《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鄧小平同志治喪委員會名單》和治喪委員會1號公告;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在當日早上6點的《早間新聞》,分別由播音員羅京和李瑞英播報上述文件...

    遺體火化

    1997年2月24日,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榮毅仁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瞻仰鄧小平的遺體,並護送遺體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沿途有十餘萬群眾目送。 1997年2月24日上午9時34分,鄧小平的遺體被送至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從解放軍總醫院到八寶山的復興路至石景山路一線聚集了前去悼念的百萬民眾,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部分大學生更打出寫有「再道一聲:小平您好」的橫幅——而在1984年國慶遊行時舉出「小平你好」標語的正是來自北京大學生物系的大學生。

    追悼大會

    1997年2月25日上午10時,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鄧小平同志追悼大會,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宣布大會開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致悼詞,大會在《國際歌》歌聲中結束。與此同時,中國中央電視台所有頻道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所有頻率並機直播鄧小平的追悼大會(各地方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同步轉播);當晚的《新聞聯播》亦全程播報相關消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7年2月20日早7時01分,北京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降半旗以悼念鄧小平。由於1997年元宵節為2月21日(鄧小平逝世後兩天),民眾在21日當天停止原定的元宵節活動(但當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的《元宵晚會》正常播出)。 從1997年2月20日起,包括中央電視台所有頻道在內,全國幾乎所有的廣播電台和電視台暫停播出一切娛樂性節目,各地方一些廣播頻率和電視頻道甚至還全天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套節目及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在鄧小平逝世後的哀悼期內,每日在《新聞聯播》後安排重播傳記紀錄片《鄧小平》。直到1997年3月2日(鄧小平骨灰撒入大海當日)之後,各大電視台和廣播電台才逐步恢復正常編排。

    英屬香港

    1997年2月25日上午10時(即鄧小平追悼大會開始時),香港九廣鐵路上進出紅磡站的列車鳴笛3分鐘,以示哀悼。

    中華民國(台灣)

    前民主進步黨資深黨員王老養(後來的台灣共產黨創黨主席)想去北京祭拜鄧小平,但在澳門機場轉機時突然被李登輝政府方面告知不能去,最後只好在澳門機場遙寄哀思。王老養說,他沒有讀過馬克思與列寧的著作、也不了解中共老一輩知名領袖,但他十分敬佩鄧小平,因為鄧小平「為國家和人民做了很多貢獻」。

    鄧小平偉大光輝的一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鄧小平同志治喪委員會名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鄧小平同志追悼大會上的悼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鄧小平理論早期被稱為「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1] ,是 中國共產黨 的指導思想之一。 中國共產黨認為, 鄧小平 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圍繞「什麼是 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回答了 中國 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中國共產黨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一般情況下,「鄧主義」或「鄧小平主義」(Dengism)也被理解為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的主要主張和理論被中國官方稱為鄧小平理論,基本上都以講話和談話的方式收錄在三本《 鄧小平文選 》裡。

  4. 臺灣正體. 工具. 鄧小平南巡 ,又稱 九二南巡 ,其講話中文媒體亦稱為「 南方談話 」(區別於1978年鄧小平視察東北期間的北方談話」),是指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期間當時已經卸任黨內外一切職務的 鄧小平 在中國南方的 深圳 、 珠海 、 廣州 、 上海 等地所做的巡視以及講話,重申與 改革開放 相關的 鄧小平理論 ,並期許 廣東 能按其「生產力為基礎的發展觀」發展經濟在20年內追上 亞洲四小龍 [1] [2] 。 鄧小平九二南巡事件的影響極大,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上具有重要地位,因1989年 六四事件 而放緩甚至停滯的中國改革開放自九二南巡後重新提速 [3] [4] [5] [6] ,而九二南巡還拯救了當時中國新興的 資本市場 [7] [8]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臺灣正體. 工具. 《 鄧小平文選 》,簡稱「 鄧選 」,是 中國共產黨 的 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核心 鄧小平 的文集,收錄他的講話、文章、談話記錄等。 由 人民出版社 出版, 解放軍出版社 也獲得授權翻印了一部分。 目前分三卷。 覆蓋範圍為第一卷1938-1965年,第二卷1975-1982年,第三卷1982-1992年。 版本 [ 編輯] 中文版本 [ 編輯] 1983年7月,《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出版,收入鄧小平在1975年至1982年9月之重要著作,共有講話、談話等47篇,鄧小平在本書編輯時逐篇審定全部文稿。

  7. 2015年6月18日 · 小平. 100种语言. 讨论. 不转换.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工具. 关于邓小平的其他条目,請見「 邓小平 (消歧义) 」。 关于名为邓希贤的其他人物,請見「 邓希贤 」。 邓小平 (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 先圣 [10] :19 , 学名 希贤 [11] :8 ,1927年正式改名为 小平 ,四川 广安 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家、理论家及外交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中国共产党 于1978年至1989年间的实际 最高领导人 。 中国共产党 第二代 中央领导集体 的 核心 [12]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誉为“ 改革开放 的总设计师” [13]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