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蔣中正 相關

    廣告
  2. 專業高價收購蔣中正等名家字畫、手札、信函,可到府鑑定! 專業鑑定、誠信交易,老字號信譽保證,歡迎洽詢!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8日 · 蔣中正來到台灣後,痛定失痛,決心以其父子為中心,重新建構國民黨。唯整個國際局勢不利於蔣中正,中共也積極準備攻台,不料一九五 年爆發韓戰,原本放棄國民黨的美國重新對其支援,蔣中正終於能在台灣島上獲得喘息。

  2. 2024年5月27日 · 所謂蔣中正保護外省人的說法,與事實相違,蔣中正政權只縱容效忠他的外省人,而全力迫害反對他的外省人。 可是,反對蔣中正的人並非就是不愛國的叛徒,很多頭腦清楚的知識份子在當時是以救亡圖存的心態在批評蔣中正的獨裁統治。

    • 「聯合國會員名義」使台灣遭攻擊?
    • 美國對台政策傾向於「兩個中國」
    • 李登輝推動民主化獲得美國支持
    • 美國軍售成台灣防衛中共侵略唯一憑藉
    • 李登輝希望提醒全世界「台灣是獨立政治實體」

    中共若有攻台能力,台灣有無聯合國會員名義都一樣。但是,只要台灣擁有聯合國會員之資格,就較有機會讓中共攻台遭到聯合國干預,因為只有國家才能作為聯合國會員,台灣若為聯合國會員(無論是何名義),中共攻台就是侵略,否則就是內戰性質。換言之,聯合國會員身分對台灣之安全絕對是有利無害。 因此,對蔣介石而言,聯合國會員會造成傷害的(「被攻」),恐怕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因為台灣若無聯合國會員身分,自然就易於被認定為某一國家的一部分,以當時狀況和蔣的認知,當然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惟有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作為中國政權之一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存在,甚至行使統治權才有可能。 後面一句「雖在國際上失去地位而力求自立自主,確保台灣主權」,筆者認為這個「自立自主」其實指的是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的「自立自主」,所謂「確保台灣...

    一則是因為在當時的台灣社會,沒有強而有力的力量主張台灣獨立。二則以當時的氛圍,美國也不支持讓台灣人實施民族自決。不但蔣決不可能同意,美國也擔心民族自決容易使左派共產勢力得逞。美國的「兩中」政策,後來演變成為在聯合國內的「雙重代表權」策略。 台灣民主化之前的冷戰時期,美國對台灣的承認和支持需要有幾個原因。首先一個是圍堵中國,其次是台灣自己宣稱代表中國,美國必須支持非共的中國以暗示「共產中國這麼大,美國都不予承認,可見美國是多麼不認同共產主義」。美國承認和支持任何非共國家都不需要有這麼多條件,但是因為在美國部分政治人物眼中,台灣本身身分不正、妾身未明,美國要承認和支持台灣就得要有這麼多條件,才能面對美國國內的質疑。 但在美國決定聯中制蘇之後,圍堵中國和台灣代表中國這兩個因素都消失,依據美國的外交...

    1979年1月,美國撤銷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承認,廢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對台灣安全的衝擊大過退出聯合國。雖然美國國會也在同時通過了《台灣關係法》,要求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維持台海現狀,維持美台商業及文化關係、保障人權與台灣安全,但畢竟沒有明言協防台灣,於是台美關係進入了戰略模糊時期。 1979年1月16日,美國國務院依據《台灣關係法》及哥倫比亞特區法律所設置的民間非官方組織美國在台協會,逐漸成為實質美國駐台使館。這是台美關係的第五個階段:「聯蘇制中」時期。 這時候,台美關係的核心也是所有人關心的重點,是美國對台軍售問題。因為台灣的安全完全來自於美國的協防和軍援。撤銷承認和廢止條約後,美軍完全撤離台灣,和中華民國的軍事合作降到最低限度,聯合演習更是完全中止,可說協防已經趨近於消失。

    長年以來,雖然有反攻大陸的國策,國防預算長年占政府總預算40%以上,但中華民國的國防工業仍在襁褓時期,僅能勉強製造部份步兵武器和中口徑火炮。一切大型主戰裝備,如戰車、裝甲車、戰鬥機、主力作戰艦艇都不能自製,得完全依賴美國提供。台灣能不能獨立對抗中共的入侵,成了所有台灣人不能說的擔憂。 1980年立場較反共、親中華民國的雷根當選美國總統。雷根在選舉時曾揚言與中華民國恢復邦交。但是雷根的決斷是全力對抗蘇聯,中國的戰略重要性陡升。雷根有一句名言:「只要中國和我們結盟,站在我們這邊的共產黨員人數就比和我們敵對的要多。」 加上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需要中國協助支援阿富汗游擊隊抗蘇,也需要利用中國新疆設置對蘇的情報監偵措施,中國在中蘇邊境的大量部隊雖然裝備較舊,仍舊有牽制大批蘇軍的能力。此外,中國還能壓制...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由李登輝接任總統。李登輝決定全力建立台灣的主體性,政權本土化,全面改革政治體制,走向民主化。最重要的是,大膽處理統獨問題和積極在外交上採取進取的作為。蔣經國並不把外交當作政府或他的主要工作,在他擔任總統的十年中從未出訪,連邦交國都從未踏足。當然他的健康狀況是一大因素,另一個可能因素是,蔣的出訪必定要先釐清是以甚麼地位出訪,這樣勢必要先將台灣的法律地位先做詮釋後賦予一個定位。 因為台灣並不以台灣為國名,中華民國總統就是台灣總統,在國內關起門來宣稱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沒有問題,到了國外不可能再宣稱自己是中國的元首。如此一來,身分為何?必然會被認定為台灣總統或台灣最高領導人,如此就有「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內涵,就算沒有作任何其他的政治宣示都一樣。蔣經國不願意去碰觸這個...

  3. 2 天前 · 蔣中正毫不遲疑地就答應。 1953年之前,台灣的會計年度與曆年相同。 1953年起,行政院把政府會計年度改成從當年的7月到翌年的6月,主要原因應該是為了配合美援計畫之預算編列。

  4. 2024年5月16日 · 蔡英文肯定國史館日前解密16萬件「蔣中正總統檔案」,接下來將逐件改善前總統蔣經國檔案目錄內容描述。 圖為國史館內目前陳列當前歷任總統肖像、文件。

  5. 2021年11月23日 · 蔣中正總統與臺灣特展」即日起至111年2月7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展出。 11月22日展覽開幕式,文化部長李永得、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林進盛、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立法委員范雲、臺灣文獻館副館長黃宏森、策展人薛化元等貴賓 ...

  6. 2021年1月25日 · 日前看蔣中正的《蘇俄在中國》一書,他說:「在我未往蘇聯之前,乃是十分相信俄共對我們國民革命的援助,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