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高玉樹(臺灣話: Ko Gio k-sū,1913年9月3日—2005年6月15日),臺灣政治人物,臺灣 臺北市 興雅庄車層(今屬大安區延吉街)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機械學士,在臺灣戒嚴時期曾以黨外身份兩度當選民選臺北市市長,任期總計六年餘,而於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

  2. 黨外出身的台北市長高玉樹,原本是稻田大學機械系出身,與婦產科名醫黄翠雲聯姻後,在228事件後認為以武力對抗老蔣,即使成功仍難抵共產黨,因此改用和平方式參政。 1954年以無黨籍身分當選為台北市第一任民選市長,政績卓著。...

  3. 高玉树(台湾话: Ko Gio k-sū,1913年9月3日—2005年6月15日),台湾政治人物,台湾 台北市 兴雅庄车层(今属大安区延吉街)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机械学士,在台湾戒严时期曾以党外身份两度当选民选台北市市长,任期总计六年余,而于台北市改制为院辖市

  4. 高玉樹. 生平介紹. 親李市同年生,在十七歲時結婚。 樹對機械產生興趣。 父親高清河與母米的工作由手工變成機械化,使高玉父業,推動機械化取代手工,想將舂米生意,家境不錯,祖父高烏頭繼承岸,落戶北投。 曾祖父高烶定從事賣清朝雍正末、乾隆初在臺北淡水登府安溪縣,遷臺第一世祖先高植甫於仁愛路口),祖先來自於福建省泉州七星郡興雅庄車層地區(今延吉街和. 高玉樹於年,因祖父運用水車推動舂米. 年9月3日生於臺北州. 的. 高玉樹的在校成績都比他們好,連於該次考試錄取者皆為日本人,而且業,參加總督府遞信部考試失敗,由電氣工學科,級,讀,高玉樹在了一間一房一廳的房子。 蓬萊町(約為現今靜修女中附近)租競爭,家道中落,母親帶著家人搬到舊方法,無法與新發明的電器碾米法.

  5. 2012年6月25日 · 台北市最美麗的三條林蔭大道,除了中山北路是日據時期就完成規劃外,仁愛路和敦化南北路,都是高玉樹當市長時開闢的。 一九五四年,他首度當選後,排除萬難,拆了一千六百戶違建,才開闢了羅斯福路,並且把敦化南路從原先規劃的三十公尺 ...

  6. 1989年7月15日 · 高玉樹/待在冰箱裡十三年. 唐湘龍. 1989-07-15. 瀏覽數 29,500+. 本文出自 1989 / 8月號雜誌 第038期遠見雜誌. 我五、六歲時,常常在晚上吃飯後,在門前庭院上往台北市方向看,一片都是鄉村,沒有高樓,只有總統府高塔在高空看得到,上面還有燈,我常想 ...

  7. 高玉樹(Ko Gio k-),1913年09月03日出生於台北州七星郡興雅庄(今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一帶)。1926年,從公學校畢業的他,考入台北工業學校電器工學科,並在1933年遠赴日本留學。 由於高玉樹本身對於機械工程頗有造詣,又依靠著自身的繪圖技術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