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5日 · 張學良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 [註 1] ),字 漢卿 ,號 毅庵 ,乳名 雙喜 [1] 、 小六子 [2] , 中華民國陸軍 一級上將 政治人物 。. [3] 奉天省 海城縣 (今 遼寧省 海城市 )人, 祖籍 河北 大城 [4] 。. 其父為 奉系軍閥 首領,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 張 ...

  2. 张学良. 張學良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 [註 1] ),字 汉卿 ,号 毅庵 ,乳名 双喜 [1] 、 小六子 [2] , 中華民國陸軍 一级上将 和 政治人物 。. [3] 奉天省 海城縣 (今 遼寧省 海城市 )人, 祖籍 河北 大城 [4] 。. 其父为 奉系军阀 首领,中华民国陆 ...

  3. 2020年12月22日 · 從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對張學良可謂恨之入骨,認為是他緊要關頭的「兵諫」導致自己失去了江山,但礙於東北軍及眾人為其求情,蔣介石最終 ...

  4.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生平
    • 歷史評價
    • 後世紀念
    • 影視形象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1920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全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

    •中文名:張學良

    •別名:雙喜、小六子、張漢卿、張少帥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

    •出生日期:1901年(辛丑年)6月3日

    求學經歷

    1917年在其父張作霖軍中服役。1919年就讀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在校內結識戰術教官郭松齡,兩人成為忘年之交。1920年後以炮兵科第一名畢業,初任東北軍第三混成旅第二團團長,負責保衛張作霖人身安全,以及奉天維持治安,他將郭松齡一同帶至奉軍。

    第一次直奉戰爭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張學良與郭松齡指揮的東路軍奉軍第三混成旅,張學良任旅長,經過霸縣戰鬥和山海關阻擊戰,成為了第一次直奉大戰當中,奉軍惟一取勝的部隊。

    第二次直奉戰爭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張學良率領奉軍第三軍與姜登選的奉軍第二軍為東北軍入關的主力軍,經過張學良部隊的猛攻,奉軍突破山海關,直搗北平。直系全面潰敗,全軍覆沒,吳佩孚成為張作霖手下,直系從此走入歷史。奉系由此一戰奪取了中央政權,張作霖成為了北洋軍閥領導人,奉系軍事實力此時達到頂點。戰後,張學良升為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

    由於“西安事變”,國共兩黨對張學良的歷史評價不盡相同。

    張學良晚年自評:我們張家父子,若不是為了愛國,會有這種下場嗎?

    唐德剛:把個花花公子和政治家、軍事家分開來做,則民國史上實是車載斗量,沒啥稀奇;可是把這三種不同的行業,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體,如魚得水,則學良之外,也就真的別無分店了。

    邵銘煌(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張學良與楊虎城當年身為國民黨將領,不僅沒有積極剿共,還以非常手段挾持統帥,這種行為幾乎等於是“軍事政變”,即使在今天的中國,也應該受到制裁,不可能被容忍,更沒有所謂“平反”的問題。

    劉大年:評價張漢卿先生有三個基本原則:第一,我們是把中華民族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還是把國民黨、共產黨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第二,推動蔣中正參加抗日戰爭,是抬高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還是貶低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第三,“西安兵諫”,是只有張、楊能夠起這種作用,或者還有別人能起這種作用?“西安兵諫”是個人或少數人的行為,還是代表了全民族的意願?根據以上三條原則去衡量,我們講歷史的人,只要不是負鼓盲翁,就很容易對張學良的是非功過做出判斷。學術討論可以各說各的,但像張漢卿這樣的人物,千秋青史自有定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要從民族大義去考慮問題,一切以民族大義為重。

    毛澤東: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張學良故居坐落在天津法租界32號路(今和平區赤峰道78號),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樓房。張氏在二、三十年代來津常住此處。

    張氏故居有前後兩幢磚木結構樓房,前樓建於1921年,為三層帶地下室;後樓為二層,建於1926年。兩幢共有樓房42間,建築面積1270.4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401.65平方米,總占地面積1.495市畝。

    該所建築造型豪華、美觀、大方。前樓正面二、三層設有屋頂平台;室內寬大考究,內部樓梯、地板、門窗等均採用菲律賓木料;衛生設備具全,院內廣植草坪。

    該樓以張壽懿(張作霖五夫人)名義購自法國領事館。1949年後張壽懿去香港,由其子張學銓管理出租。1956年進行私房改造後由國家經營,1960年改按公產掌管。

    2013年電視劇《毛澤東》:於濱飾演張學良

    2015年電視劇《少帥》:文章飾演張學良

  5. 幽禁歲月:張學良在臺灣的後半生. 民國(以下同)25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自此改變國共兩黨情勢,也扭轉「張少帥」的命運。. 35年11月,張學良被國民政府送至臺北後,從此在臺灣渡過後半生。. 現在,就讓我們翻閱國家檔案,一同窺探張學良 ...

  6. 2016年9月30日 · 張學良因1936年風雲變幻的「西安事變」被奉為民族英雄。 他自己卻只想做個普通人。 事變發生後,他向蔣介石投降,隨即被軟禁,從此再也沒有公開露面。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